专栏名称: 真故研究室
只推荐最好看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江阴  ·  10232人次!新纪录! ·  14 小时前  
常观  ·  直冲24℃!常州下周要入春? ·  15 小时前  
常观  ·  直冲24℃!常州下周要入春? ·  15 小时前  
新能源汽车评论  ·  誓死不国产的“日系车之王”,16年后终于低头了? ·  2 天前  
新能源汽车评论  ·  誓死不国产的“日系车之王”,16年后终于低头了? ·  2 天前  
平安宁夏  ·  公安部公布5起证券交易犯罪典型案例 ·  2 天前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常青松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真故研究室

戒断刮刮乐的年轻人

真故研究室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05-29 10:40

正文

撰文 | 李果果
编辑 | 龚   正

刮刮乐就像一夜暴富的美梦,有人睡得香,有人想醒了。据财政部发布,2023年全国共销售彩票5796.96亿元,其中即开型彩票销售1190.21亿元,增长100.2%,约占整个彩票销售额的20%,显示出大众购买刮刮乐的热情。


但“小刮怡情,大刮伤钱包”。时下,部分年轻人对刮刮乐过于投入,有人整本开票,有人豪掷数万,有人负债借款。当梦醒和破碎时,这些人又开始了刮刮乐“戒断人生”。



#01

开始戒断刮刮乐的人

今年24岁、从事教育工作的王女士算了算,自己最近一次买的这8本刮刮乐,开了240张票,记忆中依稀花了4800元,结果开完所有只中了1000多,亏了3000多块。


名义上是想舒缓糟糕的心情,但内心深处怀揣的是一夜暴富的期待,结果越刮越不高兴。王女士索性把成堆的中国红和点石成金放在床头柜,用来狠狠警醒自己。


“既然一次性把这辈子的刮刮乐都刮完了,就是时候该戒掉了。”王女士说。


| 王女士买的刮刮乐

王女士是2023年入坑刮刮乐的,起初抱着刮着玩的心态,平常偶尔开几张,觉得30、50块一张票就当给生活添个彩头。


“没钱的时候我也从来不寻思买这东西,新入职的时候还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每一笔钱,现在工作稳定了收入高些,买刮刮乐就没那么纠结了。”


从一张、两张到整本,王女士说自己情绪上头“其实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只不过以前小数额可以当玩儿,真亏了才有了以下后知后觉。


“即使刮刮乐返奖率高达65%,也不意味着真能赚更多钱,甚至有时候能回本一半都是好的。”


回想当初“天上掉钱”的初愿, “我现在就觉得,刮刮乐中100万比我自己挣100万都难。”


痛定思痛,她决定彻底跟刮刮乐说再见,并监督自己以后不要再犯。


像王女士这样,很多想要戒断刮刮乐的人,都走上了跟自己人性的搏斗之路。而在这场战役里,有人成功,就会有人失败,困在反复挣扎的过程中。


还在江苏读大学的月月属于后者。从此前“正常”的娱乐消费到一天5-6张刮刮乐,每张10元的彩票逐渐将她的生活蚕食。


| 月月买的刮刮乐


从去年5月到现在,月月真正花在刮刮乐上的钱并不算多,但少量高频次的刮刮乐消费,总会有那么几天超出她正常的生活开支,直到手机里跳出余额不足的提示。


她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也开始了戒断之瘾,只不过是循环式的。2月开始戒刮,3月又开始买,4月又重新开始戒……


这种“翻来覆去”在社交媒体上并不是个例。拥有同样烦恼的很多年轻人,分享了许多 “戒刮日记” ,支了许多招儿。


比如有的年轻人建议, “每天只刮一个空格”,这样一张刮刮乐可以刮够1个月;还有人建议,“一次性买多、直到刮到自己手酸”。


当然,也有劝退“幻想派”的。“这就是打工人唯一致富机会,不要放弃”“根本戒不掉”“一旦中100,你就会花1000”。


像王女士或 月月,虽然对买刮刮乐比较痴迷,但好歹花的是自己的钱,如果买成了负债一族,事情就严重了。


打开各类媒体,因买刮刮乐负债几十万的年轻人并不鲜见,很多钱都是从银行、其他平台借来的。还有的人是在不同彩票店里“赊刮”,甚至还出现了影响到家庭的极端案例。


这时再做戒断,估计已经为时已晚。



#02

是什么在驱动这场刮刮乐狂欢

究竟是什么驱动了许多人沉迷刮刮乐,经济诱因一般被放在第一位。


对很多打工人来说,刮刮乐有“一体两面”。有人说它是 “穷人税” 、有人说它是 “穷人翻身的唯一希望”。


看刮刮乐火的时代性,耐人寻味。自1988年1月17日即开型彩票诞生于北京以来,它其实已经走过36年。远的不说,刮刮乐最近一次受到大众极大关注,主要是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的。


去年5月底, 财政部网站 公布了2023年前四个月全国彩票销售情况,其中即开型彩票同比增速第二快,仅次于足彩,达到了31.4%。


而在这之前的5年,也就是2018-2023年间,因为行业整顿等众所周知的原因,整个彩票行业销售经历了一段低迷期,直到2023年才缓过劲来。


| 全国彩票销售情况2018-2023

为啥年轻人突然从2023年开始爱上刮刮乐?目前没有权威的定性,但一般认为随着年轻人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经济上升前景越来越充满挑战性,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倾向于“投机”。


简单来说, “正是因为赚钱难,所以才去买彩票(做梦)”


行为经济学家 就认为,贫穷的感觉会促使人们买彩票。人们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产生焦虑,这种焦虑会促使人们放弃思考,退回到本能和直觉的模式,选取最直接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 中国福利彩票 2023 年发行销售有关情况公告


除了经济诱因外,刮刮乐火的背后也离不开这三个关键词形成的引力场: 基于悦己的情绪消费、社交场景的同温层影响、社交平台的推流围猎。


万万是地道的浙江女孩,第一次买刮刮乐是在9年前,之后逢年过节总要来两张试试运气。


她说无论赚不赚钱,每次开票时额头冒汗、手心发汗的刺激感,都让她觉得享受。


这是很多年轻人挂在嘴边的所谓 “情绪消费” 的一种。刮刮乐的简单玩法,降低了年轻人入局的门槛。而比起沉重的大宗支出,年轻人也似乎更愿意为低成本的简单快乐买单。


有人也把这与 “口红效应” 关联起来。指的是,在大众钱包遭遇挑战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非必要之物,用来慰藉自己。


但咱们也不用用一些美丽词汇过于为自我开脱,或者自我美化。所谓情绪消费的内心深处, 还是年轻人对追求财富坦荡的、赤裸可见的欲望。


最疯狂的时候,万万就花了1500元连开3本。


| 万万重金买的刮刮乐


第一本没亏太多,想赚回来买了第二本,又亏了不服气再买第三本,还是亏,于是想开第四本。


这在行为经济学上,也有一个词叫做 “赌徒谬误” (gambler’s fallacy)。指的是人们在赌博或投资时,如果获得一连串胜利,就会产生过度自信,以为自己能够一直赢下去;如果连续遭遇失败,人们会感到不幸,产生“追逐损失”的心态,认为下次一定能扭转乾坤。


“我是在为自己的情绪买单,刮完一本感觉很上头,一直期待着下一张能够有大奖,其实就是冲着挣 500 万的心情去的。”万万说。


在这种显性的欲望背后,也离不开年轻人社交、与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


时下,刮刮乐已经不纯粹是一种工具,而是沉淀成了一种带有时髦和神秘感的生活方式。


有的年轻人会出去旅游博好彩头,买一张;出去逛街 心情好,买一张;生活不如意,买一本;想送朋友新奇礼物,来一捧刮刮乐花束;还有人结婚当天,会给自己买一张,甚至给全场宾客每人来一张。


在万万沉迷于刮刮乐的诱惑时,社交平台精准的算法也起到了“建造一个密闭空间”的作用。


“我越关注它越推送,每次刷新都有中奖裸辞的帖子,别人随手一刮中了5万10万,点进去一看,底下的人都在接好运,我就会想怎么他们中大奖这么容易,难道我就这么难吗?”


来自隔壁家的成功故事驱使着万万一次次去买彩票,她从看热闹的人慢慢就变成了深陷其中的人。当然现在她又成了社交媒体上戒刮大军的一员。


欲望总是让人疯狂,用对了地方,它催生社会进步。但一旦人被欲望主宰,就会变得不聪明。就如日本企业家 稻盛和夫 所说:“欲望本身并非罪恶,凭借欲望毫无节制地为所欲为才是罪恶。”



#03

从暴富梦,回归平凡奋斗梦


目前来看,戒刮大军相对于新入局的队伍,还是少数。这一段时间,有媒体就报道, “刮刮乐多地大面积缺货”。


中国福彩中心客服人员在受访时就解释,最近即开票市场需求旺盛,因生产供应跟不上导致缺票。


可见刮刮乐热度仍然没有退烧。这也能从相关数据上来互相佐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