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苇草智酷
让天下思想者连接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2025年全国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在吉林启动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秀赏丨神仙打架般的音乐节现场!看看这些电音舞 ... ·  4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首部《旅游人才蓝皮书:中国旅游人才研究 ... ·  6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院校丨戏曲服装设计专业——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 ... ·  6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2025北京文联新春联谊会《凝聚爱,再出发》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苇草智酷

向时代提问-11: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社区的重建和社会凝聚力的提升?

苇草智酷  · 公众号  ·  · 2025-01-15 17:58

正文

2024年12月7日下午,由苇草智酷主办、信息社会50人论坛联合主办的“2024苇草思想者大会——重新理解秩序@计算”在北京大庆朗读成功举办。

《2050:未来议程》(2024)

以下为《2050:未来议程》(2024)社会篇 详细内容:

问题十一


城市化与社区重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社区的重建和社会凝聚力的提升?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如何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社区支持?城市化对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什么?


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加速,许多社区面临重建和社会凝聚力下降的问题。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提升社区的社会凝聚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重要任务。

陈 禹(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欧美、印度、中国、东南亚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处处可以看到城市化的影响和后果。这里包括对于发展趋势的理解和认识、合理的应对措施和实施步骤,需要权衡的冲突和各种问题的对策,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的应对策略等等。这里既包括基本理念,也包括实施路线,作为人类进步途中的重要侧面,是需要政府和学界认真对待的。





陈 娱(策展人、新媒体艺术家):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社区和文化面临解构,邻里关系逐渐疏远,传统习俗被转移或吸收。当然城市化也为人们带来了更便捷的教育、医疗和交通服务,显著提高了生活质量。这就需要人们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可以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效率,建立居民在线参与平台,加强互动与社区归属感。


我认为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应注重历史文化和地域性,保留社区地标和公共空间。通过人性化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平衡发展的方式,既能推动城市化进程,又能保留社区的整体性和归属感,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顾 嘉(云南白药首席战略官、CEO战略助理)缺少真相、缺少共识、缺少沟通,社会凝聚力当然持续面临危机。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增强社区参与、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推动多元文化融合等手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我们也要反思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生活方式变革以及环境压力,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与包容。在城市,加速社区重建。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建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网络。政府鼓励居民参与社区规划与管理,通过社区会议、公共讨论、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增强居民的参与感与社区归属感,进而提升社会凝聚力。但是在更大范围的农村,如何发挥“乡绅”的作用极大考验执政者的智慧与格局。





何 霞(人工智能与社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社区要从服务居民入手,融为一体。





李 佳(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我觉得不是社会凝聚力下降了,而是因为多元化被分散了。这恰恰回应了问题九——“我们如何构建一个多元和谐共存的社会?”我们需要放弃标准答案,放弃效率至上,允许更多的选择,接受慢、接受躺平。答案会自然涌现出来。





刘志毅(中国人工智能领军科学家,上海交大清源研究院研究员):城市化的本质不仅是空间重构,更是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列斐伯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来看,智慧城市的发展不应仅仅追求技术效率,而是要重新思考“城市权利”的本质。我们需要利用数字技术创造“混合现实社区”(Hybrid Reality Community),在这种社区中,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相互交融,形成新型的社会关系网络。从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延伸,未来的城市社区可能是一个“多层次网络”的综合体,在这个体系中,技术不是隔离的工具,而是连接的媒介。这种新型社区形态将重新定义“邻里关系”和“社会资本”的内涵,实现从“居住空间”向“生活共同体”的转变。





盧希鵬(台湾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系特聘教授)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更高需求,各国政府应以社区重建和社会凝聚力的提升为优先目标,提供更具适应性的公共服务。城市化虽然推动了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生活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通过推动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增加绿地和公共空间,并提供足够的社会服务来支持社区发展,才能够确保城市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引擎。


*用以本人的语料训练的AI作答





罗家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与公共管理学院双聘教授、社会网络研究中心主任)谈到未来的城市,我认为有几个方向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第一,城市的伟大正是在于它提供给了我们便利的、多彩的生活;另外,城市的核心是创新未来,尤其它是一个所谓的信息和知识汇聚的地方。所以如何让知识和思想能够在城市中间迅速地流动和汇集,而且让意志的思想能够有效地激发出新的想法,是城市设计非常重要的东西。所以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各种大数据和复杂系统思维去研究城市中间的思想是怎么流动的、怎么汇聚的,怎么一直让思想进行碰撞。另一方面,要跟地理信息相结合,考虑这些不同的思想以及能够汇集流动的思想,是从何而来的;在地理上是如何去设计,使它们更易于流动、更易于聚集。


第二,回到我们谈到的社区以及社区营造。未来城市很重要的一个发展,人在这中间除了要寻找生活的方便、职业的多和好,以及思想的流动之外,我们也需要归属感,需要情感的归属。所以这需要在地理上的一定空间中,我们自己找到有故乡感觉的地方,这就需要所谓的社区营造。我们清华的社造团队也正在推动智能化社造,希望能够透过培育居民走出家门,尊亲睦邻,形成志愿者,如此才能够让人们聚集。因为这样的聚集,可以有更好的归属感,大家守望相助,也能够得到更幸福的生活,以及提供出更多的社区服务。


所以我个人一直主张,左手要使社区营造促成志愿者,促成社区社会组织,促成人与人在社区中更多的结合;而右手要透过AI和大数据,让社区大数据变成各式各样的AI工具,辅助我们来进行各式各样的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的工作。这样我们的社区才能够更有获得感,更有幸福感,让人民在社区中间有更好的归属感。





罗震东(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日益高速、高频,流动性、多样性,以及虚实互动将日益成为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重要特征,传统的、静态的社会治理模式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大。未来要实现社区的重建和社会凝聚力的提升,迫切需要释放、激发居民自下而上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鼓励、赋能居民形成治理美好家园的自组织力量,从而弥补、完善政府自上而下的社区治理体系。





苏凌云(中美健康峰会研究员/顾问、原阿里健康研究院院长)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揉进在地化接触的理念与机会,让社区重获自发生长的土壤。住房的商品化金融化自然带来了对居所的异化感,对社区的交易感。切实全面落实依《居委会组成法》开展居委会工作。





唐大杰(微观治库创始人、武汉大学财税与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政府守住法治底线,让市民自主组织。香港是个典范,作为城市化的极致地区,香港表面上杂乱,另一面是最佳的治安;表面上无序,另一面是最自由的经济体;表面上过高贫富差距,另一面是全球最佳的医疗保障和个人的长寿。

核心概念是自由度。





星 河(知名科幻小说作家)只能靠规则与法律,以及具体实施者的能力。





万 涛(知名的网络安全专家、IDF(极安客)实验室联合创始人):很好奇提问者基于哪些现实同时又是基于哪些假定认为自身陷入传统模式不能升级的社会组织会承担此重要任务?





吴甘沙(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CEO):社区重建的关键在于,只做应该数字化的部分,不该数字化的,要退回去。





醒 客(科技财经作家、轻组织创始人):社会节奏变快导致现实社区凝聚力下降,而信息化的发达,有利于网络社区的建设,现实社区的网络化,社区管理的网络化势在必行,真实生活与虚拟生活在法律上应该赋予同等地位,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该是数字化社会的建设,包括文化建设、社区建设。





许剑秋(东方音像出版社社长、东方出版社原总编辑)推动社会自治,政府建立原则性自治规范。相信社群本来具有的良善的自治能力。





游 敏(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社会组织、第三方组织的重要性,现在要重视其组织功能定位。





张国华(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高级规划师):现代城市中的空间包括经济空间、生态空间和社会空间,作为社会空间主体的现代化社区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引入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营造高品质公共服务,孕育出“自下而上”的自发秩序生态,这不仅取决于理念和技术的创新,更决定于制度创新,如何让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社区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张其亮(京彩未来家联合创始人/总裁):城市化不容易理解,看看这个英文词:civilization,civi-城市的,-lization 化。所谓文明,就是城市化。所以很简单,城市化是文明的必然趋势。随便搜索到一篇文章:《 “城市”(city)和 “文明”(civilization)是同源词 通过“城市”理解“文明”》,比我讲得好,可以参考。


https://news.dahe.cn/2022/01-21/955157.html





小 叶(知乎网友)城市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社会结构的影响:


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激增,农村人口减少。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服务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社会阶层分化: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社会阶层分化明显,贫富差距问题可能加剧。同时,中产阶级成为城市社会结构的主体。


家庭结构变化:城市生活方式影响了家庭结构,核心家庭逐渐成为主流,而传统大家庭模式逐渐减少。


社区结构变化:城市社区更加多样化,社区功能从传统的单一居住功能转变为多功能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生活方式的影响:


居住模式:城市化带来了高层住宅、公寓等现代居住模式,人们的居住空间更加紧凑。


消费行为: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多样化,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个性化消费。


交通出行:城市化进程中,私人汽车、公共交通等现代交通方式成为主流,人们的出行范围扩大,出行频率增加。


休闲方式:城市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如电影院、购物中心、公园等,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


信息交流:城市化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信息获取途径。


教育医疗:城市拥有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人们的教育水平和健康意识普遍提高。


城市化带来的这些变化,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市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因此,如何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实现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和谐发展,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严峻课题。






苇草智酷简介——


苇草智酷(全称:北京苇草智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思想者社群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沙龙、对话、培训、丛书编撰、论坛合作、专题咨询、音视频内容生产、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每年一度的苇草思想者大会(原名互联网思想者大会),苇草智酷致力于广泛联系和连接科技前沿、应用实践、艺术人文等领域的学术团体和个人,促成更多有意愿、有能力、有造诣的同道成为智酷社区的成员,共同交流思想,启迪智慧,重塑认知。

好文推荐
向时代提问-10:虚假信息的泛滥如何影响社会信任和公共舆论?
向时代提问-09: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促进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之间的理解和包容?
向时代提问-08:数字经济的发展如何影响劳动市场和就业结构?
向时代提问-07: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通过环境经济政策和绿色投资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向时代提问-06:面对全球化带来的供应链复杂性,如何增强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向时代提问-05:数字货币的普及对全球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有何影响?
向时代提问-04:在探索外太空和开发地外资源的过程中,如何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利用?
向时代提问-03:人类增强技术的发展是否会加剧社会不平等?
向时代提问-02:自主武器系统的发展对国际法和战争伦理提出了哪些挑战?
向时代提问-01:量子计算的突破是否会导致现有加密技术的失效?
《2050:未来议程》(2024)正式发布
钟义信丨人工智能研究的方法论挑战
朱嘉明 | 新科技形态主导未来25年
陈小平 | 机器智能的另类性:从科技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