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慈怀读书会  ·  感觉不顺时,记得多去3个地方 ·  昨天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12 月 17 日,忌狭隘 ·  2 天前  
龙岩图书馆  ·  12月15日(下午4时)妙妙绘本屋报名 | ... ·  6 天前  
十点读书  ·  不要把孩子养成穷相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羞耻的不是单身,而是不知所爱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8-19 08:51

正文

你……是单身吗?不管你是不是,反正现在处在单身状态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为什么?


有人说,是因为自己的状态从“喜欢一个人”变成了“喜欢一个人”,体会到了单身生活的好处。是的,尽管“被催婚”仍然是广大单身青年的日常噩梦,但毕竟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认同:结婚不意味着幸福,单身也不意味着过得不好。


从个人角度,单身是一部分人的自主选择;而从社会角度,单身已经成为一种值得瞩目的社会现象。这种改变是好是坏?意味着什么?它将让我们的社会走向孤独和衰颓吗?还是独立与自由价值的彰显?


嗯,关于单身,我们可以观察,可以讨论的事情还有很多。在距离七夕只有不到一星期的日子里,让我们愉快地说说单身吧。



撰文  |  张畅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0日报道,内地单身成年人口数量已达2亿,相当于俄罗斯和英国全部人口的总和。中国正面临第四次单身潮。

 

其实早在两年前就有预言称,中国的“光棍”危机可能会在2020年全面爆发,届时20岁至29岁的“光棍”会比同龄女性多出近千万。

 

不独中国,邻国日本同样拥有庞大的单身群体。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出版的《无缘社会》一书,就是以“现代人的孤独老死”为核心话题,聚焦日本每年3万2千人的“无缘死”群体,流露出对于死时无人发现、死后无人接收遗骨的恐惧和焦虑。在今天的美国,有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正处于单身,占成年人口总数的七分之一。


《无缘社会》

作者: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译者:高培明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3月


你是否也是单身一族?是否曾面临家里催婚的尴尬?是否已经厌倦了“单身狗”、“空巢青年”等网络热词的频频出现?对家里变相安排的相亲,是否经历了从抵触到麻木?年龄渐长,当周围人都开始成双入对,朋友圈里充斥着婚纱照和晒娃照时,你是否会忍不住问上自己一句:为什么还要一个人?

 

在中国,一辈子单身,可以活得很好吗?相较于婚姻或拥有伴侣,独自一人生活是值得指摘的吗?当单身成为一种现象,个人选择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幸福的程度?


被剥夺的时间和被工作挤满的生活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Eric Klinenberg)在《单身社会》一书中归纳了单身社会形态得以形成的四大主因:


  1. 大规模的城市化不仅容纳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健身房、咖啡馆、酒吧等布局与设施也为单身独居人士提供了物质保障;

  2. 通讯方式的变革、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高效地与外界保持联络;

  3. 女性地位的提升使得她们不再依附于丈夫和家庭,也不必再将精力捆绑在家务劳动上,也让人们重新反思婚姻和家庭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

  4. 人类寿命的大幅延长等。


《单身社会》

作者:(美)艾里克·克里南伯格

译者:沈开喜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年2月


性别失衡只是单身的因素之一。有人将单身分为五种类型:时尚型(某些年龄段/某些职业)、短缺型(缺物质或缘分)、自足型(收入稳定,有自己的爱好)、投机型(挑剔对象、享受多性)、回避型(回避爱情与婚姻可能带来的伤害)。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因素推动了中国单身社会的形成。首先,高学历男性对配偶的学历要求往往并不高,而高学历女性则更倾向于能找到同等或更高学历的配偶。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当前,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女性结婚率下降至50%以下。

 

其次,依据传统观念,买房的压力往往落在男性头上,对于男性的薪水要求也相对较高。根据珍爱网发布的《2016年单身人群现状系列报告第三期》,67.06%的单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在5000到10000元,25.02%的单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过万。在深圳、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单身女性对男性的收入要求最高。

 

此外,城市中尤其是一线城市生存成本的大幅提高,让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靠增加工作时间,来换取高职位或高收入。“加班”成了上班族时常抱怨,又无力改变的痛。据英国媒体2015年调查,中国劳动者年均工作时间在2300小时以上,而英国同年平均工作时间只有1700小时。换算一下,2300小时约等于252个工作日,即每天工作时间约9.1小时。继“过劳死”之后,“过劳肥”成了新热词——因工作时长过长,焦虑、抑郁、失眠、暴饮暴食也找上门来,久而久之,肥胖、内分泌紊乱、亚健康状态成为上班族的常态。


《穷忙》

作者: (美) 希普勒

译者: 陈丽丽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年1月


对于那些初涉社会的青年劳动者而言,资历尚浅、资本不足、人际关系等问题依然可能缠身。尤其是在大学校园曾怀抱理想的年轻人们,面对他们无法迅速理解、快速掌握的社会隐性规则,往往显得手足无措,理想破灭、被剥夺的时间让他们无力应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成本的恋爱、交往。

 

“不是非要一个人,而是没有时间去顾及两个人的生活。”“单身,是因为我有能力并乐于这样做。”每次聚会,无论话题聊到哪里,为单身一族介绍对象总能成为一个小高潮。每到这时,单身一族早已习惯了一笑而过。


“没人能懂你在做什么,好像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家里人总冷嘲热讽:你都这把年纪了,不谈对象、不结婚,到底在瞎忙什么?”类似的吐槽并不鲜见,然而除了一笑置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父辈的婚姻那么脆弱,我怎么敢结婚?


生于80年之后的年轻世代,对婚姻的理解大多来源于父辈,父辈的婚姻成了他们在现实中最为可靠的参照。而他们的父辈所处的时代,往往让他们迫于家庭压力,在心智尚未成熟之前和一个不熟悉的人结婚、生子、度过一生。他们大多经历过风风雨雨,却不能抵挡平淡的生活,在儿女离家后面临情感危机,冷战、出轨、互相抱怨都是他们对青春时期无法选择的情感缺憾的弥补方式。

 

当下的很多年轻人,因为父母长期的管教和学校、社会对于早恋的强力喝止,上大学之后才终于迎来独立,才刚刚学会试错感情。在高考前不能恋爱,考上大学后却不断催促恋爱,短短三五年的时间里又被迫面临催婚、逼婚、相亲等一系列家庭的“温情攻势”。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作者:(美)乔治·埃尔顿·梅岳

译者:费孝通

版本:群言出版社 2013年9月


社会给这群年轻人情感的成长期太短了,短暂到等他们刚刚开始准备为一段感情负责,就必须担负家庭。当他们茫然地望向父辈,却发现无法从那里得到任何借鉴,因为他们的婚姻往往靠儿女维系,本身便脆弱不堪。

 

和父辈们不同的是,这群年轻人还有时间,开始学着正视婚姻的缺憾,感情的不可控,重新思索单身的可能性。他们发现,结婚的人未见得幸福,单身的也未必不幸,自我选择的意识觉醒之后,他们不再以单身为憾,反而更能享受一个人的生活。

 

“单身有什么可值得拿来说事的?就像有人喜欢咖啡,有人喜欢奶,有人喜欢白开水。一个人的生活根本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惨’。”

 

一个人的旅行不必顾念他人的喜好,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一个人的生活不必陷于柴米油盐,可以毫无挂念地晚睡或早起。一个人的购物免去了等待和迎合,可以全心全意挑选到自己心爱的东西。一个人的电影和阅读、晚餐和睡眠,更容易和自己真切地交流,抛去应酬和寒暄的虚伪,坦诚相待。

 

在“知乎”,“在中国一辈子单身,可能活得很好吗?”一问底下,有人这样写道:“其实不用担心,你们中的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遇见你梦想的真爱,只会因为害怕孤独地死去而随便找个人,相互饲养。”



   不因将就而走入婚姻,

也不因宣扬而恪守单身


因为惧怕孤独而勉强找个未见得聊得来的伴,因为怕被人说而找个可以搪塞的理由,因为害怕一人终老而在尚有主动权时随便选一个,因为别人都这么做了所以自己也这么做。

 

当然这个世上不乏感天动地的爱情、细水长流的亲情、幸福完满的婚姻;当然每个人必须面临的选择除了婚或不婚之外,还有更加重大的决断;当然单身或不单身,无需受他人的言论或行为,或自身的哀怜情绪左右;当然我们不希望因将就而走入婚姻,我们同样也不希望为了宣扬什么而恪守独身。

 

古罗马悲剧家塞内加说:“对成功者而言,能够抛弃无用的东西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忙碌的人忙于任何事情,除了生活。”当然你不必是成功者,但抛弃己之所不欲,不因他者的干扰而一念动摇,也不失为一种美德。

 

杜尚说:“一个人的生活不必负担太重,不必做太多的事,不必一定要有妻子、孩子、车子、房子。有这些不一定幸福,没有这些也不一定不幸,关键,是你想好了没有。”在婚姻依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的当下,有人因单身而羞于承认,有人因单身而乐于宣扬。

 

其实,荣耀或羞耻的不是单身或婚姻,而是直到离开人世的那天,依然不知所爱。是不是?“恋爱有时,单身有时”,现在,书评君请你也来宣告你的故事和主张。关注下方海报,扫描回复“青年说”即可报名。我们正在寻找对单身话题有过思考的你,带上故事和主张,重新定义我们时代的“单身生活”。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张畅;编辑:小盐 阿东。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