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铁七局集团
中国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看呆了,全国各地的震撼非遗年俗 ·  昨天  
哔哩哔哩  ·  排名非洲第一的自助餐,有多离谱?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铁七局集团

聚焦海外丨我们在非洲这些年——中铁七局海外项目建设回眸

中铁七局集团  · 公众号  ·  · 2024-11-06 17:52

正文


中铁七局乌干达地区经理部开展公益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中铁七局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始终牢记责任担当,在推进非洲现代化征程上不遗余力、负重前行。致力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人才培养、助力民众就业……传颂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人间佳话。
非洲有句谚语“同路人才是真朋友”。自2001年以来,中铁七局作为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上的践行者,在刚果(金)、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等15个非洲国家承揽项目近300个,累计完成沥青道路超过6430公里,桥梁113座共11470延米,矿业采剥项目14个共采剥超2亿立方米,常年吸纳当地13000余人就业,经过一批批中铁七局建设者的努力,为中非互利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01


“是坚守也是传承”


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热带大陆”之称。大自然给了非洲无限的馈赠,每年,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但炎热的天气、复杂的地貌、肆虐的蚊虫、随时出没的野兽却给建设者带来了无尽的困扰。

“初到非洲,除去语言不通、物资匮乏外,最难以忍受的就是‘打摆子’(疟疾)。”作为2004年就来非洲的老海外人,现任中铁七局海外公司刚果(金)地区党支部书记的王彦强回忆道。“那种感觉太难受了,忽冷忽热,发作起来折磨得人死去活来。”“不过现在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从过去的平均一年摆三次到现在的一年摆一次,大伙儿似乎也‘免疫’了。而且没水没电没手机信号住集装箱的日子也已经成为历史。”王彦强话锋一转,指着刚果(金)地区经理部营地装修别具一格的办公大楼,满脸都是自豪。着实,营地里小径、竹林、绿地相映成趣,俨然一处休闲度假胜地。

2008年4月到10月,中铁七局修建了刚果(金)卢本巴西-卡松布兰萨公路。卢卡公路是刚果(金)南部省份与邻国赞比亚连接的唯一交通要道和经济命脉。回想起这条路,大伙戏谑说这是迄今为止修过最烂的一条路,地上全是坑,旱季一身土,雨季一身泥,初来乍到,可以用摸爬滚打来形容。以前90公里的路要跑上一天,当卢卡公路按期交付,这速度和质量震惊了当地人,也打响了中铁七局的海外名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刚果(金)经济中心东南部矿业大省上加丹加省和卢拉巴省80%的路都是中铁七局修建的。

刚果(金)卢阿拉巴河布桑加水电站运行村及其附属设施工程

2016年,中铁七局参建了刚果(金)第一座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设备、中国技术建设的大型现代化智能水电站——布桑加水电站。这也成功打开了中铁七局房建项目和电力项目的市场。“这是我们自主投资建设的第一个水电站,不管怎样都要把这个项目建好。”现任刚果(金)地区经理袁辕说道,“以前只修路架桥,这个项目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尽管海拔较低、闷热,还有一段路穿越原始森林,蛇鼠较多,但最终还是按期建成投产了。卢本巴希道路项目总工李雷当时负责布桑加水电站测量,在无人区的原始森林里,每天翻山越岭,头缠蚊帐布、脚穿雨靴防蛇虫,时不时还要提防野兽的攻击,测量下来他整整瘦了20多斤,黑得让同在一个工地的媳妇几乎都快认不出来。他说,“工作总要有人去做,那么苦那么累的活都能完成,以后遇到啥难题都不是问题了。”自此,中铁七局在刚果(金)由单一的道路施工发展到房建和矿建项目。
鲁文左里山起舞,刚果河畔欢歌。这群可亲可敬的中铁七局建设者们用乐观、豁达的精神来诠释自己在海外的坚守。“走在自己修的路上,有一种深深的自豪感!”“听到当地人说七局路修得好,开心极了。”“大家齐心协力干一件事非常有成就感。”据不完全统计,中铁七局长期在海外工作长达10年以上有近300人。刚果(金)地区商务经理靳荣兴说,“责任让我们义无反顾踏上非洲这片土地,新时代,我们更需要传承老一辈中铁人在困难时期发扬的奋斗、奉献精神。”

02


“了不起的CREC-7”


不远万里,跨越山海,奔赴非洲。中铁七局建设者们最欣慰的是不仅给当地留下一大批精品工程,还树立了中铁七局响当当的企业品牌。

在刚果(金),说起CREC-7(中国中铁七局),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在卢本巴希通往周边各市区的路上,只有悬挂CREC-7牌照的车辆在各收费站可以畅通无阻,免收通行费。”Katonto碎石场负责人马玉忠说,前段时间碎石机坏了,因为在当地买不到配件,碎石场停工了两天,隔壁是当地人开办的碎石场,碎石场老板特地跑来,主动给我们送来了工字钢,他说,“我免费送给你们,抓紧把机器修好,你们CREC-7很了不起,你们是来给我们造福的。”这一刻,马玉忠被企业荣誉带来的自豪感久久感动着。

坦桑尼亚3.95公里项目沥青施工现场

2006年12月,中铁七局承建坦桑尼亚达市3.95市政项目,埃塞俄比亚地区书记王光辉任项目经理,当时27岁的王光辉在团队中是最年长的一个,缺乏设备,又是第一次干粗粝式沥青混凝土路,挪威监理木萨对中铁七局的施工能力深感怀疑,“这是重点项目,你带着一群学生兵来糊弄我?”……2023年,王光辉出差路过坦桑尼亚,又邀请木萨重走这条路,他不仅竖起了大拇指,“真为你们自豪,十多年多去了,其他路反复翻修了很多次,而这条路路原石还好好的,你们修的路永远没有质量问题。”
2008年5月,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姆瓦纳瓦萨到中铁七局承建的谦比大桥工地视察时,他说:“了不起,要知道这就是赞比亚的三峡工程!”
2014年4月26日,中国承建的塞拉利昂公路项目竣工,塞拉利昂前总统科罗马评价道:“此条道路是目前塞拉利昂重要的、也是质量最好的一条道路,见证了中塞友谊之路的正式交付与通车”。
2022年3月26日,中铁七局承建的塞内加尔最长大桥方久尼大桥正式开通,塞内加尔总统马基·萨勒出席开通仪式,称这座桥对塞内加尔人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肖晗表示,方久尼大桥是一座典范之桥、希望之桥、友谊之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为塞内加尔方久尼大桥点赞。
自2001年以来,中铁七局承建了非洲唯一一条超百公里穿越沙漠及火山岩地带的负海拔公路——埃塞俄比亚118公里道路,坦桑尼亚首座多塔斜拉桥——坦桑蓝跨海大桥,赞比亚首座悬臂浇筑连续梁桥——赞比亚西尔马大桥,纳米比亚最高等级道路——纳米比亚机场高速公路,博茨瓦纳首座立交桥——Thapama立交桥(博茨瓦纳A1项目),塞拉利昂首座中国标准运营高速公路——塞拉利昂弗马高速公路,西非首个高质量、高标准、设施先进的外交人员专业培训学院——援塞拉利昂外交培训学院,乌干达首条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市政工程——乌干达首都卡帕拉道路和交叉口升级项目(一期)5.8公里……截至目前,中铁七局海外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9项、境外鲁班奖2项,在2023年度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100强排名47。

03


“不是家人胜似家人”


“干项目跟过日子一样”。刚果(金)卢拉巴道路项目驻地的彩钢房是2007年从莫桑比克项目搬运过来的,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中铁七局海外项目建设一直坚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但每个项目把厉行节约发挥到了极致。“设备专家”陈永和说,“设备就跟人一样,你把设备爱护好了,它就能为我们多服务几年。”很多建设者把海外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亲切地称呼项目驻地为“家”。乌干达地区党支部书记卞鹏很自然地说,“在这里,我们就是一家人,一个团队,大家都把工作的事当家里的事来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什么是干不成的。”

设备专家陈永和(左一)向徒弟传授着技术

中铁七局海外项目管理按国别实行大项目统一管理,每个国别的小项目按照体量大小设置管理人员,几乎每个人都身兼数职,项目操作层员工属地化率超93%。“以企业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中铁七局“家”文化在遥远的非洲深深扎下了根。“在海外我们就是一家人”。埃塞俄比亚法院房建项目负责人张立峰说,“大家都是在一起干活的兄弟,工作必须保质保量,想吃什么尽管跟厨师说,我亲自做都行。”刚果(金)矿建联合体安全总监肖斌2013年来到非洲,看着营地里绿树成荫,从国内运过来的各种健身休闲器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企业没有亏待我们,很知足,海外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在海外,很多建设者都是追随着父辈甚至祖辈的脚步来到这里,他们对企业的感情更为深厚,“企业好了我们才会更好。”
近年来,中铁七局通过建立海外一线员工关爱档案信息、设立服务电话和网络平台、多形式开展慰问活动等,积极回应并解决海外员工及家属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了海外员工的后顾之忧。刚果(金)地区经理部驻地医生郭俊海,在海外呆了17年,“在这里,‘家’文化是实实在在的。吃好住好把人心稳好,大到父母生病小到夫妻失和,公司都想方设法帮忙从中解决。”朴实的话语中透着欣慰。埃塞俄比亚属地员工Nani在埃塞56公里项目干了8年,她说,“我们项目就是一个大家庭,当地政府和公路局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我很自豪自己能成为中铁七局的一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