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trials.gov(美国开发的临床试验注册网站)上查询可见,截至2018年3月8日,全球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试验共有
167
项,在中国范围开展的有
33
项(8项已完成)。
↑ 我国同美国、欧洲一并,
是在此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量变产生质变,我国科学家
运用干细胞手段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的临床研究已获得数项突破性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极大缓解,更对我国干细胞研究在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内细胞治疗相关政策的制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接下来我们就挑选一些典型案例与大家分享:
导读:
现已知,可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干细胞类型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等。由于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存在较大的致癌风险,科学家们将更多目光投向了对
间充质干细胞
和
自体造血干细胞
的运用上。
数据显示,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
90%以上为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在并发症上,相比于1型糖尿病易引发的视网膜、肾和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还易发生心、脑、肾、足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
(2011,全球最早之一)
研究者
:韩忠朝教授科研团队及辽阳糖尿病医院
治疗对象
:10名胰岛素依赖的2型糖尿病患者
治疗方法
:3次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
治疗结果
:10名患者胰岛素用量大大降低,平均减半。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没有出现发烧、发冷、肝损伤和其他副作用,肾脏功能和心脏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 治疗后患者胰岛素用量平均减半
结论
:证实了运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
(2016)
研究者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治疗对象
:18名2型糖尿病患者
治疗方法
:3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
治疗结果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耐受性良好,能有效缓解血糖,增加患者的C肽水平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
结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安全性和潜在效果。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利拉鲁肽组合
治疗2型糖尿病
(2016)
研究者
:南京军区糖尿病护理中心
治疗对象
:18名2型糖尿病患者
治疗方法
:患者被随机分两组,分别接受LIRA(利拉鲁肽)治疗或LIRA+MSC(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合治疗
治疗结果
:LIRA+MSC组合治疗能改善葡萄糖代谢和β细胞的功能。
结论
:利拉鲁肽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
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的β细胞被自身T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时停止免疫损害、改善β细胞功能是关键。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新发1型糖尿病
(2012)
研究者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治疗对象
:13名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其中10名伴有糖尿病酮酸症
治疗方法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结果
:患者的免疫活性得到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被改善。
结论
:移植自体造血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数据显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超过46%,5年以上的患者出现几率提升至61%以上,10年以上的患者则有98%被各种并发症困扰。糖尿病截肢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并发症而非糖尿病本身。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引起的
肢体缺血并发症
(2005,全球最早之一)
研究者
:
韩忠朝教授科研团队
治疗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