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太空与网络
卫星与网络专注军民融合的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依靠社会力量,为推动我国航天技术民用和卫星网络通信的规划、建设、应用以及研发、生产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中国航空工业亮相2025年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 ·  23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中航工业召开AG600项目2025年度工作会 ·  23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中航成飞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  昨天  
航空工业  ·  中航工业党组领导到相关单位开展调研工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太空与网络

宇宙人进行时 | 每日航天速览-2017年9月21日

太空与网络  · 公众号  · 民航  · 2017-09-21 20:59

正文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25年来,工程相继突破掌握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领域关键技术,成功将11名、14人次航天员送入太空,牢牢占据了世界载人航天的重要一席。




行业动向


"动力机械”期待中国提出具体合作建议

9月19-22日在北京召开的2017年第十七届北京国际航空展上,俄罗斯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战略发展副总经理德米特里•帕霍莫夫称,联合体期待中方有关航空航天领域开始合作的具体建议。他称:“我们向中方介绍了我们的产品线,其中展示了我们的火箭发动机。现在我们期望中方有具体合作建议。”


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航空举行航天领域三方会谈

9月19日,在中国武汉市举行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航空航天领域三方会谈。哈萨克斯坦国家通信传播运营商-国家太空通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团同中方代表就合作问题以及就哈萨克斯坦KazSat-2卫星与中国中星12号卫星合作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讨论。


航天科工发布“五重大一专项”协作需求

航天科工副总经理魏毅寅20日在成都召开的双创协作需求与成果发布会暨双创座谈会上介绍,“五重大一专项”涵盖研发、制造、试验、采购、咨询各环节共计236项,总金额达6.8亿元。具体是指新一代网络信息融合及应用基础技术、空天往返飞行器、商业航天、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五个新一代”技术五大牵引工程,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化经营重大专项。


共促社会“双创”资源集聚共享,推动成都航空航天产业加快发展

“创响航天(四川·成都)——双创协作需求与成果发布会暨双创座谈会”,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是2017年全国“双创活动周”成都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布会上,航天科工与成都天府新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专项发布“五重大一专项”协作需求,积极促进社会“双创”资源集聚共享。



前沿科技


北斗三号系统全部核心技术已攻克

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定位系统所有核心技术都已攻克,产品已经进入研制生产环节。35颗北斗卫星全球组网计划预计在2020年完成。航天科技集团北斗二号工程卫星系统总师杨慧曾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北斗三号系统在设计之初,就把目标放在比肩尚未发射的第三代GPS导航卫星以及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的设计指标上,定位精度可达2米,设计寿命达12年。



会议简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斗服务平台即将正式提供服务

2017移动智能终端峰会暨智能硬件生态大会将于2017年9月29日在京召开。届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在会上正式发布商用版本的“网络辅助北斗/GPS位置服务平台”。本次大会即将发布的正式商用平台将推动辅助北斗定位技术实现规模化商用和全面落地。平台具备千万级用户处理能力,全面支持北斗/GPS多种辅助定位方式,并兼容95%以上商用芯片及终端。



产业投资


西安市航天基地966.96万元支持企业创业创新

西安航天基地昨日举行创业创新论坛暨EGO航天万创空间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西安航天基地为北航众创空间、北斗+众创空间等11家众创空间、创业创新企业、众创服务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创业创新资金966.96万元。据了解,为打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西安航天基地设立创业创新专项扶持资金,每年5000万元。截至目前,西安航天基地已盘活引进13家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集聚各类创业创新人才超过2000人,合作成立各类基金6只,投资创业创新项目58个,累计投资金额14亿元。


上半年天津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超303亿元

天津市工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天津航空航天产业实现产值303.9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航天产业方面,吸引了航天机电、航天瑞莱、航天睿特等一批高技术企业落户本市。目前,一条涉及航天材料研制、宇航产品总装试验、航天零部件制造、航天技术应用转化的航天产业链已初步建立。世界最大航天器AIT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具备年总装测试试验6至8颗超大型航天器的能力,可满足未来10—20年航天任务需求。长征五号火箭遥二箭和长征七号火箭遥二箭完成总装测试工作。



深空探索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已确定13种有效载荷,火星车上有6种!

今天,第三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在论坛前举行的媒体通气会上表示,计划于2020年前后实施的火星探测目前进展顺利,相关载荷也已经基本确定,探测器共有13种有效载荷,其中环绕器上有7种、火星车上有6种,涉及空间环境探测、火星表面探测、火星表层结构探测等领域。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我国将完成对火星的环绕和着陆巡视探索,收集火星的空间环境、形貌特征、表层结构、大气环境等重要数据。目前,正对预期的科学目标进行预先研究。


NASA顺利完成为期8个月的火星生存隔离模拟试验

为了研究火星登陆计划中宇航员团队的生理及心理问题,NASA的4名男性科学家及2名女性科学家在非常类似火星的夏威夷火山地区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火星生存模拟试验,目前已经顺利完成,取得了大量有利于人类火星计划的数据和观测报告。上周日,在NASA的支持下,六名科学家在位于夏威夷的遥远火山地区顺利完成为期8个月的火星生存隔离模拟试验。


欧洲研究团队提出派50个小型航天器前往300颗小行星的计划

本周在欧洲行星科学大会上,由芬兰气象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提出探测300颗不同的小行星的计划。这个项目的首席研究员Pekka Janhunen表示“小行星是非常多样化的迄今为止我们只观测到一小部分近距离的小行星。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我们需要采集大量样本这样做的唯一方法是通过使用小型航天器。”


新闻猎人:娜娜、杨艳

掌勺:朝晖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独家组稿,资料来源于网络。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搜集上述内容,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并标注“组稿:卫星与网络(ID:satnetdy)”。

如文中图片或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负责人:农燕

主笔记者:贺鹏梓、李刚、空天松鼠、黑法丝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设计:郑慧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 猜你想读

深度 | 禁令已解,飞机上可以使用手机了吗?

请输入标题     abcde


推/荐/阅/读

社论:

苏联N-1F火箭历史事件的背后……

非洲:中国商业航天的勃兴之地

请为中国航天献出耐心和坚守

创新是一种态度 ——国外国防航天领域的成功创新案例与机制探讨

刘雨菲:我为什么给“商业航天”泼冷水

一个可能比马斯克更厉害的家伙:OneWeb和它的老板格里格·维勒

中国的商业航天创业者与马斯克的不同

小卫星大跃进局面高烧不退 冲动背后深层原因剖析!

中国的商业航天怎么玩?软银+“一网”模式分析

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重磅!70亿的商业用户,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或可行?

伟大事业面前,唯年轻与狂热不可错过!

为航天设立远大目标!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浅谈军品、民品市场打法的异同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航天技术民用的新发展、新机遇

新的社会形态将如何发生?

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

新常态下的“航天+”

鼓励创新,也包容失败

中国航天产业突围正逢时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商业航天倒逼航天商业化

浅谈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概念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忧心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时代: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上)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下)

跳出航天: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上)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下)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