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迈阿密大学的Anders教授,在柏林一所顶级的音乐学院做了一项调查。他将学生分成三组:普通学生,优秀学生,卓越的学生。
所有的学生被问及同一个问题:从开始练琴到现在,你一共练习过多少个小时?
所有的学生差不多都是从5岁左右开始练琴,在开始的几年里,每个人练习的时间几乎都是一样——大约每周2~3个小时。
但到了8岁左右,差别开始显现出来。一些学生的练习时间开始多于其他学生:9岁的时候每周6小时,12岁的时候每周8小时,14岁的时候每周16小时,20岁的时候每周超过30个小时。
到20岁的时候,那些有潜力成为世界级演奏家的学生已经练习了10000个小时;“一般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是8000个小时;那些达不到专业水准,将来只能寄希望于成为音乐教师的学生,练习时间只有4000个小时。
埃里克森惊讶地发现,在卓越者中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如果练习的时间不够,任何人也不可能成为音乐演奏方面的“成功者”。
他将这个发现写成论文发表,题目叫:《有目的的训练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又过去了十几年,一名畅销书作家格拉德威尔(Gladwell)将该论文写进了新书,《异类:成功人士的故事》,总结提出了“1万小时定律”——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无论是音乐家、运动员、棋手,还是作案屡屡得手的惯犯,都需要至少1万小时的练习。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就是著名的"一万个小时定律"。
1万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3小时,总共持续10年左右的时间。即使是我们眼中的“天才”,也无法跨越这一过程。
Malcolm Gladwell想告诉人们:优越的智商和与生俱来的天赋,并非决定一个人成为行业精英的关键,那些最终攀援到顶峰的人,不管面对的是何种枯燥、艰难,和令人厌倦的练习。
他们都会付出远远超过常人的代价,以抵达他们心中的彼岸,并永远觉得不够满足。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一夜成名,张爱玲说过的,“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真的耽误了很多少年人——你如果把人生当成一次马拉松长跑的话,在前一千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吗?
况且,真的有那么多的天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