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Akonman的天使 ... ·  15 小时前  
计量经济圈  ·  这JPE是XX关于中国政治经济研究最有意义的 ... ·  14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超4200股下跌 ·  昨天  
陶博士2006  ·  250122 今天偷下懒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世上最痛苦的事:自己结婚借的彩礼钱刚还完,儿子又要结婚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2-09 17:42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王顺今年40岁,家在西部省份一贫困山村。王顺在老家的儿子年前看上了邻村的一位姑娘,“亲家”开口就是16万元。对这价格王顺早有心理准备,但让他悲哀的是,自己18年前结婚欠下的彩礼钱去年才刚还完。


来源丨人民网(people_rmw)综合自央视新闻 ID:cctvnewscenter ,评论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若无”,原标题《彩礼“真贵”不代表爱情“珍贵”》


视频:“天价彩礼”带来的困扰


爱情和金钱的较量,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动辄几十万的彩礼,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城市,都给本应很喜庆的婚事,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在甘肃庆阳一个婚礼现场,彩礼数额是十四万八千八,据说这个数字在当地并不算高。而近几年在当地乡村,彩礼钱正以每年三四万的数字上涨,十八九万也已经是稀松常见。


稀松常见 彩礼动辄几十万元 



王顺今年40岁,家在西部省份一贫困山村。王顺在老家的儿子年前看上了邻村的一位姑娘,“亲家”开口就是16万元。对这价格王顺早有心理准备,但让他悲哀的是,自己18年前结婚欠下的彩礼钱去年才刚还完。


王顺结婚时,妻子娘家要了个所谓的“公道价”——2万元彩礼,在当时来说已算是天价。2013年,王顺和妻子来到省会城市租了半间房开了一家馒头店,连干了3年,才把这钱还上。王顺无数次想种大棚、买车跑运输致富,但就是攒不起启动资金。


说到这里,王顺从裤兜里掏出一根挤得弯弯曲曲的烟,用手不停捋着:“这16万元要是给了,我啥时候才是个头。”


今年初,记者在甘肃庆阳探访了当地的相亲集市,也就是村民们俗称的“人市”,不少适龄男青年在这里找对象。当地红娘介绍,通常在庆阳农村,娶媳妇儿的彩礼已经高达二十万以上。



“天价彩礼” 远超一般家庭承受能力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是结婚的“高峰期”里,记者调查发现,不仅是西部地区,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农村,婚嫁彩礼动辄十几万,普遍要求城区买房,已经远超一般农村家庭的承受能力。


“福建金色劳斯莱斯车队 3箱现金黄金”、“男方亲属凑起600万礼金给新娘做见面礼”,如果说这样的新闻在过去几年还只是令人感到咋舌的个例。


实际上,这些年,“一动不动”“万紫千红”“万紫千红一片绿””这样类似顺口溜的讲究,早已成为各地普通人家彩礼的标配,而“天价彩礼”,也掏空了不少贫困家庭多年的积蓄。



这些顺口溜是什么意思?一位东营市民解释:“一动就是一台车,不动就是一栋房子,万紫就是一万张5块的,千红就是一千张100的。一片绿就是一张50的,条件好的,还可以多绿一些,多给一些。” 



多地出台规定 引导彩礼标准 


面对天价彩礼,一些地方的政府开始出手了,划定出指导标准,比如设定一个红线,彩礼不准超过多少万之类。这些指导标准可行吗?彩礼的当事方又是怎样看待这些规定呢?


2016年年底,河南省台前县下发《台前县农村红白事标准参照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对农村彩礼提出了参照标准,要求彩礼总数控制在6万元以内。



23岁的许升壮是台前县侯庙镇许集村村民。今年腊月24,是他结婚大喜的日子。而在结婚前一周,陪他去女方家选定彩礼的,是村里的村干部。在村干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下,双方最终将彩礼定在了6万元。



许升壮表示,这个政策挺好,“说实话我们都是农民出身,父母一辈子挣不了多少钱,如果这样不改变办下去的话,每家都要负债累累”。这场婚事,能省下20多万,没有了天价彩礼的压力,两个家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喜庆。



移风易俗 媒体呼吁破除“天价彩礼” 


事实上,出台农村红白事指导文件,特别是限制“高价彩礼”,河南台前县并非个例。最近两年,四川金阳、山东巨野、河南清丰等多地,也划定了“彩礼指导标准”。



《农村红白事儿,如何节俭办》,《多地划6万元彩礼红线 “硬杠杠”能否管住“穷讲究”?》,这两天,《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央广等多家媒体,也都探讨了移风易俗的可行性。


其中,新华社就提到,“软行政”是指说服、教育,以倡导为主,不能强加干涉。应从转变思想上下功夫,让“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逐渐在乡村扎根,从根本上破除嫁女“待价而沽”的顽疾。


结合实际 多地创新红白事治理方式  


农村里的红白事规模越办越大,如何管住这些陋习?近年来,有一种新的红白事治理方式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出现。


河北邯郸市磁县东武仕村的村民杜海林,今年给儿子办婚礼,一共只摆了20桌酒席,不但省心更省了钱。


而在前些年,东武仕村也曾有过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但从2013年开始,东武仕村就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将红白事具体怎么从简办理写进了《村规民约》。平均下来,每个红白事能给村民省一万元,一个村一年最少能省六七十万元。


而放眼全国,大多数的省份的县乡村,都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村民自治红白理事会。在吉林通化县,全县159个行政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现在的婚礼现场布置都是亲朋好友自己动手,厨师和表演团队也都是邻里乡亲免费过来帮忙的。


在山东,从2011年开始试点红白理事会,目前全省已经建成红白理事会8.6万个,几乎是村村全覆盖。而取得这些变化,除了有农村自治工作的推进作用,还有村民们希望减轻负担的期盼。 


天价彩礼的出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产物。表面的原因是相互攀比的心理在作怪,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男女比例失衡。改变天价彩礼现象,不仅要倡导健康的村规民约来进行治理,也要让男女平等的价值观深入人心。 


人民网评论:别让彩礼压垮了“乡村爱情”


彩礼,是中国旧时婚礼程序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彩礼象征着男方对女方和女方父母的尊敬,也表示这男方父母对女方的一种认可。可是近年来,各地方彩礼一路飙升,如同一道无情的屏障,让个别地区的适婚小伙直呼“娶不起”。


在传承历史习俗的过程中,人们似乎只保留了表象而忘却了本质,继承了形式却丢了内涵。在个别农村地区,父母抬高女儿的“身价”,让“嫁女”成为了一种“敛财”的手段,通过“天价彩礼”为自己博脸面,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总要为自己挽回一点损失的庸俗思想扎根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


另外很多家庭认为,多要一些彩礼可以给女儿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多一份保障,以防在今后出现问题分割家产的时候女方会吃亏。笔者以为,过分的看重一时的利益并不是真的为女儿的婚姻生活考虑,其结果往往会因小失大、适得其反,最终可能导致有情人不能成眷属。


在新时代,莫让“彩礼”成为爱情不能承受之重,一方面需要政府发力,加强宣传和引导,积极引导百姓摒弃陈规陋习;党员干部要带头抵制歪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主动改变观念、自觉树婚恋新风,让索要天价“彩礼”者成为“过街的老鼠”。


另一方面父母们应该分清主次,要知道儿女的幸福才应该是最大的目的和追求,莫因贪图一时的利益而毁掉了子女的幸福。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天价彩礼”损人也损己,金钱并不足以衡量真正的感情,切莫忘记婚姻的初衷。


21君

小伙伴们,你们那的彩礼一般是多少?


推荐

阅读



刘强东:我脸盲,不知道老婆漂不漂亮;马云:对钱没兴趣;你们呢?


他花了五年时间研究177位百万富翁的生活习惯,结果很震撼…


爆笑欧洲简史,简到崩溃!

本期编辑 陈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