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又有多名失联乘客家属于2月28日再次赶赴马来西亚参会。不同以往的是,这次非失联乘客家属自发组织,而是马来西亚方面忽然提出的。
一名失联乘客家属告诉记者:
往年没有这个环节,是他们主动提出来的。
可能有重大事项发布。
3月3日,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马方交通部长发布重要通告:
曾协助搜寻飞机残骸的美国海底勘探公司“海洋无限”,发现了新线索。
该公司提出计划“没找到,不收费”方案,准备和马来西亚政府签署新合约。
我们马方政府态度是,一定会持续搜索下去。
今年年初,曾任欧洲航天局研究员吕克·马尔尚给出分析:
新研究指向未经搜索的区域,认为飞机不是自由落地坠落,而是“精确控制下水上迫降”。
相关研究正在进行,有望挖掘真相。
马航MH370将重启搜索工作的消息,全球传开。
这无疑是给了失联乘客家属一针强心剂。
这次会议,有家属表态:宁可不要赔偿,只要真相!
十年过去。
马航MH370之于很多人而言,不过一个遥远的未解之谜。
之于失联乘客家属,他们却还在苦苦等待真相,期盼奇迹的发生。
2014年3月8日,一辆载有239人的马航MH370,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突然失踪。除了搜救队和调查组发现的几片疑似马航MH370的飞机残骸
,以及长达800多页却没有最终结论的调查报告,世人至今依旧不知道这架飞机为何突然失联,失联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往前走,只有那些痛失亲人的家属们,被困在了10年前。即便是打官司,他们最重要的诉求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人”。他们所求的,只是一个答案,一个真相,一个活下去的希望。很多人都知道一位马航家属漫步鱼的故事。
她曾在微博记录自己和丈夫的点滴。
2014年3月3日,马航失联前五天。
两人在北京告别。
丈夫告诉漫步鱼:老婆我走了,到机场去免税店给你买东西。
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出事一周后,她在微博一遍又一遍呐喊,要真相,要让更多国家参与搜救。
一年后,她去马来西亚找爱人。
“老公,我来找你了,你在哪里?”
电话拨了无数遍
那边永远“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漫步鱼体重曾暴瘦到36KG。
“我在努力吃饭努力睡觉,可体重还是往下掉,好担心你回来了,我也不在了。”
3年后,她说,时间越长,内心越荒凉。
又一年过去。
漫步鱼还是会经常梦到丈夫,一起到马来西亚买买买......直到闹钟响起,不觉悲从中来。
2019年12月5日,马航失联五年后,漫步鱼更新了最后一条微博。
“那个跟我说"承君此诺,必守一生”的人,可能,真的,不会回来了....”
至此,漫步鱼没有再发声。
在这条微博底下,我看到这样一条高赞留言。
留言网友疑似漫步鱼的朋友。
“在朋友圈看到你今天在海边散步照片.....为你高兴,希望他替他陪你度过后半生。”
我不知道这留言是否属实。
如果是真的,我也为漫步鱼高兴。
不是所有等待都有结果。
不是只有“孤老”才能证明深情。
如果她丈夫有知,也一定希望,自己爱的人在自己离开之后,依然能好好的,活下去。
这10年,程利平独自把两个儿子带大了。
小儿子要上初中了,大儿子都上高一了。
她的丈夫,是《一代宗师》的武术指导。
那年,他搭上了MH370航班。
这10年,她发的每一条微博,都带上定位。
“怕他回来找不到我。”
每一年的立冬,丈夫的生日,她都要点开那个再也不会发来消息的微信。
一遍遍看那个再也不会更新的朋友圈。
10年了,刘伶还保留着丈夫当年送他的手机。
丈夫李志锦在手机里录过好多歌,她就一遍一遍地听。
“声音那么真实,感觉你还在我身边。
你说你爱我一生一世,不离不弃,要照顾我一辈子。
你到底还记不记得曾经的诺言?”
但在2014年3月8日这天之前,栗二有是村里颇受尊重的人。1997年,他考上全市最强高中。三年后,又一举考上长沙理工大。毕业顺利进入诺基亚,后被猎头看中,挖到中兴,站在中国互联网科技最前沿。2014年,公司要拓展海外业务。
栗延林表现突出,被选中。公司优先给他四个选项:印度,泰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栗二有一番研究后,直接帮儿子拿主意:印度太热,俄罗斯太冷,泰国又乱,马来西亚最合适。也就是这个“建议”,让栗二有一生都陷于自责中无法自拔。2014年3月8日,栗延林从马来西亚踏上一架回国航班。栗二有妻子有事没事就会打扫一下,好像儿子过几天就会回来。栗二有带妻子去医院看心理医生。诊断书写了几个字:重度抑郁症。趁病人出去间隙,医生偷偷告诉栗二有:这是相思病,没法治的。马航失联后,而每次吵架,妻子第一句话就是:“是你让他去马来西亚,都是你把儿子给害了!”2016年12月,一支由马航家属组成的搜寻团,赶往马达加斯加岛搜集线索。岛上沙滩,长满不知名的野果。栗二有精疲力尽,随手摘下几个尝尝。听到这话,栗二有突然像疯了似的,摘下更多野果,一把一把往嘴里塞......他曾告诉别人:只有在路上,我才有一点做父亲的感觉。
已经70多岁的文万成,至今依然时常反复观看一段视频。有人推着婴儿车,有人挽着长辈,有人说笑,有人打着哈欠。文万成的儿子也在里面,这是儿子留在世上的最后一段影像。等待儿子落地,走下飞机,回到家,文万成已经等到了第10个年头。他当兵出身,儿子不见后,他一个小马扎、一壶水、一包煎饼,在北京、在济南、在马来西亚,拍了整整5个T的“证据”。人家都说他是“强硬派”。但在给儿子的信里,他这样写道:可你不在的日日夜夜里,我背着你妈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曾看到一个视频说,马航事件的失联者家属中,有一位父亲。他始终坚信儿子还活着,按时给那个再也没开机的号码打电话。他相信,儿子会在某个平常的日子里,突然出现在家门口,然后他可以放心地把两个孙子交给他。一次马航家属见面会上,新闻镜头曾拍到一个默默吃泡面的老人。那些失去了孩子的父母,他们的人生有几个十年可以等?一次又一次,举起“永不放弃”、“等待”和“恢复搜索”的标牌。
我们无从想象,这些家属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痛彻心髓的煎熬。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他们为了亲人,像孤胆英雄一样,扛着陌生的重量,逆流而上。
两年前,几个马航370的家属代表重聚,开了一个会。这些白了头,不算年轻的普通人,打算筹钱、凑钱,组建基金会,用基金来收集证据、悬赏知情人爆料、聘请专家,继续寻找亲人的下落。放着百万赔偿金不拿,自费百万,甚至千万,语言不通,地方不熟,跑到国外,只为解开背后的真相。决意拧成一股绳,单挑背后整个国际联盟和庞大的法律集团。
但这些中国人,逾百个家庭,所求的从来不是问责、赔偿。“中国家属不仅是希望听到保证承诺,更希望看到马来西亚的具体行动。”我们会再次组织一场现场纪念活动.......并追问有关飞机的任何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