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薇安
读书的时候会让你确信自己还会思考!不然脑袋里总是想着杂七杂八的生活琐事!
当然读书要读好书。思考才有意义,对自己的人生才有帮助!
不读书的脑袋里大概装的都是市侩算计、筹谋!将自己狭小的格局越束缚越窄小!
《各种名字》
读这一章节的时候,看到这些千奇百怪的年代性特别强的名字。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很多红色岁月!
一般来说,叫“革命别克”的,上面还会有一个兄弟叫“文化别克”。
若是女性,“革命”之后则会加上“古丽”。“革命古丽”,革命之花。
“古丽”是花的意思。正如“别克”是哈萨克男性名字的常见后缀,“古丽”就是女性名字的后缀。
但有时候姑娘的名字里也会出现“别克”。我的好友二娇曾告诉我,她认识一个哈萨克姑娘就叫别克炸弹……她的哥哥叫别克坦克,她弟弟叫别克火箭。真的。
多么火爆的一家人。
哈哈
😄
读这一本书的时候,才感觉我和新疆此时的距离很近,印象里新疆地广人少,新疆的水果提别甜,之前我提到了我新疆的同学李娟。
她每次从家出发到我们学校要十天的时间,这期间几乎横跨了大半个中国,那些年没有地铁,水果带到学校好多都坏掉。所以也不觉得新疆的水果有多甜!只有新疆的馕。坚强地生存下来。
这个和北方的饼看似相似却一点也不一样,它能放半年以上都不坏!神奇吧!估计和那里的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那里游牧,必须做一些能保存久一点的食物。
书里有一章提到,她们跟着放牧的一起出发,中间被沙尘暴隔在一个沙丘里好多天,如果没有这个神奇大饼,人没办法活下去的。
记得她说过一句新疆话:放到告面上去!(就是把东西放到上面去!)当时笑了好久,有时候我就逗她,我要到告面去!我睡她上铺。哈哈~~
可想那个年代,大家的情绪多么激昂。连偏远的阿勒泰牧场都没躲过那场时代震荡。
我还认识一个“劳动别克”,这个就质朴了许多。
另外还有一个叫“工作别克”
。
估计是哥俩!哈哈!
另外我曾听人说过,有一个人叫“分队”,生于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年代。
他出生不久,他家邻居也得了一小孩,便随着他叫了“单干”——分完队不就开始单干了吗?
唉,只能说,这些父母取名的随意性太强了
。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妈给我取名,可是一点也不随意。她绞尽脑汁,翻烂了字典,非要取一个与众不同,天下无双的名字不可……
结果呢,就取了“李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