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投资者在炒股过程中形成一个误区,认为在“震荡市”中操作难度大,需要技法,讲究精细,而在“主升浪”行情中操作似乎就非常简单,只要满仓买入热门板块中的强势品种,然后一路持有即可。实际并非如此,“主升浪”炒股与“震荡市”一样,同样离不开“精细化”操作。
在“主升浪”行情中炒股有一个特点,指数要么连续大涨,要么涨多跌少,个股则是遍地开花,呈现出先普涨、后轮涨的特点。而且,涨幅榜上的涨停股票也并不少见。与此同时,投资者的操作热情也随之升温。此时,持股者大多想找更高价位卖出股票,持币者则不得不以较高的价位买入股票。
主升浪的启动征兆
一波主升浪行情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产生的,总会在盘面上露出一些征兆。下面这些现象就是主升浪即将启动的信号。
(1)股价位置:股价突破近一年内高点或历史高点,股价小于或等于平均持仓成本。
(2)上涨幅度:股价涨幅一般在50%以上,个别股涨幅在100%以上才出现主升浪,涨幅不到50%的股票一般不会出现主升浪。
(3)K线形态:在出现主升浪时K线形态为长阳长阴,与左侧小阳小阴形成明显的对照,K线沿5日均线上升,一般不会有效跌破10日或30日均线。
(4)均线形态:日线突破60日均线以下的所有短期均线,均线都呈多头排列,呈现向上发散;周线突破5周、10周、30周短期均线。
(5)筹码分布:底部筹码单峰密集,股价越过筹码密集区,上方没有套牢盘。
(6)换手率:换手率一般在5%左右,通常在2%~3%最佳,说明筹码锁定比较好,超过10%应谨慎。
(7)成交量:5日均量线大于30日均量线。
(8)技术指标:MACD指标在0轴以上第二次出现金叉,周线出现金叉;RSI指标在50以上强势区波动。
横盘突破
主升浪持续信号通常要满足三个条件:
(1)主升浪信号的次日必须收出上涨阳线。
(2)因涨停借售外,成交量必须持续放大,量价齐升。
(3)5日、10日、30日均线必须呈现多头排列,支持股价上涨。
一般而言,突破信号是持续信号的前提,而持续信号是突破信号的深化和巩固,两者相辅相成。也就是说,在没有形成突破之前,即使出现持续信号,其上涨幅度和力度也十分有限,同样,突破信号出现之后,如果不产生持续信号,那么其上涨幅度和力度也将大打折扣,或者经过重新蓄势后,再次上攻,才能产生主升浪。
安琪酵母(600298):6月由于受“钱慌”消息影响,两市大盘出现一波快速下跌行情,市场一度形成恐慌性情绪,多数个股出现大幅下跌走势,而该股在此期间却一枝独秀,逆市上涨,成交量持续放大,并构筑一个双重底形态。6月21日,股价向上突破双重底的颈线位,预示出现一波主升浪行情。可是,股价突破之后并没有出现持续的上涨走势,主升浪在散户疑惑的目光注视下淡淡而去,从而形成一个假突破的骗局。
底部突破缺口
缺口是指股价在快速波动时形成的没有成交价格的区域,又被称为跳空。当市场中的多数投资者对市场形成短期内的一边倒的看法时,价格会快速脱离当前价格,这样就会造成价格的缺口。
在一波趋势行情中,通常会发生三种缺口:发生在趋势初始位置的突破缺口;发生在趋势进行中的持续缺口;发生在趋势末端的衰竭缺口。这三种缺口可以作为判断波段发展进程的依据。当股价经过长期的低位震荡之后,股价被大量买盘快速买进形成底部的突破缺口,这预示着该股被普遍看好,市场中出现抢筹的局面,这是技术面上的黄金买点,这时市场中常伴随着一些利好传言。这三种缺口在下跌趋势中同样有效,当股价在高位震荡之后,形成向下的突破缺口时,是卖出机会。
三线开花
“三线开花”是指以三条不同周期的均线为依据,随着价格的发展,相对较短周期的均线带动较长周期的均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最终达到三条均线具有相同方向时的均线排列状态。在图表中,三条均线就像盛开的花瓣一样伸展开来,形象易懂。
在选择均线周期时,可以依据投资者自身的投资风格、风险偏好、操作周期等等因素综合考虑来选择合适的三条均线。我们建议投资者选择偏长线的均线作为背景参考来判断大势,用偏短线的均线作为实际操作依据,因为周期大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资金回撤风险,万一操作失误时亏损较多。当然仓位管理也很重要,在形势不好的时候谨慎用重仓或干脆休息不做。
投资者根据三线开花的定义,不难看出,既然是当三条均线达到同方向时“三线开花”成立,那么在市场中,“三线开花”一定分为两个方向,包括向上和向下的“三线开花”。开口向上的“三线开花”,表示在既定周期内,市场属于多头趋势,做多有利,是买入机会;开口向下的“三线开花”,表示在既定周期内,市场属于空头趋势,做空有利,是卖出机会。
我们的“三线开花”选取的均线是MA5、MA10和MA20这三条均线。这三条均线是中短线波段操作的最优选择,同时可以选取MA20、MA60和MA120这三条均线作为宏观大势的参考。当短周期与长周期达到共振时,则是最佳的操作机会。
多线穿越
均线在实际运用中经常被看作是成本线,事实上,均线也是能反映出市场的平均成本情况。在上涨中,均线对股价具有支撑作用,这是因为,均线在股价的下方,可以看作市场的平均成本重心在股价之下,支持着价格节节攀高;而在下跌中,均线对股价具有压力作用,这是因为,均线在股价的上方,可以看作市场的平均成本重心在股价之上,不断的卖压迫使价格逐级下降。
市场平均成本除了高于和低于市场价格两种状态之外,就是那个趋于平衡的状态,这也是一种临界状态。在这个平衡状态时,多空双方一旦哪一方稍占上风就会打破平衡,使市场的天秤倒向一方。我们要讲的“多线穿越”就是指多条均线同时达到一个波段相对平衡位置时的形态,很容易想象,当多条均线聚集起来时,相对应的市场的多周期平均成本也趋于一致,这时就迎来了一个变盘的“时间窗口”。
我们把穿越的目标定义为一根K线,那么“多线穿越”就是指多条均线同时穿越同一根K线时的图形形态。发生“多线穿越”的K线,很可能是改变市场多空力量的关键K线,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江恩有句名言:“永不确认转势,直至时间超越平衡。”“多线穿越”就是这个时间超越平衡点。这一点目前基本没有人公开做过太多讨论,这也是股票投资的一个真谛,如果投资者能把握好“多线穿越”点,也就是把握了江恩所说的“时间超越平衡”,那么对趋势的正确判断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多线穿越”一根K线,是我们总结出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穿越”,这是“形”,实际上,做的多了就能感觉到市场的“神”,也就是不拘泥于那一根K线,那就上升到了一种更高的操盘水平,对市场的直觉也自然更好了。
在达到“形神”兼备之前,我们还是先从“多线穿越”K线入手,这是最明显的市场转势标志之一。
从图中可以看到,图中共有四条均线,分别是MA5、MA10、MA20和MA60。在图中用第一个圆圈标出的K线处,发生了一次向上的“多线穿越”,这一天是2010年9月3日,一根实体阳线同时穿越了四条均线,这是不多见的,一般是穿越三条。四条均线集中的位置,可以看作是四个周期的市场平均成本密集区,一旦K线向上突破,即打破了多空平衡,很可能迎来变盘。这一天是一个买点,当天的收盘价是7.39元。
在这一天之后,价格就再没有收盘在7.39元以下,先是以小阴小阳的K线慢慢突破前期高点,之后股价更是“一飞冲天”,连续地拉出大阳线。而且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发生“多线穿越”之后没有几天,也发生了向上的“三线开花”形态,这也说明市场多头占优。
在10月27日创出新高13元之后,股价开始回落,先是跌破了黑马线,然后围绕MA10展开震荡,等MA20线与MA10、MA5均线同时穿越11月11日的K线时,又迎来了一个变盘“时间窗口”,在这里是一个卖点,当天收盘价是11.62元。果然在第二天就是一个跌停的大阴线,我们看到,“多线穿越”很好地体现了市场多周期成本的集合,只要找到这个明显的变盘标志点,就能极大地提高操作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