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经社
政策前沿 财经动态 思想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连云港市场监管  ·  市政协副主席韦怀余调研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  昨天  
中国交建  ·  公司召开2025年市场、投资工作部署会议 ·  2 天前  
中国城市规划  ·  科普 | ... ·  3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兵团:各师市重大项目陆续开复工 ·  3 天前  
中国城市规划  ·  要闻 | 打造更多数据应用场景,有关部门这样发力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经社

一文看懂,加泰罗尼亚为什么要独立?

政经社  · 公众号  ·  · 2019-10-20 09:19

正文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216-加泰罗尼亚独立


作者:橘子亲王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以巴塞罗那的球队和建筑出名的加泰罗尼亚一直是西班牙中央政府头疼的存在。这里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但因为和马德里统辖的卡斯蒂利亚地区的历史传承不同,经济发展也不同步,时常露出反相。尤其是在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 加泰罗尼亚的独立呼声就没有停止过。



17年,加泰罗尼亚就组织了一场违宪的独立公投。虽然大多数加泰人都没有参加这次投票,但最终90%的独立支持率还是给了独派以信心,持续挑战马德里的耐心。


这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可能出现在任何场合,挑战中央政府的底线▼


终于,今年西班牙政府对地方势力进行了法律层面的打击, 将13位独派领导人判以重刑 。然而这场审判却让加泰的局势变得不可收拾起来。



次次独立次次败


加泰罗尼亚的 独立氛围 始自阿拉伯帝国跨过直布罗陀海峡,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快速扩张的年代。


阿拉伯帝国一路风卷残云

仅一百多年就从沙漠深处一路打到比利牛斯山下

《罗兰之歌》也只能是基督教世界的一曲悲歌

(阿拉伯帝国扩张,622-750)▼


征服了加泰罗尼亚地区的阿拉伯人,继续向北进发,却没有想到遇上了法兰克王国的名将铁锤查理。他是查理大帝的爷爷, 率领欧洲抵抗力量让阿拉伯人初尝败绩 ,并把战线推回到了今天的西班牙境内,让今天的加泰罗尼亚成为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缓冲地带。


原本极度分裂的半岛诸王国被迅速征服

阿拉伯帝国一路北上,直到战败于法兰克-普瓦提埃


这里也因此得到了后世查理大帝的重视,他在此建立了 很多缓冲用的小封地, 让他们监视阿拉伯人的行踪。其中最重要的封国,便是巴塞罗那伯爵领地。


然而法兰克王国很快一分为三,丧失了对此地的控制权,本是傀儡的巴塞罗那伯爵趁机坐大势力, 通过战争征服了周边的一系列小封地。 加泰罗尼亚由此成为了游离于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两个大国之间的政治实体。


虽然原有的哥特小王国被席卷一空

但在哈里发统治的边缘

新的基督教王国在战争的洗礼下

终将成为伊斯兰统治者的掘墓人 (1006 AD)


为了让这个政治实体显得更有合法性,历代巴塞罗那伯爵都 致力于培育本土文化, 作为载体的加泰罗尼亚语,就此在这个地区扎下根来。直到今天,很多加泰罗尼亚人都不愿意听到别人说主流西班牙语(卡斯蒂利亚语),以做文化上的区隔。


在驱逐穆斯林的战争中

虽然国家走向统一,但各地诸侯也都跟着扩张

语言分布就像政治势力一样,丰富且破碎

(以语言划分的民族大致分布,1500 AD)


然而以当时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局势来看,作为基督教领地的加泰罗尼亚还是不得不向更大的国家低头,以换取在阿拉伯人侵略时的保护。他们先是 通过联姻的方式 并入了阿拉贡王国,而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又在1469年与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结婚, 加泰罗尼亚就这样并入了古代西班牙的版图。


阿拉贡与巴塞罗那从此亲如一家

(图片来自wikipedia@Museo del Prado)


但在二王驱逐穆斯林时,加泰罗尼亚出人又出钱,赢得了国王的信任, 被赋予很高的自主权利 ,此后在国内的小动作不断。


他们先是在三十年战争中投靠法国, 强行宣布独立 ,但在战后又被两败俱伤的法西两国作为交换物,重新回到了西班牙。


三十年战争时的国界已经和今天非常接近

各个庞大的王国正正在将自己的国民整合为“民族”

较小国家的生存空间和独立可能也越来越小

1644年同一年,明朝灭亡


半个世纪后,他们又在西班牙王位战争中趁人们不注意,再次独立。然而战后,继承了西班牙王位的法国王室成员腓力公爵终于有了闲工夫处理这帮独派,不仅收复了领土,还取缔了许给加泰罗尼亚人的所有自治权,禁止了加泰罗尼亚语的使用, 让这里变成了最受管控的地区。


腓力五世在残酷的战争后成功继位西班牙国王

显然,在强大的法式管理眼中

加泰罗尼亚的独立倾向是尤其令人讨厌的

(图片来自Wikipedia@让·朗克  )


二战期间加泰罗尼亚也不消停,加入了共和国军, 反对佛朗哥的独裁统治, 而共和国政府总统也保证了战后加泰罗尼亚的众多特权。可惜最后佛朗哥赢得了内战的胜利,全面清洗了左翼人士和独派人士,加泰罗尼亚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五位佛朗哥迎面走来

加泰罗尼亚们要不要被秋后算账?

(图片来自Wikipedia)


只要有机会就闹独立,却每一次都站错队,似乎是加泰罗尼亚的一种宿命。所以到了弗朗哥死后,西班牙民主化时,加泰罗尼亚就打定主意谁也不靠了。凭借此前在内战中与左翼政府结下的缘分,他们往宪法里塞了很多可以利用的后门,让加泰罗尼亚自治区 拥有了很高水平的自主权, 可以自行立法和选举行政长官。


位于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巴塞罗那的政府宫

(图片来自wikipedia


这为今天加泰罗尼亚的乱局埋了不少雷。


互相敌视的平原与高原


加泰罗尼亚从古至今的独立欲望,看似唐突,其实在 地缘 上能找到明确的原因。


加泰罗尼亚所在的位置,对应的地理单元是埃布罗河下游平原。 埃布罗河是西班牙东北部的母亲河 ,在它的中游,就是加泰罗尼亚曾经投奔过的阿拉贡地区。同处一条大河的上下游,让加泰罗尼亚和阿拉贡产生了很高的亲缘性,才能在联姻中和平地统一在一起。


西班牙东北部的埃布罗河、加泰罗尼亚、阿拉贡


但这两个地区和西班牙其他地区确实就不怎么熟悉了。


从埃布罗河流域向西看,有一座 伊比利亚山脉 ,平均海拔只在1000多米,但已经足以形成地理上的屏障。翻过这座山脉,才能到达西班牙中部的中央高原(又叫梅塞塔高原)。两者在古代的交流相当有限,这才让加泰罗尼亚语为代表的本土文化有了长期扎根的空间。


西班牙中央高原

(图片@图虫·创意)


中央高原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地理板块,占到了其国土面积的3/5强。尽管这里因为 身处内陆,远离海洋 ,因此气候干燥,农业欠发达。但它毕竟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中心, 且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半岛的统一只能由马德里主导,但这种统一也依赖于强大的中央政府。


马德里军械库广场前的骑手

这里或许不是西班牙最富庶的地方

但却是半岛稳定与权力的源泉


而在西班牙版图之外,长期对加泰罗尼亚表现出兴趣的国外势力是毗邻的法国。但法国和加泰罗尼亚之间 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天险比利牛斯山脉 。当年查理大帝的爷爷所以能挡住阿拉伯人的进攻,也得益于这座山脉。法国对加泰罗尼亚的支持和控制,注定不会是长久的。


西班牙与法国之间白雪皑皑的比利牛斯山脉

相当于阿尔卑斯第二,都是欧洲南北的关键分界

(图片来自NASA)


这就是为什么加泰罗尼亚最终还是不得不被整合到现代西班牙版图里的原因。


不过 靠近地中海经济圈 的特殊位置,还是为加泰罗尼亚赢得了独到的优势。


欧洲集装箱港2017年排名,巴塞罗那居第十

前四名都是北海港口,后面一波地中海港口

梯队还是很明显的

(图片来自wikipedia)


相比于位于高原深处,气候干燥的首都马德里,加泰罗尼亚的中心城市巴塞罗那无疑是 一座很有潜力的海洋城市 。在它的带动下,国土面积只占西班牙6%的加泰罗尼亚,拥有西班牙20%的人口,同时创造了25%的西班牙GDP,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全国各地。


巴塞罗那沿海

要经济有经济,要生活有生活,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图像来自google ,map)


为了平衡国家经济,上世纪末开始,加 泰罗尼亚10%左右的GDP都被用来补助更贫穷的省份 。因此和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地区一样,加泰罗尼亚人也在抱怨国家的转移支付,对遥远内陆的贫困地区从来没有什么好感。


尤其是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班牙经济复苏缓慢, 失业率长期高于10%, 甚至一度高达26%,全靠加泰罗尼亚这一台引擎在带动。


西班牙失业率地图

加泰罗尼亚、阿拉贡、纳瓦拉、巴斯克坎塔布里亚

几个自治区的经济状况算是比较好的

怪不得心里也相对不平衡

(图片来自wikipedia@TheRichic)


2010年,加泰罗尼亚针对西班牙经济衰退做出的反应就是选出了民族主义者阿图尔·马斯担任地区主席。在这位独立推手的支持下,加泰罗尼亚曾经 在2014年举办过一次独立公投。


阿图尔·马斯和奥里奥尔

签署2012至2016年施政协议

(签是签了,能不能有效就另说了吧)

(图片来自Flickr@Convergència Democràtica de Catalunya)


公投的推动者无视西班牙宪法法院对公投非法的裁决,在全自治区发出了200多万张问卷,做了一场更像是民调的“象征性投票”。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80%的受访者赞成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加泰罗尼亚对中央政府的失望至此。


很多人已经把旗子准备好了

仿佛加泰罗尼亚真能独立

(左边是西班牙,右边是加泰罗尼亚)▼


没有人支持的独立


那加泰罗尼亚真的独立之后是不是 会在经济上收获更多呢?答案是很难说。


仅仅从账面上看,独立之后的加泰罗尼亚 将会成为一个人均GDP超过意大利的小而富的国家, 西班牙的主体部分则会向小邻居葡萄牙看齐,甚至更差。


加泰罗尼亚人民仿佛确实有这个自信


但这样美好的数据终归只是账面上的。


加泰罗尼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 航运业和配套建立的工业体系, 西班牙境内的基础建设和北方各国需要的农产品才是加泰罗尼亚收入的坚实保障。若该地区独立成为一个国家,外贸中的“边界效应”便会出现:在同一个政治实体内的贸易摩擦无论如何也比条件近似的外国对象低。


届时, 西班牙本土的产品可能拒绝走加泰罗尼亚出海 ,而更倾向于从南方的巴伦西亚或北方的桑坦德转运进欧洲大陆。


所以巴伦西亚和桑坦德都等着加泰罗尼亚独立呢?


这还是在假设西班牙政府不使用报复性政策的情况下。如果马德里凭借 控制欧洲食品命脉 的优势胁迫欧盟国家封杀加泰罗尼亚,此地人民的生活会更加困难。


在货币方面,一旦加泰罗尼亚选择撇开西班牙,则必然要面对 欧元作为法定货币 的暂时缺位。最好的情况也是重新申请加入欧元区,但在西班牙强力反对的情况下,这条路注定很难走。而如果选择使用自己的货币, 重建汇率系统对商业发展的打击依然是毁灭性的。


且不说德国,身边的地中海邻居都在欧元区

难道不要欧元区专注和摩洛哥做生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