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健康有了新的期盼,很大一部分医院由于建院早、占地狭窄、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的局面已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快速发展,新业务、新技术无法开展,使得医疗保健业务近几年一直处于瓶颈状态。
在此背景下,各地一批大型医院陆续建设并投入运行,有力解决了医疗分布不均衡问题、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但是目前,大型医院建成后,项目后评价研究尚不深入。因为各种原因,有的项目大量超投资概算,部分项目达不到设计目标。开展项目后评价有助于对已完成的医疗建设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医院工程项目建设中能够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有效的开展医院工程项目后评价,也是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项目为基础,通过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并根据现有专家学者文献资料,采用常用的项目后评价方法,并结合投入运营几年来的数据,对该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希望为后续一些大型医院的建设提供参考。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园区总院项目一期工程于2011年6月1日正式开工,2015年6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表1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
项目参建单位一览表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一期项目包括门急诊楼、住院楼、医技科室、科研教学用房、行政后勤用房。设置床位600张,占地面积:59,168.43㎡,总建筑面积132782.21㎡。
项目一期工程投资总概算84816万元(苏发改投资发[2015]168号)。竣工决算实际投资80167万元,已转固定资产并获省卫健委批复。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9000万元,其余资金均自筹。单平方米建筑成本约6037元。
五力分析法最初应用于战略分析,在项目效果分析中,波特五力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项目的基本态势。五个方面确定了项目的五种主要的效果因素,可以综合的给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项目效果。下面对五个维度进行总结:
从项目的社会效益上来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从周边经济带动性角度看,大型医院的投入使用,医院规模扩大,医护人员、辅助人员势必要增加,外包单位入住需要大量后勤人员,如保安、食堂、保洁等,2018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包服务公司人员已达350人,充分的带动了新的就业机会,相应的,为配合医院人流量密集特点,政府主管部门对周边交通流线进行了合理设置,土地资源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带动了经济发展。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建成使用,极大的改善了苏州地区儿童就医环境,缓解看病难问题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提升就医环境,对社会保障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与社会适应性角度,对项目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对项目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角度来说,医院的建设符合政策的发展,医院的患儿及家属对医院总体布局、流程和医疗环境满意度的调研结果都比较好,符合大众群体对医院的期待,增强了就医获得感。
对医疗服务事业发展的影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的建成,医院提升为苏州市儿童急救中心,承担突发事件救援任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8年底,医联体单位已达到42家,辐射范围较广。2018年,医院也成立苏州市儿科学院,旨在提升大市范围内儿科医生的诊疗水平,做到了优质资源下沉,也极大提升儿科教育发展水平。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医院在建设当地过程中,绿色建筑、节能型医院理念始终秉持,对医院周边环境保护也有积极影响,新建医院的控制放射性物质,降低废弃物、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处理流程得到了优化,节约资源和能源程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建设过程中,对项目进度有较大的影响的主要是:
|
招标方面,主要是阀门招标,在经历一次招标失败后,院方及时组织了第二次招标,招标后,及时组织中标单位进行供货,对存在问题的产品及时进行了检测,到2014年11月,阀门基本供货到位并安装完成。市政景观招标由于报名单位数量不足,两次招标失败,后采用资格后审,最终完成招标,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
|
|
设计方面,局部平面进行了调整,各区域专业施工单位配合要求不断提出,导致设计方不断调整施工图,此项工作也对项目的进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
从实施进度来看,部分工期出现了延误的情况,工期的延误给医院的建设的时间成本和建造成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在各单位的配合下,项目在2015年6月1日顺利投入使用。
本工程由苏州工业园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监督。
工程所用主要建筑材料、各种构配件及设备均有合格证,按规范要求进行各种检测试验,其检测报告结果均合格。其中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件、砂浆试块进行了见证取样检测,检测数量符合要求,本工程未发生任何质量事故和其他事故,基础、主体、屋面施工质量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有防水要求的屋面、露台无渗漏现象,质量评估良好。
表2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14年-2018年运行指标
从表2看,医院的总体收入逐年递增,门急诊人数、出院人数、手术量等同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人平均住院天数有波动,与新医院投入使用初有较大关系。是医院总支出也逐年递增,且增幅较大,新医院投入使用后,医院不断扩招职工,人力成本持续增加,医院运行压力也比较大,特别是新项目建设资金的压力,凸显医院运行管理水平特别是后勤管理水平与新医院发展需要是否适应的矛盾。
从当前的整体情况来看,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项目的建设具有可靠性,下面对其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在本医院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根据医院的发展需要,以总院项目为依托,医院新增设了部分机构,新机构的设立是对未来发展的补充,是为了适应医院新发展而进行的主要建设,机构和功能如下所示:
部分医院异地新建,项目使用后,老院区的发展成为短板,甚至忽视。部分地区新建医院后,当地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矛盾依然存在。通过以上优化功能建设,可以帮助医院进一步的快速适应未来发展,有利于提升当地医疗水平的均衡发展,更好的提升患儿及家属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项目投入使用四年之久,本文梳理了建设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对各个环节进行后评价,采用了改进型的项目五力模型进行了相应的项目效果分析,从研究结果来看,工程质量良好,社会评价效果良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项目的建设初步达到了预期决策效果,以总院项目为中心,优质医疗资源形成了较大的辐射范围,医院的未来发展被普遍看好。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建设过程中,如采用更科学系统的招标管理办法,项目设计阶段能够做到设计论证,建设成本和时间成本会更加节省。
本科毕业后,先后在设计院、施工单位、住建部门从事本专业工作,2014年至今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基建处,参与医院总院建设,苏州市儿童健康发展中心项目和医院改扩建项目,总计近20万㎡。有着较为扎实的医院基建项目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