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优秀网页设计
优设网官方帐号,国内知名设计师学习平台。和大家一起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设计和PS技术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字体设计  ·  全明星阵容~ ... ·  4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最新行业动态丨对标 OpenAI ... ·  4 天前  
新微设计  ·  房子这样设计,每一栋都是地标 ·  2 天前  
字体设计  ·  12常见的折页设计方法,记得收藏备用 ·  6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昨日行业动态丨AI 功能全面加持!苹果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优秀网页设计

为什么大神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

优秀网页设计  · 公众号  · 设计  · 2017-01-16 12:54

正文

要点摘录:
提问是希望你帮他在当前的认知基础上推一把,达成某个决定。
把握社交机会,通过获得信息矫正行为。
缩小提问范围,减少对方决策精力,能不问,就不问。
大牛并非全知全能,只是有的领域他们也不擅长。

1、你遇到过提问党吗?

经常遇到有人在群里@大牛,提问一些问题。

有的问题比较大而泛,有的小而精。

大的有,我最近困惑要不要坚持UI/插画设计师

设计行业哪一行比较好,网页?前端?电商?UI?笔记本哪种功能比较好?

(我要是知道哪一行未来会好,我早就转行了好吗?有朋友能够指教的,但求底下评论,我洗耳恭听)

中等的问题如,UI设计师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

小的问题如,杭州好不好玩,小编能不能爆照,4000块的大公司设计师好,还是8000块的小公司总监好……

有些问题是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答案的,设计师如何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完成一个VI项目的操作。有些木有现成答案。

对于问题,有的根据实践经历回答,有的只有很为难的调动脑中知识、查阅材料,似是而非的回答一些见闻。还有些大的超过所知n倍,可能连工作10余年的一线产品经理也未必能答得上来,我就只能抛给万能的朋友圈了。

2、提问背后的心理:省时、省力得到最专业的解答

有些人心有迷茫,动力不足,看不清未来的道路,怕重复的试探、走弯路而浪费时间。所以举棋不定,反复观望。

提问背后是一个人渴求答案的行为。他希望你帮他下一次决心,在当前的认知基础上推一把。

我一朋友喜欢对社交媒介中的提问这一行为下定义:懒于思考。理由是,发达的搜索引擎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人的所有行为问题。他还希望求问者另一个举动,自己反思,问问自己要什么。你看境界快赶上王阳明了,致良知,知行合一。

我说,对也不对,对是因为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对是过分贬低了人的积极性,其实很多人是希望对方提供给自己多个决策的选择,以减少自己思考、决策的时间和精力。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会大大减少你在某领域的探索时间。总有思维盲点,比如就装国外软件来说, 你鼓捣4个小时未必能找到补丁,或许专业的一个小时就能给你装好软件,顺带教会你。

罗胖在他的《时间的朋友》中讲:未来有两种生意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大。一种是帮助用户省时间。那省下时间干什么?这就是第二项生意——帮助用户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3、不迷信大牛,不崇拜公知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希望抱大神的大腿(已经不止n次有人在底下评论如此说),减少缩短打怪升级的时间过程。高歌猛进,成为另一个大神。

对于一些人被问的人来说,一些大牛性格比较爽朗,侃侃而谈。回答问题,可以满足布道、社交中的知识优越感,另一方面给他人提供帮助,获取社交中认可度。

而另一些人或许专业不对路,或许偏于常年打坐的闷骚型半知牛人,尤其看你提的这个拙劣到智商捉急的百度问题不爽,不理你,晒着你,认为浪费自己的社交时间。同样可以解释,为啥和一些大神同处社交圈子,可是总是感觉存在感很弱。

那么人家为啥不太愿意回答你呢?你想啊,你问了一个庞大的问题,涉及某个行业的体系问题。他还要嘚啵嘚啵跟你唠嗑半个小时互动也未必能说的清楚。你还在云里雾里。

提问背后是消耗人的沟通精力、考验你俩之间社交关系强弱的一个行为,你和小白说清楚一件事情等同于你和广场舞大妈解释如何玩好微信自媒体。

求知心理一不小心会成为盲从膜拜心理,而遍地流行的伪大师正好应运而生。

还有另一种中国古老群体,求神拜佛的,寄希望于一个冥冥中的精神印记。相信巫蛊、算命一类的,不能说不合理,人家也是有系统知识、为你提供服务的行业。

否则今天的知识问答,按条收费哪里还会存在?一位相士曾说,帮人相面,断人吉凶,确实能预知过往、今后一些事情走向,但是并非全知,如果都能知道,那自己为啥奔走碌碌一生,几乎是没赚啥钱。命常改,全在手眼之间(手相、面向)。

4、论如何良好的提问题

大而泛的问题,如某个行业的生态存亡。可以试试看通过听(行业牛人的讲座)、看(书籍、社交媒介的资源)、想(思考自己的存在和长短处)。

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因为在所有学生中,只有他听课时总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他没有问题了。”

请注意,人家维特根斯坦是“迷茫”之后,再提问。

你问老板,这个案子怎么做啊,这个举动等于直接把问题推给了对方。

如果问,这个A、B、C三个案子,你看一下哪个比较好,第一这是你思考过的,第二你减少了他决策时间,他会,嗯,你选b还可以。

问问题分人,也分专业。

鸡同鸭讲、跨行业问这种低效率问题每天存在。

或许社交便捷性,使得我们出口提问变得容易,同时提问的同时预判对方即使没有回答我,也木有关系嘛,大不了,再问别人。问他个十个八个,总有系统的认知,等问完,已经是1天以后了。

真正有效的交通方式,是面对面,其次是电话,再其次是线上媒介。有正事当面聊,当面聊,当面聊,说三遍。在线上沟通,大行业问题,可以通过搜索数据得知,小而具体的问题,可以通过征求别人的意见。

5、提问最终还是通过获得信息而矫正行为的过程。

很多问题根源于设计师未能很好的找准自己的坐标系,很多人是因为过于陷入沉没的时间成本,而不能投入到下一个有力决策中。举个例子,朋友圈里想要当作家、却写的乾隆水准的人有很多(高产、低质量)。用炒股的话讲,迅速抛弃贬值的股票,购买潜力股、蓝筹股、绩优股。

希望每一位设计师在社交时代可以把握好社交机会,因为肯免费有效回答、指导你的人真的不多了。

也许小编分析的不全对,关于向你崇拜的高手提问,你觉得应该如何更好的交流呢?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