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新浪财经频道重点打造的高端品牌专栏栏目,涵盖宏观、金融、理财、职场等诸多方面,专栏作家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大件事  ·  明天,深圳多路段临时管制!公交地铁也有变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太遗憾!坐镇深圳主场,他们含泪谢场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手机这个功能,慎用!警方紧急提醒丨飞阅深圳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意见领袖

冯煦明:金融震荡只是“腠理” 欧美即将爆发总需求危机

意见领袖  · 公众号  ·  · 2020-03-19 16:35

正文


大智论道 Great minds discuss ideas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冯煦明


本文作者介绍

冯煦明,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综合经济研究部副主任,清华大学ACCEPT研究员。


在当前情况下,直接对中低收入居民家庭进行转移支付,是最有效的财政政策。仅靠税费减免延缓、贷款展期贴息,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疫情冲击后需求疲弱的局面。



一、金融震荡正在触发欧美“总需求危机”


美国股市在十天之内接连发生四次熔断,三大股指年初至今的下跌幅度高达30%,跌到了2016年末特朗普上台前后的水平。欧洲股市也有相似幅度的大跌。


从表面来看,造成美股下跌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疫情冲击。美国、欧洲政府对疫情反应缓慢,迟迟认识不到紧迫性。金融市场对疫情加剧扩散之后的经济走势充满悲观情绪。二是对过去十年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积聚资产价格泡沫的释放,挤泡沫。三是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效果缺乏信心。坦率而言,美联储连续两次大幅降息的举措有失斟酌,浪费了宝贵的货币政策空间,浪费了“子弹”,导致接下来美国的货币政策应对会比较被动。


但是,美股以超过2008年和1929年危机期间的速度大幅下跌、美联储的超常规反应,不是上述几个表面因素能够解释的。


金融危机只是表层(腠理),经济衰退正在发生,较大面积的企业家庭资金链断裂、破产清算不可避免。随着这些滞后效应的发生,很快人们就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简言之,新冠疫情正在触发美欧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的本质是 “总需求危机+社会危机”。欧美这次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影响将远大于2008年,尽管金融中介机构本身受到的冲击可能小于2008年。


究其根本:这次危机的内核是生产和需求危机,植根于经济运行的发动机,因而是一次全民性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欧美每个人都受到影响和震撼;而2008年危机的内核是杠杆危机,疾在金融腠理,受冲击的主要是华尔街和社会精英。


欧美“总需求危机+社会危机”正在引起欧美世界对过去四十年全球生产组织模式的反思。这种思潮将持续较长时间,不会随着疫情控制而消散。


有观点认为,受疫情影响,特朗普的贸易摩擦可能收敛,逆全球化可能终止,全球化进程再度进入黄金期。这是错误的。疫情会加剧逆全球化。1980年代以来逐渐塑造、并在2000年之后日趋成熟的全球产业链体系将面临调整和重塑。


在下一个十年,“区域化”将取代“全球化”,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主题。我国与东亚、东南亚国家加强区域合作的紧迫性日益增强。


二、二季度国内就业压力将加大


国内疫情形势稳定之后,经济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在由“复工难”转向“需求弱”。缺订单、下游需求不足,成为制约企业复工复产的主要原因。


外需疲弱的局面在二季度将进一步凸显。初步测算显示,欧日美经济二季度全部降至负增长,可能导致我国出口降幅超过20%。


国内政府和企业要对二季度之后的外需大幅收缩、外贸企业的困难有充分的估计,未雨绸缪,提前谋划预案。一方面,外贸企业都要做好“过冬”的准备。另一方面,稳就业的压力还会加剧。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代表的出口贸易企业农民工就业,压力会超过2008年。政府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力度,将需求侧逆周期调节与民生补短板、基础设施补短板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地稳就业。


现在到了坚守“保就业”底线的时候,保增长就是保就业。当前政策应对思路的核心就两个字——“填坑”,具体而言有六个路径:


一是以内需补外需,二是以投资补消费,三是以灵活补正规,四是以公共补私人,五是以长期补短期,六是以改革释放供需活力。


我国经济中存在大量供需结构性失衡的领域,通过要素再配置激发经济活力的空间巨大。一些领域供给过大,但需求不足;一些领域需求旺盛,但缺乏供给。前者如传统的服装鞋帽制造、家具餐具小商品制造、普通钢铁制造、中低品质水果等等;后者如精益制造、健康医疗服务、家政服务、中高品质物业服务供给、幼儿陪护和教育、老年陪护、创意产业等等。


这些供需失衡并不涉及太复杂的技术创新短板,而是主要受制于制度和政策藩篱。只要在制度上深化改革,稍加政策助力,就能在释放存量要素资源,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创造新的、更有效的生产活动。


例如:医疗服务供给受制于医疗体制,家政服务供给受制于户籍制度和城乡分割治理,农民工住房和基本社会保障受制于“人地挂钩”、“人财挂钩”改革的滞后……诸如此类的改革一旦落实到位,很快就能催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创造出现实的经济增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