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CareerIn投行PEVC”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人工智能(AI)的潜力及其可能对企业盈利和人类生产力带来的变革性影响被广泛讨论,但华尔街对此的热情似乎正在降温。
近期,分析师们深入探究了AI技术背后的数据。他们注意到,像微软、亚马逊和Alphabet这样拥有庞大云服务业务的"超大规模"公司,其巨额的资本支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实现回报,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一些分析师开始对所谓的"AI革命"的基础提出质疑。高盛的全球股票研究主管Jim Covello就对AI技术是否能像其支持者所声称的那样具有盈利性和影响力表示怀疑。Covello在一份高盛报告中提出,尽管许多人认为AI将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技术突破,但他并不认同,因为互联网、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能够完成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比如随时随地进行通信、计算和购物。
Covello预测,未来几年内,企业在AI方面的资本支出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他指出,为了证明这笔巨额投资的合理性,AI必须证明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这并非这项技术的初衷。
他还对生成式AI产品的成本会随着时间降低的观点提出质疑。过去十年中,尽管有其他芯片设计公司试图挑战英伟达在GPU市场的领导地位,但大多数都未能成功。这种趋势削弱了人们对于竞争加剧将显著降低AI模型训练和应用程序驱动所需芯片成本的预期。
此外,创造AI功能的成本已经变得极为昂贵,这些成本需要大幅度降低,才能使AI支持者设想的许多应用对大多数公司变得可行。
人们也开始对AI相关的大规模资本支出是否值得表示怀疑。巴克莱的一组股票研究分析师认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对数据中心的大量投资更多是出于"害怕错过"的心态,而不是基于实际需求。他们强调,华尔街对AI相关资本支出的预测与这些投资可能带来的额外收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华尔街预计,云服务提供商在芯片和数据中心方面的支出将同比增加600亿美元,但预计到2026年收入只会增加200亿美元。
巴克莱团队得出结论,这些科技巨头在基础设施上的支出似乎过高,类似于互联网泡沫时期铺设光缆的公司。根据巴克莱的数据,已实施项目产生的额外容量足以支持现有互联网以及12,000个具有类似ChatGPT输入需求的新应用,这表明超大规模企业的数据中心建设计划可能超出了实际需求。
花旗集团的一个策略师团队警告说,投资者对AI龙头股的热情已经过于高涨,并建议客户对英伟达和Advanced Micro Devices等热门半导体股进行获利了结。他们还指出,许多AI龙头公司的股价已经被高估,即使与华尔街对未来五年自由现金流增长的乐观预期相比也是如此。
尽管如此,投资者对AI主题股票的信心似乎并未减弱。许多与AI主题相关的股票已经从今年早些时候的短暂回调中恢复过来。例如,英伟达和博通等AI股在6月底经历了短暂的调整,但最近已经收复了大部分失地。Invesco AI and Next Generation Software ETF的走势也显示,AI相关软件公司的股价已经扭转了年初的下跌趋势,并在近期创下了2021年底以来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