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牌几何
品牌几何是具有全球视野的营销知库,深受各大公司CMO和营销总监的喜爱。编辑团队每天为15万订户精选营销文章、案例、故事、知识。秉承“好奇、转化、赋能”的宗旨,与学术机构、商学院和顶尖业界公司鼎力合作,我们为了营销智慧一路践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嗨推  ·  啥都不说了,干同城就完了! ·  3 天前  
黑马营销  ·  短剧全球化浪潮来袭,谁才最大赢家?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牌几何

从丧文化→尬文化→优越感,年轻人的high点在哪里?!

品牌几何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10-25 17:16

正文



VR、AR、AI……无数新 鲜的营销玩法,正让我们眼花缭乱,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年的营销有一个有趣变化,好多产品不是从需求出发,而是从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先来感知风吹起的方向,一起回忆下, 这段时间,我们都被哪些案例刷屏了?!



网易x饿了么

#丧茶#

做完就卖,卖完就跑!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期间,网易来魔都的开了家丧茶快闪店,门头丧logo丧围裙丧文案丧,顿时吸引了大众视线,引爆社交网络!

“设计师,logo不要大不要显眼,但是一定要丧哦!”


虽然刚开始的丧茶是奔着对标“喜茶”的噱头炒作,而丧茶正处于正当流行的丧文化的风口,通过借势丧茶来达到吸引年轻群体的目的,网易这波围绕社会现象和年轻人的兴趣点做的营销策划,很有嚼头,也成了今年的一个现象级流量案例。

【人生就是个乌龙玛奇朵】

【你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有病啊乌龙茶】

(千万别向左滑动,因为你可能会哭)


顺带一提,丧茶也将年轻人对丧文化的追捧,推向了一个不得了的小高潮。



泰笛鲜花

#分手花店#

“关爱”VS“毒舌”

520全民表白日,很多品牌提前半个月就开始针对情侣们做营销,但当天最先火起来的竟然是一家专门面向失恋人士开放的「分手花店」。

与此同时他们还为失恋的情侣熬制了一锅毒鸡汤。


分手花店虽然看起来很丧,像是为了营销在揭人的伤疤,实则准确抓住了受众的痛点,以逆向思维给失恋的人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辐射范围更宽更广。一年几度情人节,消费者对商家的“恩爱营销”早已审美疲劳,分手花店的出现自然吸睛。



淘宝

#造物节#

信息量太大


今年淘宝造物节比以往都声势浩大,不仅门票难求,甚至在闲置交易平台闲鱼上,一张票居然炒到了2000元的天价!比原价足足高出20倍!而造物节上出现的黑科技也是实打实的刷了一阵子屏。


比如:

无人便利店:淘咖啡 TAOCAF

比 Amazon Go更快一步,一度成为7月获得关注流量最高的话题


竖屏电影院:一千零一夜

明显向“内容化”转向的淘宝,强势打造的内容IP“一千零一夜”,这样竖屏电影院的概念,自然引来了不少人的强势围观!



众引传播

#躺赢节#

释放年轻人的YY和欲望


上周末为期三天的“上海时尚周末”以“一起浸fashion!”为口号,吸引了不少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的加入,品牌几何编辑部也来到了现场。在一众鬼才设计师、先锋时尚品牌的簇拥下,有一个全黄色的体验区,布满了大字报式的趣味文案,吸引了不少人的注目,而背后的主办方居然还是一家Agency,还在现场放了一张“床”?!

【我拍照从来不P的】

【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

(快向左滑动,你的心情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好!)


不断有体验者在这张“床”上卖萌、嘻哈、凹造型?!



出于好奇,我们走进了这个“装置”,原来这是是众引转播 X 锦鲤大王合作打造的以 “躺赢”为主题的, 时尚互动拍照体验区——通过展位门口的扫脸检测,给体验者定制一个独特的主题,进行拍照互动。品牌几何编辑部也现场体验了一下。


品牌几何编辑部乔大猫主编现场体验甄嬛画风ing


一场Campaign成功的关键在于,切入一个需求未被满足的市场。而从这些刷屏案例中,也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 “创意、新奇、反差” 无疑成了思考的关键因素。


而在亲身体验后,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洞察是:这些公司,都利用年轻人的情绪痛点来做文章。无论是天马行空的创意,还是引爆话题的概念,背后都是有章可循的,关键逻辑在于: 对社会情绪的巧妙应用,精准定位年轻受众、差异化的内容营销。


接下来,我们就从上周末的“时尚周末”活动,现场体验的 “躺赢”Campaign 为切入点,与大家分享我们观察到的,刷屏活动如何在年轻人当中引爆的?!

1
想要带起社交节奏,还是要从读懂年轻人的文化开始

为什么是“躺赢”?这里的洞察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而这家Agency的脑洞也令我们咋舌。


“你以为平民皇帝很励志?没有约瑟芬,拿破仑一辈子都进不了法国贵族社交群。”

“ 唐僧取西经你以为很艰辛?他坐白龙马,徒弟挑担走路、负责化缘,把他养的白白胖胖的,最后获得了真经。”

“我们挖掘出另一个年轻人背后的文化符号,#躺赢#,谁说人生一定要奋勇争先,对于年轻人来说能躺赢的才是人生赢家!”

……


这个逻辑意料之外,但似乎又情理之中。这一代年轻人很懂套路,也没什么耐心,但其实他们格外有好奇心,一个惊奇的切入点就像是像沙海中的玻璃碎片,能让他们探出头来,如果能够再优雅而不失礼貌的戳一下他们的痛点,便能在牢牢捕获他们的心智,热度也随之而来了。


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