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我们眼前所见的桌子、椅子、手机、电脑都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这些我们称为正物质。当然这么定义只是为了和反物质区别。而所谓反物质,即除了质量外,其它所有性质都和正物质相反的物质。例如电子质量是 9.1*10-31kg ,电荷为 -e;它的反物质正电子的质量也是 9.1*10-31kg ,但电荷却是 +e。质子、中子或者夸克等也都一样,我们还可以用反质子、反中子等合成反原子。
反物质和正物质(例如电子和正电子)一旦相遇就会湮灭,变成高能光子或者其它正反物质对。那这就有一个问题,茫茫宇宙中,几乎全是正物质,反物质岂不分分钟被湮灭了?是的。按照现有的说法,宇宙早期CP破坏,导致正物质比反物质稍微多那么一点儿,结果就是,反物质湮灭没了,正物质还剩了一点儿,构成了我们现在的手、脚和大地。
那么太空中是否还有反物质呢?有的。虽然宇宙早期的反物质湮灭干净了,但太空中的那些高能粒子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反物质的,例如正电子、反质子等。太空中的物质太稀薄了,于是反物质在与正物质碰头湮灭之前还能跑很远距离的,或者说能“活”好长时间。有多少反物质呢?不多,反质子只是质子的的1/10000(GeV量级)。
介绍了这么多背景知识,现在来回答问题:能不能观测,怎么观测?当然能,要不我们怎么知道它有呢。最早发现反物质(正电子)是通过威尔逊云室观测到的,如下图(那条弯曲的细黑线)
方法其实很简单,加个磁场,一个粒子过去后会云室中的气体会被电离,描出一条轨迹。测一下轨迹半径,用笔算算,发现这个粒子质量、电荷和电子完全一样,只是它往左偏了,而电子是应该往右的。于是我们发现了正电子。
现在太空中有很多探测器,例如丁肇中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我们的猴哥“悟空号”,以及费米实验室等,其原理都差不多,只不过不再用云室,改成硅板了。(下图为阿尔法磁谱仪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