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青年电影手册
关注!
去年2月14日,上海电影集团的史蜀君导演因病去世。一年过去了,我们还是非常的怀念她。
在手册主编程青松看来,她是一位被低估的女导演。
中国大陆第一位拍14岁女中学生早恋的导演
(点击阅读)
作为女性第四代导演,史蜀君与男性导演之间区别甚大,她
专注讲述“纯粹的爱情”,这在80年代是有革命性的,也是有难度的,她是80年代中国电影女性意识质量的重要标志和显示器。
关于女性意识,史导演喜欢让她的人物发出直接的声音,明确揭发男权压抑女权。
在1983年的《女大学生宿舍》里让主角们具有青春的美,她让那些大学生穿上了牛仔裤,在当时可是一场巨大的冒险。
《女大学生宿舍》
1988年的《夏日的期待》中正面加入了一些同性恋元素和男女性别模糊的细节,这在当时相当前卫。主动加入的性别元素里面,导演的思想旨趣有着明白的显现。今天“酷儿叙事”在电影中已经成为时髦,大家都在电影中加入同性情感,在80年代,这种初步的显现未免粗陋,但却具有更大的激进性。
《夏日的期待》
史蜀君1990年的《燃烧的婚纱》可能是中国女导演中第一个将西方女性意识在电影当中进行宣言式的呈现的。
《燃烧的婚纱》
——摘自王小鲁
庭院深深深几许,史蜀君
(点击阅读)
很庆幸的是,我们留下了对史蜀君导演的访问,并收录到《青年电影手册第六辑——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作》。现在这本书的繁体字版在台湾出版了。
今天我们刊发的就是《导演的起点》收录的对史蜀君导演处女作《女大学生宿舍》的采访,以表示我们对她深刻的怀念。
希望史
蜀君
导演在天堂安好。
青年电影手册专访史蜀君导演处女作
《女大学生宿舍》
· 1983
编剧:喻杉
导演:
史蜀君
主演:罗燕 / 徐娅 / 陈鸿梅 / 李霞 / 江一萍
故事:
东南大学中文系的205号女生宿舍住进了五名新生,她们分别是匡亚兰、辛甘、宋歌、夏雨和骆雪梅。骆雪梅来自农村、单纯善良;辛甘则生活在城里,家境优越;匡亚兰自幼失去了双亲,性格刚强的她靠打散工来到了大学;宋歌刚进大学就成了班干部,热心积极的她却也有阴暗的一面;夏雪蕙质兰心,却有点胆小。这五个性格各异的女生聚在一起,谱写了一曲丰富多彩的青春之歌。
手册:为何选这个故事作为你的导演处女作?
史蜀君: 这部片子是厂领导派给我的,那时我还不具备挑选剧目的资格。厂里给你拍戏,给你资金,也不用为发行收回资金发愁,你只要全身心投入,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就 行了,从这点来说,那个年代的小导演是幸福的。
《
女大学生宿舍
》
手册:作品中你想表达什么?
史蜀君:想表现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
手册:资金来自哪里?
史蜀君:资金全部由厂里提供。
手册:自己编剧的还是找专人编剧?
史蜀君:编剧是小说原作者和上海电影制片厂一位老编剧。导演的执导剧本重写部分占70%左右。
《女大学生宿舍》
手册: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史蜀君: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清除精神污染”时对样片的审查和挑剔。为了应对那些意见,我几个夜晚没有合眼。
手册:作品的命运如何?
史蜀君:当年的夏衍、陈荒煤、丁峤等上级领导给予了很大肯定和鼓励,受大学生欢迎。获当年政府奖,和次年第24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导演处女作奖等,发行情况据说很好,因为制作成本仅39万元。
史蜀君导演在拍摄现场
手册:对你帮助最大的人是谁?
史蜀君:最大的帮助来自厂长徐桑楚。他抵制了由于我出身资产阶级及众多海外关系而不适宜重用的指责。
手册:别的导演处女作里你最喜欢哪一部?
史蜀君:张暖忻的《沙鸥》和张艺谋的《红高粱》。
《沙鸥》海报
手册:对第一次拍片的青年导演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史蜀君:如有条件,选一个你最有创作激情最想拍的题材。
导演简历
1939年生于重庆,196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65年进湖北省歌剧团任导演,1975年进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场记、副导演、导演。
1983年,执导处女作《女大学生宿舍》,获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文汇报》新时期十年最佳处女作导演奖,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导演处女作奖。
1986年,执导《失踪的女中学生》。
1988年,执导《夏日的期待》。
1989年,执导《庭院深深》(上/下)。
1990年,执导《燃烧的婚纱》。
1992年,执导《女大学生之死》。
1995年,执导《小娇妻》。
手 册 自 我 修 养
100位华语导演谈处女作
陈可辛《双城故事》
➔
许鞍华《疯劫》
王超《安阳婴儿》
➔
张猛《耳朵大有福》
陈果《大闹广昌隆》
➔
霍建起《赢家
》
王全安《月蚀》
➔
杨德昌《海滩的一天》
马俪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夏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吴天明《没有航标的河流》
顾长卫《孔雀》
. . . 持 续 更 新 中 . . .
程青松是头条号签约作者
欢迎
光临
《青年电影手册》的微店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
购买正版《青年电影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