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告17年年度报告:
公司17年实现收入20.08亿元,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1.4%,合EPS0.61元/股,完全符合我们预期。扣非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减少0.4%。17Q4单季实现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3.7%,17Q4归母净利润6983.96万元,同比增长21.1%。17年经营现金流净额2.77亿元,同比减少1.2%。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0元(含税)。
2017年公司在原材料和环保督查双重压力下,加大市场开发力度,通过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增强技术研发和信息化建设,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运行良好,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收入端:国内塑料软包装行业龙头企业,下游客户集中度提升带动订单增长。
公司2017年全年业绩保持稳中小幅增长,其中17Q4单季利润增速显著改善(vs17Q3同比减少-9.9%),主要由于四季度公司毛利率环比提升。17年主要看点:
1)主营业务稳健:
公司主营涵盖彩印复合包装材料、真空镀铝包装材料和塑料软包装薄膜。其中彩印复合材料2017年实现收入16.84亿元(贡献占比83.9%),毛利3.95亿元(贡献占比86.7%),真空镀铝包材和塑料软包装主要用于自我配套。公司不断通过新工艺、新材料研发提升产品自身竞争力,目前公司产品覆盖食品、医药、日化、建材、电子等多个领域。
2)加强客户拓展:
公司原有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快消品领域,主要客户包含雀巢、旺旺、美赞臣、恰恰、蒙牛、伊利、宝洁等,并获得伊利和雀巢优秀供应商奖项;在原有领域积极挖掘新客户,新增客户高露洁贡献收入从500万元快速扩张至2000万元;同时公司积极探寻其他下游领域包装需求,包括药品(三九、神威药业等)、母婴等领域,当前公司在国内软包装市场占有率约5%。
3)全球化布局:
2017年公司实现海外收入1.54亿元(贡献占比7.7%),持续拓展海外客户,公司入围玛氏全球招标名录,增量来自抢占原有海外供应商市场;未来有望在海外设立分部快速服务欧美大客户,切入高端包装领域。
受益于行业洗牌、龙头集中度提升,下游品牌客户份额扩大,公司有望保持成长趋势。
1
)环保趋严+行业洗牌,龙头集中度提升:
公司是我国塑料软包装龙头企业,随着消费升级,高端优质产品继续渠道下沉,环保趋严导致行业洗牌,龙头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永新未来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打开业绩成长空间。
2)下游客户市占率扩增:
公司下游主要是食品、日化等领域,其中烘焙食品行业,我国CR10仅15%左右,英国烘焙食品CR10已经达到30%;乳制品行业,伊利和蒙牛市液态奶合计市场份额由2008年49%不断提升至58%,持续提升趋势明显。公司服务于下游龙头消费品牌,伴随客户市占率提升,公司订单有望持续增长。
盈利端:2017年成本端受原材料影响承压,未来伴随原材料价格趋稳,盈利有望改善。
公司2017年综合毛利率为22.7%,盈利主要受17年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挤压(公司塑料软包主要原材料为PE、CPP等石油衍生品,Brent原油商品指数17年上涨幅度达17.4%;用于配套包装的箱板瓦楞纸箱价格也大幅上升,17年箱板纸价格最高涨幅达38%),短期影响公司盈利水平。从2017Q4单季盈利情况来看,毛利率为25.2%,受益于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同比提升0.8pct,说明公司盈利情况已呈现明显改善趋势。未来随着原材料价格的趋稳、费用率不断下降(17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3pct),盈利有望不断改善。
积极实施“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新产能加码主业,支撑公司未来发展。
公司现有产能分布在黄山本部、河北石家庄和广东广州基地,非公募投项目逐步落地(7200吨多功能包装项目、5000吨氧化物镀膜项目等)。18年公司拟对彩印复合包装材料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预计总投资1.40亿元,建设期约21个月,建成后可年新增彩印复合包装材料1.8万吨,PE膜1089吨。预计可实现收入4.74亿元,利润6157万元。产能储备为未来订单数量增长及结构优化需求夯实基础,保障公司业务稳定开展。
经营稳健业绩持续改善,塑料软包龙头长期经营优势突出,未来有望受益于行业整合。
前期因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受成本上涨冲击,盈利能力有所承压。但凭借在行业内的长期经营竞争优势,技术、管理能力及客户资源的积累,未来有望长期受益于行业整合趋势。包装行业作为典型的中游行业,PPI上行于CPI时,行业估值收到压制;反之亦然,因此未来行业有望出现拐点。我们维持2017-2019年的EPS分别为0.61元、0.84元和1.05元,目前股价(11.46元)对应2017-2019年的PE分别为19、14和11倍,随着原材料价格趋稳并对成本压力减弱,包装龙头公司盈利弹性凸显,维持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