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爱学习的
Taka
。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二十天时间,很多小伙伴处在深深的焦虑中不知所措。
要学的知识点太多,似乎怎么学都学不完,不懂的概念似乎也永远懂不了了。
还记得我们之前说的吗,
站在原地不动已经是放弃的开始了
。
很多朋友肯定听过这样的一个笑话,大一那年弯腰捡了一支笔,从此我再没学会过高数。
没错,我曾经也是那个捡笔的人,不过我的高数是自学的。
话不多说,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用来
梳理知识点,建立整体性学习
的小方法吧。
这个方法来自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理查德 D ·费曼
,也是众多高效学习者的心头好。
几乎可以用在各个领域以及学习的各个流程中,从没让我失望过。
这种「别人家」的方法,你要不要听一听呀?
图片来源:Pinterest
「
选择你要学习的概念
」
最重要的是去选择那些你没有真正掌握的知识点
,这听起来像是一句废话,但是很多人就败在了这句废话上。
我们都知道,人总是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去重复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的知识点,对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却采取
退避
的态度。
而且,随着不懂的知识点增加,你想起这个事情就像抓到一团乱麻,抽不出任何头绪来。
这也是造成
擅长的越来越擅长、不擅长的越来越讨厌
的原因。
道理非常简单,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你为什么要去抓这团乱麻。
比如我学习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考高分,我就会想一想怎么让自己考高分,是努力把擅长的科目分数达到最高,还是把不擅长的科目分数提一提?
那为了分数和最大,我不得不去抓这团乱麻。
图片来源:Pinterest
你要给自己一个原因,
证明自己不得不去做这件事
,最普遍的原因就是学习是整体性的,它挡住我的路了。
那么我们从哪里开始学起呢?一般来说,自学的话暂时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只要从最开始最基础的概念一个个学下来就好了。
但是如果你也是因为捡笔错过了什么,那就从捡笔错过的地方开始吧。
「
假设你是老师
」
假设你是老师,正在试图教会
一名新生
这个知识点
这是检验一个知识点你是否真正掌握的方法。
很多时候对于一个知识点,我们不讲给别人真的不知道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漏洞百出。
因为对方是新生,所以
你不得不每个点都说的非常仔细
,比如之前我和小伙伴研究色彩,他和我说我适合纯度高的衣服。
作为一个外行,我只想问:纯度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Pinterest
所以这也是你
回忆基础知识
的方法之一,在讲的过程中,不仅复习了,而且会发现自己哪个地方不明白。
当然你也可以找一个真人来听你讲,比如很多学生会上课外的辅导班,如果是一对一的,你也有机会和老师讲一讲这个概念。
「
在疑惑时停下
」
当你感到疑惑时,一定要停下弄懂再继续。
我们把错过知识点比喻成捡笔,但是真的是因为错过这一个小知识点吗?
估计大多数是
前面的知识就没学好
,很多人一遍知识学下来,觉得自己懂了,其实并没有,稍稍提一个相关的问题就会被问住了。
还是拿讨论色彩举例,我的小伙伴告诉我适合明度高的颜色了,我觉得我知道了,就那些颜色嘛。
然后让我去买明度高的布,店员问我什么是明度高?我怎么办呢?
很多人真的是这样的状态,所以通过上一步得到的疑惑一定要去弄明白。
没准在解惑的过程中你会得到新的疑惑,学到新的知识点,而
这个知识点又是下一个知识点的基础。
图片来源:Pinterest
「
简单化和比喻
」
这是一个帮我们
简化和记忆知识点
的过程。
我们在学习中常见的问题是学过的知识点如果十分复杂,你又没有复习的习惯的话,很快就会忘记了。
而我们学习的过程都是
通过已知的去学习未知
的。已知的东西你会非常的熟悉,几乎没有失忆的可能。
比如我们小的时候会看到很多动物百科,当时我们对米、英尺这些量词
一点概念都没有。
这时候和你说非洲象高3.5以上,那是多高呢?但是如果说非洲象有家里的五个桌子摞起来那么高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如果你再也没见过非洲象,但是他们问你非洲象多高,你还是会记得五个桌子那么高的概念的,
桌子你每天都用,怎么会忘了
?
再比如说道正负电荷的问题,教科书式的表述和把他们比喻成邻居哪一个更生动呢?
图片来源:Pinterest
而且这样一来就非常好记忆了,
未知的知识点总是给我们枯燥的、难以理解的印象
,用比喻不仅能和其他知识点相关联,而且还会有趣一些。
每一个领域都是由一个个的知识点构成的,费曼的方法在于
由简到难
。
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去理解新知识,再用掌握的新知识去理解下一个难一些的知识。
循序渐进的建立联系,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而且过程充满成就感和乐趣
。
最后想和大家说的是,真正好的方法一定是
最简单的也是能解决最多问题的方法
,如果你有学习的目标了,就开始行动吧。
如果觉得今天的文章对你有些帮助,就请在文末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