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学术通讯
学术出版,评论闲聊,读书内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保险一哥  ·  海尔集团131亿接收汽车之家41.9%股权; ... ·  3 天前  
保险一哥  ·  2025年第6期保险自媒体红人千人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学术通讯

新版丨田晓菲《“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

三联学术通讯  · 公众号  ·  · 2019-11-28 09:32

正文

“萨福”

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

田晓菲 编译

“三联精选”丛书

页  数:322,定价:42元

ISBN:978-7-108-06582-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10月

作者简介

田晓菲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中国文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文学和文化、书籍史以及比较文学。主要著作包括《留白:秋水堂文化随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中国的行旅写作》(Visionary Journeys: Travel Writings from Early Medieval and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三联书店,2015)、《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Beacon Fire and Shooting Star: The Literary Culture of the Liang[502-557], Harvard, 2007)、《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Tao Yuanming and Manuscript Culture: The Record of a Dusty Table, 2005)、《“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三联书店,2004)、《秋水堂论金瓶梅》(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等。


内容简介

在欧美文学传统里,如果荷马是父亲,那么萨福则是母亲,她残缺的遗诗,是文学史的一次偶然事故,部分构成了它经久不息的魅力,留给后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通过对萨福遗诗的编选、翻译和注释,让我们进入经典,感受其文学魅力;同时她简要梳理萨福歌诗的流传以及历代如何重构萨福、神话萨福,呈现了“萨福”作为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过程。让我们在无限地接近古典的根源时,更好地理解欧美文学和文化传统。


目录


引言

一、关于萨福

二、芦纸残片:重构萨福

三、碎瓷

四、“我以你们,美丽的人啊,永不会变心”:神话萨福

五、关于本书

第一辑

萨福歌诗101首

第二辑

萨福歌诗12首


第三辑

达弗尼斯和克洛伊(节选) (古希腊)郎古斯

萨福致法翁 (古罗马)奥维德

萨福 (意)薄伽丘

夫人城(节选) (法)克利斯蒂纳・德・比桑

萨福致菲利尼思 (英)约翰・邓恩

勒斯波思 (法)波德莱尔

一个现代的萨福 (英)马修・阿诺德

摘苹果 (英)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天堂”——就是我够不着的东西 (美)爱米莉・狄金森

阿狄司,我爱 (英)麦克・菲尔德

钟点沉沉前行—— (英)西尔维亚・汤森・华纳与瓦伦汀・奥克兰

爱拉那致萨福 (德)瑞纳·马利亚·里尔克

萨福致爱拉那 (德)瑞纳·马利亚·里尔克

μέÞÞω (美)埃兹拉·庞德

芦纸 (美)埃兹拉·庞德

厄洛斯 (美)希尔达·杜利特尔

阵雨 (美)艾米·洛瓦尔

书简 (美)艾米·洛瓦尔

勒斯波思 (美)西尔维亚·普拉斯

咏地下铁——献给赫耳墨斯的祈祷 (英)罗伯特·钱德勒


萨福之歌 (代后记) 田晓菲

参考书目



芦纸残片:重构萨福

(选自《“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引言)

丨田晓菲


“关于萨福”是一页空白。因为那就是我们对她所确知的全部。


萨福,勒斯波思岛(Lesbos)的古希腊女诗人,生活在大约公元前7 到前6 世纪之间。从萨福自己的遗诗里,我们得知她有一个女儿,名叫克莱伊丝。也是从她的遗诗里,我们得知她有兄弟在海上做生活。有许多女子,或为萨福所爱慕和歌颂,或为她所厌弃与嘲笑,她们的名字在萨福诗中是最常见的。


荷马史诗之后的古希腊诗歌,是在竖琴(lyre)伴奏下演唱的——这也就是lyric(抒情诗)一词的起源——并通常分成合唱与独曲两种。合唱与独曲皆为演唱形式,虽然偶有重合,但是总的来说,独曲较为短小,音节较为简单,而且,最重要的,是具有更为个人化、更为亲密的风格。阿耳喀罗科斯(Archilochus,公元前7 世纪)被视为第一个毫无禁忌地描写自己的生活、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人。


古希腊女诗人萨福,拉斐尔绘


萨福所作,多是独曲。常用一种后来被称为“萨福体”的格律,每一段分为四行,其音节如下:


长短 长长 长(暂停)短短 长短 长(长或短)

(前三行)

长短短 长(长或短) (第四行)

根据斯多拔俄斯(Stobaeus,公元5 世纪初期的文选家)转引伊连(Aelian,公元170—235 年,杂文作家)的记载,和萨福时代相近的雅典立法家梭伦(Solon,约公元前635—前560 年),曾听见他的侄儿在饮酒时歌唱萨福的诗。梭伦极为爱好,立刻请侄儿教他。一个朋友问他何以这么迫切,他答说:“我学会了它,就可以死而无憾了。”


但是,我们不要以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萨福遗诗,一定是萨福自己写下来的。萨福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的转换时代。萨福的歌诗从一开始就是唱出来的,是依靠口头记诵而流传下来的。我们甚至不能确定萨福是否能够阅读:公元前5世纪的一只陶罐上,绘着萨福阅读芦纸文本,但那只代表了后人的想象。萨福本人的声音,已经永远消失了。我们听到的,不过是层层叠叠的转述,是多重意义上的“翻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