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盘古智库
盘古智库的官方账号,天地人和、经世致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数据文摘  ·  《封神2》崩的越惨,DeepSeek的刀就越锋利。 ·  2 天前  
软件定义世界(SDX)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5年前的演讲:一 ... ·  3 天前  
数据派THU  ·  独家|人工智能值得信任吗(附链接) ·  5 天前  
数据派THU  ·  LossVal:一种集成于损失函数的高效数据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盘古智库

【聚焦】万喆:中美不需要蜜月期,需要的是新常态

盘古智库  · 公众号  ·  · 2017-07-12 19:27

正文

4月份,中美两国元首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会面。

导读

从美国到德国,从佛罗里达海湖庄园到汉堡G20峰会,距第一次海湖庄园“习特会”将近百日,中美元首第二次会晤即将对“百日计划”对表。7月5日,美国特朗普一条推特吸引了很多关注,“中国与朝鲜的贸易在今年第一季度增加了将近40%。中国就是这样跟我们合作。但我们不得不试试看!”这让即将在汉堡举行的第二次中美元首会晤蒙上了一层阴影,有人问,中美元首的“蜜月期”到底是不是已经结束了?



“百日计划”:中美 经贸关系的蜜月期?


中美经贸关系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经贸搞好了,自然促进了中美政治和外交的关系的发展。曾有人做过一个统计,说特朗普从2015年11月宣布竞选到17年1月20号宣誓就职,在这一年零两个月里,他骂了中国234次,指责“中国是汇率操纵国”,甚至还挑战“一个中国”底线。中美经贸界、战略界人士都认为,特朗普的上台将会使中美经贸关系进入“最坏的时期”,中美经贸纠纷将会大幅上升,中美之间甚至会爆发“贸易战”。


中美元首4月在海湖庄园实现了首次会晤后,宣布推出“百日计划”(100-day plan),逐渐消除了中美经贸界人士的担忧,双方商定将围绕贸易领域的合作展开为期100天的谈判,此项计划旨在增加美国对华出口,以缩小两国之间高达3,47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就“百日计划”的成果,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不久前称,“中美两国元首海湖庄园成功会晤以来,中美经济合作顺畅。双方按照元首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积极推进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已达成10项早期收获成果,目前正在进行‘百日计划’后续成果磋商,有望取得更多务实成果” 。 正像在一个“牌局”上,中美双方你来我往,出“牌”配合默契。你要的放开牛肉进口,我答应了,6月23日,首批由我国官方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口美国牛肉在北京天竺海关查验中心通关。这是美国牛肉在14年后重回国人餐桌。我要的熟制禽肉出口你也在积极推进,美方于6月15日通知中国农业部和质检总局,美方已兑现承诺,于当日在美国农业部网站发布中国自产熟制禽肉输美的拟议规则,将按照程序开展60天的公众评议期,听取公众意见。


牛肉和熟制禽肉进口只是中美“百日计划”的开始,随后的包括天然气、信用评级和金融行业的互利互惠政策措施正在紧锣密鼓策划推进中。


海湖庄园会晤后,特朗普中美元首就国际热点问题的沟通渠道越来越顺畅,热线电话不断。特朗普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习主席的赞美之词,“一见如故的老朋友”,连《纽约时报》披露他在与杜特尔特的通话中提到,“拜托给中国打电话,我们都在指望中国呢。我和习主席两天就成了铁哥们,请转告他,他很伟大” 。一切都在显示,中美关系,特别是经贸似乎进入了蜜月期,“百日计划”给奄奄一息的全球化注入了新的动力。


朝鲜的导弹计划给中美关系带来不确定性。


中美“逆流”涌起:蜜月期要结束了吗?


特朗普就是特朗普,他就是那样不按常规出牌。特朗普首次出访欧洲,就要求北约成员国交“份子钱”,批评德国向美国出口太多汽车,以及在G7峰会上未能通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不惜与欧洲盟友撕破脸,“大西洋两岸的距离越来越远”。德国总理默克尔著名的“慕尼黑啤酒屋讲话”道出了欧洲人的心声,“我们能完全指望别人的时代已部分成为过去,我们欧洲人必须把命运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当特朗普冒天下之大不韪宣布退出《巴黎气变协定》后,以“气变协议”为全球治理主要抓手的法国新锐总统马克龙发表演讲,批评特朗普“对美国人民、对我们的地球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当大家都觉得唯独中美经贸关系仍运行在正常的轨道上,特朗普对中国领导人的赞誉之声言犹在耳时,变脸仿佛就在同时,美国开始连续对中国“出大招”,似乎让蜜月期的中美关系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在南海问题上,从5月底以来,美军在南海动作不断,不断挑战中国军队的耐心。5月24日,美国“杜威”号驱逐舰进入了中国南沙群岛美济礁12海里范围内,进行所谓“航行自由行动”。 6月8日,两架从关岛美国空军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飞越南海,与美国海军 “斯特雷特”号导弹驱逐舰(DDG 104)展开联合演练。7月2日,美国海军“斯坦塞姆”号导弹驱逐舰未向中国政府申请,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另外,7月,美国、日本将联合与中国关系紧张的印度在印度洋举行联合军演,剑指中国意味明显。


在台湾问题上,6月29日美国国务院已经批准,将向台湾出售总值14.2亿美元的武器和技术。这或成为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首次对台军售。特朗普政府已就此事通知国会,对台军售符合美国对台政策。此举为处于颓势的蔡英文当局注入一剂强心剂,进一步刺激了台海紧张气氛。


在对华金融制裁上,6月29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中国丹东银行进行制裁,中断该银行在美国的业务,同时被制裁的还有两个中国公民和另一家中国公司。这是美国首次对中国的银行实施制裁,开始对华动用长臂司法管辖权。


从中美关系的历史长河看,半岛问题、台湾问题等政治分歧由来已久,即使中美关系处于严重对抗状态时期,经贸关系仍然是构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中美关系现阶段的“逆流”看似特朗普政府为了朝核等问题,不惜将中美元首商定的经贸“百日计划”拖入僵局,将“逆全球化”对抗主张“全球化治理”的G20平台。中美经贸关系的蜜月期难道就结束了吗?特朗普出的什么“牌”呢?


美国海空军频繁闯入南海和东海防空识别区。


“内顾”不暇,“外引”减压


内政是外交的基础,外交是内政的延伸,明显的“内顾倾向”让国内事务成为特朗普优先选项。“华盛顿繁荣了,但人民群众却没有分享到财富”、“只有保护,才能带来繁荣富强” 、“今天起,我们将把美国置于首位,只有美国第一”、 “我们将夺回我们的工作、边界、财富和梦想”,特朗普在就职演讲上激情四射的演讲让许多美国人心情澎湃,特朗普也在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国内“特氏施政”。


但是,事与愿违,特朗普的“百日施政”困难重重;


特朗普承诺就任前100天推出10项立法,在共和党控制国会上的情况下,推出的10项立法也步履维艰。在安全问题上,特朗普的“禁穆令”两次被联邦法院阻止;在医改法案上,特朗普关于立即停止“奥巴马医改法案”陷入僵局;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特朗普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尚未得到任何进展;在税改上,减税和税改法案举步维艰。


同时,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之争也陷入了白热化,反特倒特运动风起云涌, 美国“纸牌屋”剧情不断更新。首先,被称为特朗普背后“隐形总统”白宫首席战略顾问史蒂夫·班农被迫退出国家安全委员会团队;“通俄门”不断发酵,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被迫辞职,特朗普团队两个核心人物也上了“通俄门”的“黑名单”,即现任司法部长塞申斯和总统高级顾问、特朗普女婿库什纳。FBI前局长科米在美国国会就“通俄门”的证词极有可能撼动美国“纸牌屋”。


内政乏力,树敌众多,选举时的承诺难以兑现,让“内顾型”的特朗普在国际舞台上开始施展拳脚。中东之行,美国让沙特、卡塔尔兄弟反目,大发军火财;欧洲之行,美国向盟友“追债”。国内政敌指责特朗普对华“软弱”,“朝核问题毫无进展”,甚至指责特女婿库什纳家族在华的生意“与中国有利益输送嫌疑”。特朗普是一名老练的“牌手”,在第二次“习特会”前,打牌过程中不断主动“做牌”,想让美国在牌局中处于“先手”。其为转移国内压力,开始在对华关系上展现强硬立场,不失是权宜之策。


管控分歧,适应中美关系新常态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建交30多年来,两国各方面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但交往密切并不等同于互相理解,恰恰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两国建交30多年来最为深刻的转型期,中美两国国内政治、国际秩序的“规则战”等导致两国之间战略误判的可能性上升。中美关系不确定因素增加,中美关系进入了合作和竞争“双向增长”的新常态。当今的世界,仍处在深刻的调整中,特朗普的出“牌”和做“牌”,是意识深处“逆全球化”的思想还在作祟,还将中美作为“对手”。


不论是“中国威胁论”还是“美国衰败论”在两国战略界都有一定市场。实际上,不管是“内顾”还是“外向”,中美双方都为着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和福祉服务,或有微观矛盾,但宏观意旨其实一致。增进互信,管控分歧,扩大利益契合点,求同存异,求同化异,才是正途,亦能共同走向坦途。


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发展历程,也有着不同的价值文化理念。许多矛盾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内外因素和不可抗力。与此同时,双方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不管在政治上或经济上,都需要用更全面和宏大的视角观看,筹划之时需要小心利弊往往相倚。


在全球化的当下,中美两国不是牌局上的“对手”,而是“对家”,即使暂时误解了对家的意图,即使暂时的想法有分歧,但相同的目标是合作赢得胜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