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上有老下有小,还在瞎折腾?
每天“安逸享乐”
那还不活活美死?!
小时候读古文,有一句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那个时候,就觉得古人真他妈虚伪,为了把文章写得好看,为了表现得高大上、伟光正,什么词儿都敢整,什么观点都敢抛。
为什么呢?你想啊,谁不喜欢安逸啊?傻蛋才喜欢贫苦呢!你是想每天愁眉苦脸呢,还是喜笑颜开呢?
我们周围的家长老师长辈,都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然后找一个安稳舒服的坐办公室的 “铁饭碗“的工作,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可是,古人却说,要是安乐了,就完蛋了——我想,肯定古代人没过过好日子,穷惯了;古代总是不安定,每天都担惊受怕;这才导致他们的想象力有限,只能用“君子固穷”来安慰自己贫穷的生活。
又或者呢,这就是已经过上安乐生活的有钱有势的人,写出来欺骗普通老百姓的。他们自己每天吃香的、喝辣的,然后让穷人们不要想太多,好好为他们干活罢了。
这,就是我那个时候的思想境界。
别笑我,我们小时候虽说不至于饿肚子,但基本上都过着物质比较匮乏的生活——每次去旱厕的公共厕所的时候,我都会想,夏天臭气熏天,冬天冻得屁股发麻,都说我们的文化历史几千年了,连日常生活都这么艰难,狗屁!
所以,我想,死不死于安乐,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有尝过安乐的滋味;但是,生于忧患,算是实实在在的。
那么,我都生于忧患了,还是先去安乐吧;如果安乐了,就算是死了也值得吧——每天“安逸享乐”,那还不活活美死?!
身体安乐之后
原来心灵死了
我拼命从忧患中去追求让生活安乐的东西。
比起“天降大任”这种冠冕堂皇的名言,我更容易理解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来自民间的智慧。
你看,最终追求的,也是苦尽甘来嘛。
但是,当我们的努力,换到了安乐的时候,我却发现,我刚刚获得这些安乐的感觉,在逐渐地消退——刚开始的时候,是一点一滴地消退,接着,是一股股地消退,到了后来,则是退潮般地大消退。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这么说吧,职位、金钱、地位、生活……这些东西,刚拥有的时候,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是最开心的时候,是最兴奋的时候,是最激动的时候……到了后来,已经从开心变成了麻木,甚至厌倦。
我想,我到底有什么毛病,难道我就是一个穷苦之命吗?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我最喜欢的事情,其实和安乐并没有关系,恰恰是“达到安乐的过程”本身。但是,获得了一定的安乐之后,我却没有办法去做我喜欢的事情了。
就像我喜欢写作,当了记者,但是,因为工作得好,就被提拔当了主编;当了主编之后,我就成为了管理记者的人,不再写作了。
其他的诸多事情,也都是同样的道理。
也就是说,我真的因为去追求安乐、得到安乐,然后,就被安乐给一点点地杀死了!
我们好不容易从忧患到达了安乐。但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获得安乐的代价,是牺牲掉了生命的活力。
我的身体,获得了安乐;但是我的心灵,从此就死掉了。
生命的价值
在于变化,而不是安稳
当三川说,我想找“三十三个人一起读书”的时候,我在想,我们要找什么样的人?
我不知道什么标准,后来,我们就凭着直觉找到了一群和我们很相似的人。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说白了,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还有期许的人,对自己的人生,还有改变的愿望的人——就是一群已经身为人夫人母,工作了十几年还在“瞎折腾”的人。
虽然,我们现在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虽然,我们可能已经在某个领域驾轻就熟,虽然,我们可能在某个城市买房买车……但是,我们还想找到那种让我们感受到生命质感的紧张、激动、心跳、刺激。
哪怕,我们要面对的是忧患、担心、变化、乃至危机。
说实话,我也不喜欢忧患,但是,当安乐开始毁掉我的生命的时候,我就只能选择忧患了。
如果有人问你:有这么一个地方,没有劳作、没有压力、锦衣玉食、安逸享乐——说白了,每天不干活,就是吃喝玩乐,你愿意去吗?
老实说,年轻的时候,尤其是处于忧患的时候,我会琢磨:丫这不是一个圈套吧,天下还有这么样的好事儿?
可是,到了现在,我会非常坚决地说不。因为,我知道,这些看似美好的东西,如果是拿来换取你的生命的时候,是不够格的,是太轻太轻的东西了。
从逃离忧患
到享受忧患
年轻的时候,我采访企业家,他们经常说: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天想的不是如何壮大,而是如何避免死亡。
我当时就觉得,这些企业家真是太矫情了,干着那么大的事业,却说自己每天都很担心,也没人逼着你,你可以不干啊——得了便宜还卖乖!
后来,我才明白:
第一,做事情的确是先死而后生,每天的确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第二,这种每时每刻都处于忧患的感觉,其实挺刺激的;
第三,激励继续做事业的动力,往往不是赚取更多的钱,把事业做得更大,恰恰就是这种随时都可能失败的刺激感;
第四,这种刺激感,或许也会刺激生命本身,让生命尽可能地保持警觉,保持活力。
所以啊,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历程;历程中最珍贵的,就是变化;是所经历的事情,是思考进行的深度;能够带来最大的生命乐趣的,是体验这个过程,而不是去尽快到达一个不会变化的结果。
当变化没有了,生命的价值也就没有了。
所以,在忧患之中,我们会去寻求改变,这就是生命的张力;在安乐之中,我们要去体验其他更多的变化,哪怕是现在看来坏的变化,这会让生命勃发。
我渴望我的后半生,就像十几岁的我渴望成年一样;我期待我后面的生活,可以千变万化有着无限可能;我热爱我的生命,因为我希望它每一天都是新的;我想认真地对待每一天,这样,在任何一天死去都不会后悔。
因此,童书妈妈举办读书会,希望找到一个出口,为更多的人带来改变的各种可能。
2019年读书会增加青岛香港,
其他城市有少量补录机会
2019年伊始,童书妈妈读书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南京、武汉、长沙、大连、西安、郑州,石家庄,天津,福州,苏州,成都十七城落地,后台追问补录者众。
本次加开青岛,香港,其他部分小组有少量名额候补,欢迎呼朋引伴一起加入这个神奇的家庭能量场,为孩子示范终身学习成长。此次补录截止时间2019年3月31日,我们将在2019年4月10日前通知录取结果。
本年度仅余10次相聚机会,请点击阅读原文,填写申请。
关于读书会的更详细内容,请阅读以下相关文章:
读书会书目介绍:
读书会招募文:
读书会相关问题答疑:
读书会活动相关:
杭州读书会:花香和书香中的思想碰撞
上海读书会:那些促使我进步的习惯
深圳读书会: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参加海边读书会
读书会书友精彩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