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万科周刊
万科周刊是万科集团自媒体,纸刊于1992年创刊,是国内业界第一本企业内刊。企业视角,人文情怀,理性观察,万科周刊,不止是内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何夕  ·  #a股# ... ·  昨天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32亿并购过会!能源互联网并购跟踪:朗新集团 ... ·  3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一把手罕见强调:绝不手软,绝不姑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万科周刊

泊寓万村:这里的“城中村”不一样

万科周刊  · 公众号  ·  · 2020-12-04 20:00

正文

“长租公寓业务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赚快钱的短跑,最终一切还是要回到产品和服务本身。 ”面对采访,泊寓深圳万村首席合伙人冯桌飞笃定地说。

2020年,随着 万科长租公寓品牌“泊寓” 的城中村签约项目迎来集中交付,泊寓万村的改造项目也进入加速快跑的阶段。

与许多“深漂”一样,冯桌飞对于城中村的生活环境和租房条件深有体会,因为租金便宜,城中村是许多年轻人来深的第一落脚点。 如何用产品和服务 让年轻人在城中村的生活更有质感、为出租屋带来更多人文关怀, 这是泊寓万村团队长期思索的问题。

而在业务起跑期,项目出租率的难题,则是冯桌飞及其团队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拥有最多城中村项目的深圳,也由此成为“首战场”。

9月30日,泊寓深圳万村团队提前完成出租率90%的目标;10月31日,这一数字提升至95%。数字变化的背后,是万村团队坚持不懈的探索、试错与努力。

用冯桌飞的话说,“先把种子落地,再管生根发芽”,在这片呼唤先行者的原野,他们正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01

客,从哪里来?

在城中村做长租公寓怎么拓客?谁也没有现成答案,人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许多人眼里,城中村的招租是块“硬骨头”。从距离看,项目离成熟商圈较远,人流量优势不明显;从硬件看,传统村屋和民房条件简陋,水、电、市政设施等配套不足,分散布局的楼栋更是对许多客户进行了“劝退”考验;从消费习惯看,城中村租客情况与市区内的泊寓大有不同,其租房选择更倾向于线下考察,互联网思维在这似乎并非万能。
  • 拓客“工具人”:不嫌办法笨,就怕做得不够细

在过往长租公寓的拓客经验里,“线上引流”似乎是独一无二的必选之路,“线下地推”则是同行瞧不上的笨办法。对于笨办法,刘丽鋆却有另一种理解。
作为深圳万村大浪单元的负责人,刘丽鋆的目标之一,就是在今年疫情稳定后的三个季度里,让泊寓大浪水围公社的出租率达标90%。此前,项目上2300套房间用了一年半时间拓客,却只租出去500套,以这个速度,即使到2023年都不一定能完成目标。
“线上引流”效果不佳,刘丽鋆就转而开展线下行动。以三公里为直径,他在地图上圈出一个圆圈,并制定了详细的地推计划:把所有合规的、能贴广告和派传单的角落一一定点,根据在租人员的工作信息及周边企业信息,锁定潜在租客群体。即使是附近的商家、菜场、便利店等地方,也被他逐一纳入推广计划中,一个点都不肯错过。
▲泊寓万村团队开展线下地推活动
“我们在网上一家家地找企业信息,先打电话表明来意,接着便主动登门拜访,通过各种优惠和帮助吸引对方合作。”为了让更多企业协助内部推广,刘丽鋆和团队提供了许多特定优惠方案,“我们还在餐馆、菜市场、便利店这些地方准备了餐巾盒和塑料袋,上面印上泊寓的招租信息和告示,这些都可以免费提供给商家,让他们帮忙宣传。”
谈起“地推”的日常,刘丽鋆并不觉得被拒绝是件难堪的事情,“十个陌拜七个摆手”实属正常。而当问到有什么特别门道,他抓耳挠腮回忆了半天说, “也没有什么特别经验,任务再难,先干再说吧!”
一旁同事笑着说,他已经是被内置了方程式的“拓客工具人”。
  • “热爱饭聚”的领导:从聚餐里找出好经验

“同样的动作,我们就怕做的不够细。一个动作只做一遍效果不明显,但是重复一两天、七八天,坚持下来的力量就大了!”作为泊寓深圳万村首席合伙人,冯桌飞在下属眼里是个聚餐爱好者,也是这个团队凝聚力的主心骨。
周周例会、月度盘点,例会前定期饭聚。“吃饭聚餐的时候大家最放松,也最容易盘点出来真实的经验。”冯桌飞说道,这些从饭聚里交流出来的门道,也会在例会中被分享讨论,并进一步复盘形成系统方法,团队凝聚力也同时被激发。
抓牢周末时间节点,开展全民推介有奖活动,发动周边商家、企业、中介乃至保洁保安人员成为介绍人……在冯桌飞的带动下, 各门店团队不断探索地推模式创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很快便显现出了它巨大的价值与能量。

02

客,为什么留下来?

与“拓客”相对应的,则是门店的“留客”。在万村团队看来,“留客”未尝不是另一种“拓客”。
在泊寓深圳万村,客户老带新占比达到了25%,这意味着平均每四名新租户就有一名是老租户介绍来的。而这一切,都源于老租户对泊寓的认同、源于泊寓服务的好口碑。
▲泊寓深圳龙华文化广场店客户社群活动

  • “大力”女管家:陪租客扛八趟行李上七楼

“包租婆,怎么没有水啦?”电影《功夫》里的这个“名场面”,在深圳城中村里也时不时地上演。受限于村屋原本的物业条件,水压不够、跳闸断电的事情并不少见,这时候,门店里就需要镇得住场子的“包租婆”。
在冯桌飞看来,作为在一线和租客打交道最多的员工,驻店管家不仅代表泊寓的第一品牌形象,也是公司了解客户需求的第一扇窗口。
涂锡芳是泊寓深圳万村福永固戍单元的一名管家,这位来自广东韶关的女生是团队公认的“服务之星”,广受租户欢迎,甚至被网友在知乎中公开发帖表扬。腼腆客气,未语先笑,在这名看似娇弱的管家身上,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韧性与耐心。
楼栋停电、电梯暂停,怎么办?为了帮新租户尽快入住,涂锡芳曾整整爬了八趟七楼,和客户一同把行李全数搬进了新屋。

▲涂锡芳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有租户怀疑电表失灵、走电费用不对,涂锡芳就把过往数月的用电度数一一抄下,整理成excel表格和租户核对,解决了租户的心中疑惑。
碰到租户账单反复打出服务一星评价,涂锡芳主动了解,发现是因为公寓无固定车位导致租户屡次被贴罚单。为此,她立即咨询多位有车的租户,迅速找到新的停车场地,在持续的耐心沟通下很快为租户解决了难题。
“主动热情、求同存异、将心比心、张弛有度。”涂锡芳这样总结自己的服务之道。实际上,像涂锡芳这样的管家不在少数。“什么样的管家适合泊寓万村?我想就是涂锡芳这样的。 一名好管家的核心能力不是硬脾气,也不是强手腕,而是同理心” ,冯桌飞评价道。城中村楼栋布局分散、物业条件特殊、各类突发状况常让人措手不及。在有限的条件下提供最好的服务,这是泊寓万村团队“留客”的用心所在。
▲泊寓深圳福田上步南店客户社群活动
  • “有问题找你顺哥”:凌晨为门店解决突发事件

“每一次出现不懂的问题时,我们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顺哥,不论有啥困难,有他在肯定能解决。 ”大家口中亲切称呼的这位顺哥,是深圳万科万村工程负责人王百顺。

作为万村泊寓工程事务的统筹人,王百顺既是团队的专业担当,也是项目前期各种疑难杂症的问题解决者。
在夏日的一天,由于与项目合作的某总包单位内部管理问题,在万村清湖公社现场发生了一次临时群聚事件,严重影响了超过500名泊寓租户的出入与生活。得知消息后,王百顺第一时间协同门店积极安抚现场工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沟通,紧急协调各方解决工人疑惑,很快恢复了现场秩序。
面对身处一线的泊寓管家,王百顺安慰道:“不用担心,做好我们的服务就行,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