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打游戏会存档吗?
)
熊开启
“日更挑战”
,第184天
小时候打游戏,我有一个必胜技巧:
存档。
打boss前,存个档——
每当我感觉打不过boss了,赶紧读档。
回到打boss前,我马上满血复活。
对于打游戏的小孩来说,“存档再来”不算秘密。
但神奇的是,长大后,许多人就忘了存档。
比如说,工作后,最让人崩溃的事情是:
电脑崩溃,但写的文档,没有保存。
我越发觉得:
“存档”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动作,更是一种值得培养的能力。
因为我们时刻在面对海量信息——
远方的新闻、身边的交谈、行动产生的反馈、手机里时刻更新的信息流...甚至我们内心的想法与感受,都是重要的、值得回看的信息。
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开启自己的“存档”之路呢?
1、系统:导航与详细记录
2、习惯:随手记录
3、思维:跟随文字思考
1、系统:导航与详细记录
我有个朋友,叫小德。
他在中学时期,大部分时间成绩都很差。
但每到升初中考、升高中考时,在短短一年之内,他的成绩就会从倒数冲进全班前十。
他有一个不算特别但有效的学习方法:
错题本。
但他的错题本很特别。
他不是简单的抄写错题,而是一个错题导航。
哪张卷子,错了哪题,什么知识点,记下来。
然后把卷子保存好,对着错题本一起看。
这就是一个有效存档——
错题本,是导航仪,指明大致方向;
卷子,是详细记录,详细说明过程。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至于在“导航”这件事上花太多时间精力,毕竟“抄写题目”是一件苦力活,做多了还容易陷入“自我感动”的心态之中,当然能省则省。
然而,这样的能力,即便是他自己,在工作后也逐渐忘记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因为我们时常忽视习惯。
2、习惯:随手记录
《笔记的方法》提到一个核心观点:
笔记,是为了支援未来的自己。
但怎样的笔记才是能够支援自己的笔记呢?
我没有答案,大概也没有人有准确答案。
任何的规划在变动面前都不值一提。
那么,在“无法预测变化”这个前提下,我们最值得去做的事情就是「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搭配「导航与详细记录」,把我们看过的书、进行过的思考、亲身经历等等内容,全部记录下来。
当未来的自己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从我们的笔记本中找到方法、感受与灵感。
比如,阅读时,时常有人看了后面的内容,就忘记前面的内容。
存档意味着:
你知道你在看什么内容,这部分内容接下来会怎么说...
当你再次打开这本书时,你能接上之前的思路。
而非每次看书,都是看一本全新的书。
再比如,做自媒体,也非常需要存档的能力——
你看到一个有趣的选题,记下来;
你看到一个可以用的故事或素材,记下来;
你看到一个好的账号,记下来...
但许多人的问题在于,不知道什么内容值得存档、存档后如何提取...
这就是「笔记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3、思维:跟随文字思考
什么叫跟随文字思考呢?
你能根据文字,产生相关疑问。
比如说,“我今天出去玩。”
根据这句话,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比较会聊天的人
可能会想到:
玩什么了、和谁玩、感受怎么样...
(这是延展发散话题)
不太会聊天的钢铁直男
可能会想到:
怎么去的、几点去的、去了哪里、好的...
(听上去是不是特别像审问?)
无敌情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