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殷墟
柳树出芽骑白马,白马走时顺洹河。
拾破陶器寻先古,小孩引到出古处。
盘庚殷墟无痕迹,年前花根白地立。
余思盘庚它兹邑,商人作事问上帝。
1914年初春,基督教长老会派遣到
河南彰德府
(今安阳市)的牧师明义士骑着一匹白马,欣赏洹河两岸风光。细心的明义士注意到农民将破碎的陶片及石头堆到田边,其中里面有很多是上古的陶片,他于是跟随陶片的踪迹前行,一直走到了河湾,陶片不见了踪影,他仍然低头寻找陶片。正在岸边采摘嫩柳叶的小孩看到了他,其中一个小男孩问他:
“你做什么?”
他说:“看破陶片。”
小孩又问:“看它做什么?”
他说:“我喜欢它。”
小孩又问:“你喜欢看骨头不喜欢?”
他问:“看是什么骨头!”
小孩说:“我能领你去看有字的龙骨。”
明义士立刻表示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小孩带着明义士,绕过河湾,“至一不毛沙墟,西坡凹处满布白粉碎骨”,赫然就是商代甲骨。
殷墟甲骨文
明义士
(James Mellon Menzies,1885-1957年),字字宜,加拿大人。1910年,从多伦多大学诺克斯神学院毕业的明义士,被
加拿大长老会海外传教协会
分配到加拿大长老会豫北差会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汉语学习之后,他被派到彰德府担任牧师。
在传教过程中,明义士认识到如果想取得传教的成功,不仅必须抛弃当时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蔑视,还应对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他开始关注出土于豫北地区的
甲骨文研究
。
青年时期的明义士
明义士不是第一位注意到甲骨文的西方人。至迟不过1903年,美国传教士方法敛还有英国传教士库寿龄就购买了一些甲骨碎片,捐献给大英博物馆等机构。当时学者以为甲骨文出土自山东潍县(今潍坊市),直到1908年,罗振玉才得知彰德小屯村是甲骨文的真正出土地,并在随后的数年内派人前往当地搜购。但如果谈到第一位以学者身份造访小屯村,
“第一个怀着单纯的科学兴趣到殷墟考察的考古者”
,搜购甲骨文的人,人们公认的是明义士。
明义士不仅是
“以学者身份造访小屯的第一人”
,还是中外私人购藏者中搜购甲骨文最多的人。在1928年,中研院史语所的董作宾开始对殷墟的考古挖掘之前,殷墟共出土了约10万片甲骨文,而西方传教士就购藏了约6万片,其中明义士在1917年3月之前的购藏数量就已经接近了5万片。
明义士
1917年,明义士与中国赴法劳工一起,前往法国服役,暂时中断了对甲骨文的搜购。1921年,明义士回到安阳,继续搜集、研究殷墟出土的文物。1928年之前,他陆续搜购了数千片甲骨文。据统计,他所搜购的甲骨文数量至少超过5万片,与之相比,华人中搜购甲骨数量最多的罗振玉也仅搜购了约3万片,远少于明义士的搜藏数。
更难能可贵的是,明义士是唯一一位
从不倒卖甲骨
的
专业收藏家
。他
是“为了寻求真理而收藏,而不是为了买卖而收藏”,无愧于“学者”这一称呼。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曾写信给明义士,提出:
如果您愿意的话,我想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合作:把您的收藏卖给博物馆,除了支付您收购的费用外,我们还会支付酬金和托运费,或者由我们来负责托运。……或者,您把您的藏品转让给我们,您保留使用的权利。我想,如果使用“明义士”藏品的名义可能更使您满意。
明义士(右)与儿子明明德在安阳殷墟地
明义士不仅收购了大量甲骨文,在甲骨文研究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17年,他出版了
《殷墟卜辞》
(Oracle Records from the Waste of Yin)一书。1927年,受战乱影响,明义士离开安阳,前往北京,受聘于
华北联合语言学校
,结识了
容庚
等著名学者。
1932年,明义士应邀担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的
考古学教授
,教授近代考古学及甲骨学研究等课程,其授课讲义后来出版,即著名的甲骨文研究著作
《甲骨研究》
。他还拿出自己收藏的甲骨,帮助齐鲁大学开办博物馆,使齐鲁大学古物博物馆跻身于中国最早的大学博物馆行列之中。
殷墟甲骨
1936年,明义士回加拿大进行学术休假,原定一年后返回齐鲁大学。但
七七事变
的爆发打乱了他的计划,他只能留在加拿大,在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就职,负责鉴定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并于1942年完成博士论文
《商戈——公元前1311-1039年期间的特种武器研究》
(The Shang Ko: A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 weapon ofthe Bronze Age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1311-1039 B.C),取得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任职期间,明义士过的并不顺心,他的顶头上司、博物馆远东部主任、原河南主教
怀履光
多方刁难明义士,甚至一度否决了明义士的博士论文。
怀履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明义士前往美国工作。二战结束后,明义士计划重返中国,但由于两次突发心脏病,而无法成行。1947年,长老会豫北差会解散,得知这一消息后,明义士要求差会将他私人收藏的甲骨文等藏品留在中国,并运送到
齐鲁大学
。
但由于通讯不畅,部分甲骨文等藏品被差会运到了
多伦多
,明义士抱持着重返中国的希望,将这些藏品寄存在港口的货仓中,以便随时装船运回中国。然而,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西方传教士停止在华活动,明义士再也没能回到中国。1957年,明义士因
心脏病
而离世。
明义士为甲骨文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享誉世界的汉学家。明义士家族与中国的故事并未随着他的离世而结束。1976-1980年,他的儿子
明明德
担任
加拿大驻华大使
。1999年,明明德将明义士生前收集的有关中国考古学的研究资料与图书捐赠给了
山东大学
(齐鲁大学是山东大学前身之一)。
明义士故居是一所二层楼的洋房,现已不存在
点击
阅读原文
观看节目——
《扒一扒加拿大
:白宫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