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总在人间
我是你潜伏在职场的卧底,告诉你所有职场秘密,解决你成长的各类难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家里换包盐,或许能省很多看病钱! ·  16 小时前  
环球人物  ·  特朗普家族,下一个网红是她? ·  2 天前  
人物  ·  中年后,我还有哭的自由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总在人间

很多人可能撑不到经济好转的那天了

格总在人间  · 公众号  ·  · 2024-08-13 12:00

正文

这是 格总在人间 的第795篇原创



最近我的 有篇文章 被不少同行转载,这个公号来了很多新关注用户,新来的朋友们可以添加我的私人微信,好处多多:


1、朋友圈置顶是给打工人的免费见面礼

2、时不时朋友圈会发布红包抽奖活动

3、新的工作机会(兼职)优先发朋友圈

4、新发布课程的优惠只发在朋友圈

5、没写进公号的文字也发朋友圈里


下面是私人微信二维码,抓紧来添加吧。



如下是今天的正文。




公众号后台有人私信我,说到处都在说经济不好大家收入锐减,但是我发现身边的人也还行呀,这个暑假我们带着孩子去旅游,哪哪都是人山人海,怎么跟舆论说的不一样?


我说恭喜你,你是少数人。


而我接下来的话可能会让你意外。


谈两点,首先说旅游。


是的,今年旅游的各处景区爆火, 但是你没看到的是游客的消费水平已经明显降低。


全国的博物馆博物院越来越多已经免费开放,所以大家去打卡不花钱,地方政府的思路已经互联网化,就是通过“景点免费”的方式吸引你。


你总要住酒店吧,总要一天三顿饭吧,对当地消费就会有促进。


发现没有,只有经济太不景气了才会逼着大家想出奇招,怪招,哪个城市不希望像之前的淄博,哈尔滨那样一夜爆火呢?


但是全国那么多城市,网络热点的配额太稀缺显然并不够分。


所以不少城市早就推出“打卡”之类的活动,之前你去当地比如7个景点只会挑其中3个,4个,现在人家会专门引导你“集齐”景点。


可以说为了促进消费,地方上各种手段都上了,就像当年为了促进投资,地方政府到处抢夺投资商一样。


领导们的心思也很直白,就是经济形势不好我也没辙,但是我总得比赢隔壁吧不然就会很麻烦。


而且,即使你去了景点旅游,看下各地的文创产品,卖得最火的都是价格在10几块,最多几十块的产品上,价格稍微贵一点哪怕100多块,就无人问津了。


前几天传出新闻说茶颜悦色也加入9块9的价格战了,说明大家兜里那点闲钱,是真不多。


所以,旅游市场看起来繁华,其实对消费的带动很有限,真正能带动消费的依然是诸如房产这样的大件,一家三口旅游一个暑假花的还不如买几个平米。


但是房产,大家都知道是个什么衰样。


所以旅游这种行业只能赚个吆喝而已。


说完旅游,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来,我来谈第二点。


为什么这位朋友表示觉得身边人都还行呢?没有过得不好的呢?


答案是因为他接触的样本太小了。


那些混得越来越差的人,要么,他根本不认识,要么,悄悄躲起来了。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收入锐减甚至负债,你会不会让身边的朋友知道?答案是不会。


就像徐峥在《逆行人生》里演的那个大厂中年男,失业了还瞒着家里人,这种情况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就更不要说瞒着周围的熟人朋友了。


人性就是这样,得意的时候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所谓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反过来混得不好了,最好不要有人过问,问就是挺好的,老样子。


所以身边人的窘迫你根本就看不到。


哪天你窘迫了也一样会消失在朋友圈,一样不希望别人过问免得丢面子。


但是我不一样啊,作为一个职场公号博主,互联网树洞,我这里听到的故事可就太多太多了,读者们没遇到麻烦一般不会找我,找我都不是啥好事儿。


这也是为啥大家会觉得,这博主咋一天到晚传播焦虑?


不是我传播焦虑,是你们中间一部分人的焦虑传播给我,然后我拿出来提醒大家,仅此而已。


这部分人焦虑啥呢,我了解到最普遍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负债。


是的,负债。


一穷二白不可怕,可怕的 是负债累累,那负债是怎么来的呢?


简单说,就是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高预期。


比如高位买房,是因为以为房价还会涨,结果几个月首付跌没了人也被彻底套牢。


最惨的,是房子烂尾住不进去,人还得继续缴房贷不然会违约。


除了买房,再就是失业之后去创业,以为可以彻底摆脱被老板欺负看人脸色拿工资的日子。


绝大多数结局,是辛苦工作十几年好容易积攒的几万几十万,几个月下来全赔进去。


无法面对失败于是孤注一掷贷款或者借钱,去挽救。


最后创业失败还欠一屁股债。


买错房和创业失败,就是所谓中产最容易导致负债的两个因素。


这跟个人品格无关,跟性格无关,也不是因为失去理智。


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不要以为别人做出错误财务决策,是因为他不够理性,并不是。


以我对咨询者们的观察来看, 每个人都很理性。


做出错误决策是因为他的处境。


也就是说,如果你沦落到他那个田地,你做出的决策可能也差不多。


所以有一种说法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 就是我们未来的社会形态,可能不会是之前期待的橄榄型,而是图钉型,钉尖朝上那种。


本来以为会留在橄榄中间那部分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特别是买错房和创业失败),从财富阶梯的中间,跌落到下面。


和那些之前他们自以为不是同一类的人,成为同一个阶层。


这个阶层数量巨大,形成图钉底座。


这个过程要多久?


答案是谁也不知道,因为才刚开始而已。


当然了,经济是有周期的,怎么涨上去就怎么跌下来,反过来怎么跌下来也会怎么涨上去,甚至达到一个新高。


借用金融大鳄索罗斯的话来讲,重要的不是你所处的经济行情好还是不好。


而是当行情好的时候,你能尽量多 多少; 行情不好的时候 ,你能尽量 少亏多少。


如果有人在这个过程里被甩开,那他们可能就撑不到经济好转的那天了。


(正文结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