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方网
魔都生活风向标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东方网

@所有人:公安部放大招了!身份证将迎来大变革!

东方网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9-23 12:46

正文

@所有人!这次厉害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6年通过不同渠道泄露的个人信息达65亿条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的个人信息被至少泄露了5次!

如何在日益复杂的网络中保障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如何在日益多元化的网络中进行有效监管,净化网络环境?

近日,公安部终于放出了“大招”,电子身份标识载入手机卡的时代即将来临!不法之徒的好日子即将一去不复返!

身份证将迎大变革!

关乎每个人!


电子身份标识是什么?

电子身份标识,简称eID。据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介绍,eID是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

eID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的网络身份标识, 简单来说,它就是公民在网络上的一个身份标识,既不是明文的身份信息,也不是像身份证那样的证件。

△ 即将投入使用的载有eID的不动产权卡

出于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安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建设的eID系统通过了国家密码管理局的系统安全性审查及技术鉴定,并被公安部和国家密码管理局正式命名为“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


eID有何作用?

近日,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拉开帷幕,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上海举行的网络安全博览会上设立展台,对eID的研发和发展进行了展示,以eID为基础的诸多应用,如不动产权自助查询、“透明食药监”平台等也可供广大观展者体验。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展台

这项技术最关键的是:未来,当你使用载有eID的银行卡或手机卡进行交易时,网站后台可以在线辨别eID的真伪和有效性,不用再保存用户的身份信息!

也就是说,使用搭载了eID的银行卡或智能手机时,不需要在网上提交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就能方便地进行网上交易。

这将极大降低信息被盗用的风险,保障公民在个人隐私、网络交易和虚拟财产等多方面的权益!

△ 使用eID后,个人隐私信息被盗的风险将大为降低!

“eID中含有一对由智能安全芯片内部产生的非对称密钥匙,也就是说这个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是不可逆的,无法被非法读取、复制、篡改或使用。”据工作人员介绍,欧盟多个国家已经颁发了eID来代替传统的身份证,使eID既据了线下身份识别的功能,又具备了网络远程身份识别功能,多个国家已经广泛普及,应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各个领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