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李佳 | ... ·  3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郭子仪年过80,仍妻妾成群、纵情声色,学者: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请不起奶妈,纯爷们儿挤出乳汁喂孩子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6-12-25 17:40

正文

第一眼看到《新唐书》这么靠谱的书里竟有男人哺乳的记载,我以为出现了幻觉,以为自己看的是《搜神记》。


但白纸黑字就印在那里。而且,这个男人是以时代贤人和社会楷模的面貌出现的,肃穆庄重、一本正经,甚至有些悲壮色彩。可是我读到这里,还是不厚道地笑喷了。


原谅我的肤浅和缺乏同情心,我总觉得树立一个道德标杆有N种方式,一个老爷们如此诡异地出镜,无论如何我也做不到“肃然就起了敬啦”。


继续读下去,这个怪咖的形象逐渐丰满高大起来。也许,对于世俗所不理解的行为,人们应当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尊重。


元德秀,字紫芝,是唐玄宗时期一个低级官员。元德秀打小儿就没了父亲,家境极贫,但“事母至孝”。他被推荐入进士科,需要进京考试,放心不下老娘,没车没马,硬是一步步将老娘背进京城。


不过元母的命实在不强,儿子刚刚通过考试,眼看就要吃上皇粮,她却一病归西。悲摧的元德秀在母亲墓旁边搭了个棚子住下,“食不盐酪,藉无茵席”,三年守孝期内始终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古代孝子墓庐生活图


即使事情到此为止,小元的孝道表现也可以打100分了。可接下来,不知是哀伤过度精神受刺激,还是长期营养不良损耗了智商,小元毅然决定此生不结婚,理由是“不及亲在而娶”,就是说既然爹娘没来及看上儿媳妇一眼,那婚不婚的也就无所谓了。


这个逻辑让人摸不着头脑。当朋友劝他不该独身绝嗣时,他的回答越发无厘头:我哥有儿子,祖宗有人祭祀就是了,用不着我娶媳妇!


然而,更骇人的一幕很快上演:他的侄子尚在襁褓中就失去母亲,家里穷,雇不起乳母,望着嗷嗷待哺的侄子,元德秀竟然撩起衣衫将自己的乳头塞进侄子嘴里,几天后竟然真就咂出了乳汁!


雄性物体能否分泌出乳汁?这让人深感困惑。有机会,我一定向生物学者请教请教这其中的机理。


这一喂,就喂到孩子能吃辅食为止。这个孩子长大到了该娶媳妇的时候,元家却穷得张罗不起婚事。元德秀这才想到自己是进士出身,可以做官,于是向有关部门提出告别隐居生活,弄点俸禄花花。不久他被安排为鲁山(属今河南平顶山市)县令。


元县令此前的孝行爱心早已传遍天下,因此他的上司太守并没有按一般下级属官来使唤他,而是待以客礼,给足了面子,上上下下一班同僚更是奉之若楷模。然而刚上任,脑筋跟同僚根本不在一个维度的元县令就办了件让人看不懂的事。


当时鲁山县生态环境还好,林子里出了只吊睛白额猛虎,屡屡出来伤人。监狱里有个犯了死罪的强盗,请求去捕捉这只虎将功赎罪。元县令一盘算觉得挺合适,当场就把强盗放了。


属官听说后连忙跑来劝阻:万一这人使诈,您不怕受连累吗?元德秀愣了半天,叹口气说:已经答应他了,不能说话不算数。要是他真跑了,我认栽,不牵连你们就是。


让官吏们深感打脸的是,盗贼的道德水平往往比他们还高。第二天,这个强盗拖着死虎来到县衙交账,“举县嗟叹”,大概是嗟叹这对缺心眼的“二货”,居然联袂给全县人民上了一堂诚信课。


事实证明,家中的父母,单位的领导,道上的大哥都是诚信教育最直观的标杆,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部属、兄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道德的缺失,根源从来不在底层。


玄宗皇帝到东都洛阳巡视,在五凤楼下大摆宴席,命三百里范围内的县州都组织文工团来助兴。为确保演出质量,相关官员放风说皇帝将根据各地演出水平对官员进行赏黜。河内太守用辇车拉着数百名优伎,身披锦绣,装扮成犀牛大象,场面“瑰谲光丽”。



唐代经典舞蹈反弹琵琶图


在花团锦簇的河内郡文工团后面,衣着寒酸的元德秀带着鲁山县群艺馆几十个乐工出场了。没有锣鼓,没有彩带,节目只有一首男女声大合唱《于蔿(wei)于》。这首歌由元县令亲手填词作曲,大意是劝勉君王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不要穷奢极欲。


这首歌词曲都没有传下来,但后世成了歌曲的代称。唐玄宗听后长叹说:贤人之言哉!然后回头对宰相吩咐:河内郡的老百姓大概因此会生灵涂炭吧?把那个没节操的太守撤了!


在旁人眼里,元德秀迂腐得有点透傻,但在卫道士们看来,他是一座不可多得的道德牌坊。丞相房琯每次见到元德秀,总会赞叹说: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名声大噪的元德秀却不习惯官场生活。他的俸禄除了家用,都换成衣食送给了县里的孤儿。任期一满,他驾柴车离开鲁山,到陆浑山水佳处定居。元家没有围墙,门不上锁,更没有仆人,赶上灾荒年,甚至一连几天不举炊烟。


艰苦如斯,元德秀却很喜欢整两盅,并“陶然弹琴以自娱”。刘禹锡在陋室内仍然放不下士大夫的身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而元德秀不搞学术和身份歧视,只要人拎着酒肴来访,不论贤愚贫富识不识字,统统一醉方休。



古代隐士生活图


天宝十三年()孤单却不孤独的元德秀去逝,家里只有枕席箪瓢。他族弟元结在丧礼上哀伤得不能自持。旁人议论说:你哭这么痛,从礼数上说是不是太过了?元结哽咽着说:你们这些俗人,只知道礼数过分,却不知道情之所至。


接着,元结说了一段极其感人的话,因文字浅显,摘录于下:


大夫弱无固,性无专,老无在,死无余,人情所耽溺、喜爱、可恶者,大夫无之。生六十年未尝识女色、视锦绣,未尝求足,无苟辞、佚色,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尺之舍、十岁之僮,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味之餐。吾哀之,以戒荒淫贪佞、绮纨粱肉之徒耳。”


牛人或怪咖在生活中常常曲高和寡,但在心灵层面却从来不会孤独。单从这段话看,元结大概是最懂元德秀的人。兄弟有如此才识,元德秀足可以含笑九泉了。



在“时拾史事”公众号连载了近一年,被很多人追看过的《宋朝短信》已经出版啦。购买请戳宋朝有人@你:这就是霸道员外的日常,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往期热文


翻新怪谈——剜心

二十万慰安妇的命运

消失的民国“贵族”大学

你用火锅拯救冬天,你却不了解它

二战时纳粹德国的异族军团(一)

陈子昂:老子有钱任性! | 我唐日常(六)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我们读史不为装逼

严肃八卦才是目的


you态度的原创历史平台

欢迎你成为其中一员

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email protected]

时拾史事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读者群号 535858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