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至26日,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在北京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众所周知,熊猫是四川的代表,作为另一张四川“名片”,浓香白酒领军企业五粮液自然也不能缺席。
在本次文化周上,中国首席评酒师、五粮液集团公司首席尝评勾兑技师曹鸿英被授予首批“
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大使
”的称号。“白酒+熊猫”,两大中华文化代表的交叠,无疑为海外受众喜爱国宝、喜爱中国白酒奏出了一道强音。
据悉,五粮液早在多年前就尝试过与大熊猫进行IP联合。此番与国宝“再续前缘”,亦是五粮液多年来坚持国际化、创新性推广的延续。
五粮液首席技师当选首批“熊猫大使”
说到熊猫和白酒,一般人可能想不出这两者有什么关联。但如果对二者进行溯源,“四川”是它们之间一个绕不过去的联结。
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亦是五粮液等名优白酒香飘万里的起源。近日,以“熊猫文化,世界共享”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正式开幕,中国首席评酒师、五粮液集团公司首席尝评勾兑技师曹鸿英被授予首批“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大使”的称号,更加说明了大熊猫与白酒同为四川名片的深厚渊源。
正如曹鸿英所说,“作为推广大使,当然不仅限于对大熊猫文化的推广,应该说是对中国文化、四川文化,当然还包括四川乃至中国白酒文化的推广。”她认为,作为中国白酒产业的领军企业,五粮液和大熊猫一样,是独特的四川名片,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和典型代表之一,五粮液一定要向世界讲好中国白酒故事。
据了解,五粮液与大熊猫的缘分可不仅仅是从本次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才开始起航。相反,曹鸿英担任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大使正是五粮液与熊猫悠久缘分的延续。
在当天的主题酒会上频繁亮相、吸睛度极高的五粮液熊猫酒就是这段缘分的见证。曹鸿英介绍,
五粮液熊猫瓶型酒最早问世于上世纪90年代,以可爱的熊猫抱竹为瓶身,多年来深受市场喜爱。
“熊猫瓶型酒是顺着‘酒中国宝’这一思路出发,将熊猫和五粮液这两个‘四川名片’进行融合而生的产品,近年来也一直在推陈出新。”
上世纪90年代,文化大IP的概念远未出现,但熊猫酒的面世可以视为五粮液以熊猫文化元素进行传播、打造文化品牌大IP的超前思考与尝试。而这一次,“熊猫中国·四川之夜”上大熊猫和五粮液在新的时空再度相逢,无疑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曹鸿英表示,大熊猫和五粮液都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和典型代表,也是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五粮液海外销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成为中国白酒的爱好者,也成为五粮液的粉丝。这得益于通过始终如一、有口皆碑的高品质,获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同,成为中国白酒走向全球的标志。
在认同的背后,是以曹鸿英为代表的五粮液国宝级大师们对白酒尝品勾兑技艺精益求精的打磨。历数五粮液的白酒大师,绝对不仅曹鸿英一人,五粮液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友金、国家评酒委员范国琼……一个个在白酒业界响当当的名字成就了五粮液浓香白酒“头把交椅”的行业地位。
这一次,国宝熊猫与五粮液“再续前缘”,曹鸿英被选首批“熊猫大使”,使五粮液和大熊猫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她表示,
以后,会承担好熊猫大使的职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和巴蜀文化走出去,“同时五粮液也将继续秉持匠心精神,为全世界酿造熊猫一样珍贵的国宝级美酒。”
“携手”国宝共谱中华文化国际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现在“熊猫中国·四川之夜”上的五粮液熊猫酒与五粮液其他系列产品有一些差别。其口味更显柔和,更加贴近国际消费者的喜好。
这一点细微的改变与创新,与五粮液近年争当中国白酒走向国际市场的开拓者紧密相关。
除了致力于高度白酒口感“国际化”以外,五粮液还积极引领低度白酒的发展,让更多海外消费者能够接受中国白酒。早在上世纪70年代,五粮液就开启了低度白酒的研发之路。在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包括五粮液在内的“十七大名酒”荣获国家优质名酒称号。其中,25度五粮液、29度五粮液、39度五粮液等都获得名酒称号。1991年,25度五粮液还被授予国家金质奖。近年来,五粮液更积极顺应中国新生代白酒消费的市场趋势及中国白酒侧供给改革方向,加速了低度白酒产品的开发步伐。
五粮液集团董事长李曙光曾在“2017中国低度白酒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作为国内较早启动低度白酒研发的企业之一,五粮液始终坚持纯粮发酵,传统工艺和五粮酿造的优势特色,在低度白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取得了专业化、规模化和系列化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42度以下的低度白酒在白酒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达到50%,50度以下的降度白酒和低度白酒则已经占到白酒市场90%以上的份额。由此可见,国内低度白酒正迎来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五粮液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实际上,白酒低度化不仅是破解白酒消费趋势年轻化的题中之意,更是中国白酒走出国门的关键之举。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白酒文化及产品一直在国人之间盛行不衰,尤其是以五粮液为代表的名优白酒,更是在国人心目中树建立起了坚不可摧的品牌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