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络法实务圈
探寻网络法实务,汇聚网络法精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省交通运输厅召开2024年度述职述廉述党建会议 ·  2 天前  
鲁中晨报  ·  罕见!国内首例确诊!去菜市场后感染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络法实务圈

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还敢实施证据妨碍行为? | 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附判决)

网络法实务圈  · 公众号  ·  · 2024-09-23 17:07

正文

涉CATIA系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


编者按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相继发布2023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北京法院2023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北京法院2023年商标授权确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以及北京法院优秀知识产权裁判文书(2021-2023年度)。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多篇案例、文书入选或获奖,取得可喜成绩。@知产北京开通 京彩知案 专栏,分享典型案例,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指导、规范引领、价值导向作用,传播尊重知识、保护创新价值理念。









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和某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

(入选2023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承办法官:审判第二庭 左慧玲


1

基本案情









某系统公司系CATIA系列计算机软件的合法著作权人。某系统公司主张某汽车公司未经授权,擅自复制和商业使用其软件,侵害了其对计算机软件依法享有的著作权,应当承担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某系统公司主张以某汽车公司违法复制某系统公司CATIA软件的数量,参照软件许可使用费来计算赔偿基数,并主张2倍的惩罚性赔偿金额。


经某系统公司申请,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某汽车公司经营场所内的计算机和服务器进行了证据保全。经双方同意,采取抽样方式对某汽车公司办公场所内343台办公电脑中的54台进行了证据保全操作。某系统公司主张某汽车公司在证据保全过程中利用虚拟桌面软件实施了证据妨碍行为。










2

裁判要旨









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妨害证据保全,不如实披露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由其承担不利后果。掌握证据的一方当事人通过诸如销毁文件、隐匿信息等方式对事实证明形成妨碍,以远程操控终端电脑系统从而使侵权事实无法显现是一种新型证据妨碍方式。该种行为在隐匿侵权事实的程度以及效率方面较传统证据妨碍方式更高,在妨害诉讼方面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在有初步证据证明待证事实具有可能性的情况下,法院可适用证明妨碍的证据规则进行裁判。


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复制权的案件中,原告主张以侵权复制软件的数量乘以正常市场条件下软件许可使用费来计算损害赔偿金额的,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应予支持。










3

典型意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