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许树泽树我直言
许树泽,《不可不知的经济真相》作者;资深财经主持人、评论员。“树我直言”致力于为中产阶级提供原创内容服务,帮助你认知拓展,思想升级,和财富增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日报  ·  曾一次收22个纸箱现金!受贿5.55亿余元, ... ·  19 小时前  
四川日报  ·  改革奋进,四川好city! ·  昨天  
四川日报  ·  公诉机关建议:余华英,死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许树泽树我直言

树泽:这可能是七年来,最重要的一期银行业中报

许树泽树我直言  · 公众号  ·  · 2017-09-08 08:48

正文

导读

中报数据确认,银行业不良率拐点隐现。



前期回顾



树泽:2017上市公司中期财报解读


树泽:2017中报系列之谁在赚钱,谁在赔钱?



上市公司中报系列,之前几期我们讨论的样本基数是剔除金融行业的3272家上市公司。今天,我们单独把金融行业拿来,独立成篇。

 

金融行业有三驾马车——银行、保险、证券,这是一个我们自己的特色,因为在海外金融行业常常是混业经营的。中国细分为银证保,银行是三兄弟当仁不让的老大,这一点从中报的营业收入规模和净资产规模中清晰可见。银行业半年总营收2万亿,净资产规模10万亿,这几乎是两位同门兄弟行业的十倍之多。

 

有句老话说,有规模巨大的行业,也有增长迅速的行业,但是很难有规模巨大又增长迅速的行业。比如银行,本期中报营收同比下降了1.27%,净利润同比增幅仅2.64%,这显然与大环境有些格格不入——因为其他3272家上市公司,总体利润增长了37%。

 

资本市场看待银行业,不仅把它看成是一个管理资金、获得息差收入的人,更是把它看成一个风险的管理者。因此,看待银行业,评估它承担的风险,远比它一期财报赚了多少钱,要重要得多。


看财报的时候,我有个很有意思的统计发现:银行净利差最高,定价权最好,看似最赚钱的时候,都对应着它不良贷款率的攀高阶段。所以,这决定了我们看待银行业这个生意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风险。



说到风险,最直观的就是负债水平和杠杆率。我们看到银行中报全行业负债率是92.82%。这个行业的杠杆峰值出现在07年,负债率达到夸张的96.65%,2010年又出现了一个次高峰达到94.82%。整个行业去杠杆,其实不是今年新闻里金融去杠杆成为高频词汇才开始,而是从2015年就已经开始了,长达两年,作为一个结果,本期中报我们看到92.8%这个数字明显下降。虽然说绝对值92.8%不低,而且和美国银行业负债率相比,人家才88%,我们明显还是高。但和我们自己比,和过去比,目前已经是2010年来的低水平。

 

说到风险,市场主流最关心的是不良贷款率。本期中报,确认了银行不良率拐点出现。我们统计了2012年以来每年的四张财报,本期中报是唯一一次,五大国有银行同时降低不良率,平均数据降到1.63%。在包括五大行在内的13家全国综合类银行中,降幅最早最明显的是招行,它在一季报就显出不良率拐点,呈现跳降。而不良率最低的是中国银行,只有1.38%。如果不算全国性银行而只看区域银行,那么不良率最低的是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都在1%以下。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个有趣的现象,有好几家经营稳健的银行,在大幅降低不良率的同时,还提升了拨备覆盖率。比如工行、建行、招行(从208%提高至225%)最为明显。拨备是银行用来预防潜在坏账风险的一笔开支,它被记作成本,也可以用来调节利润。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防火墙。我们猜测,银行本期利润龟速增长,可能也有这部分原因的影响。

 

说到不良率,有人认为这个数据相对主观,那我们还可以再看另一个数据:90天逾期贷款,五大行也出现下降,工行最明显,去年有1845亿,今年只有1122亿,同比降幅高达40%。

 

从风险的角度做个总结,在金融业各类限制举措和加强监管的背景下,银行业承担的风险,出现明显下降。

 

接下来说收益。



虽然银行业努力做了很多创新,但是离不开老本行——存贷,存贷看利差。但是很遗憾,我们看到中报中,多数银行的净利差都处于2014年以来的比较低的水平,这也再次呼应了上面说的,风险和收益难以两全。全国性综合类银行平均净利差只有1.79%,相比上一季度2.28%继续下降。而那些以城市命名的区域银行还不错,维持了2.1%的平均净利差水平。

 

最后总结,银行业作为一个整体,以中报为标准,在过去的七年中,银行业的股东权益增长了225%,所以对于股东来讲,它的本质是一个年化12%的稳健资产。但问题在于,从过去并不能推导出未来,未来银行业会何去何从呢?我们提出两个猜想和一个参照。

 

猜想一,向零售和个人业务转型,美国的富国银行是很好的参考案例;

 

猜想二,向混业方向做尝试性的探索;


一个参照,美国的银行业作为一个市场化充分竞争行业,在历经百年发展之后的今天,全行业股东权益回报率依然维持了8%的较高水平,这个回报水平,也许会是我们将要去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