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地风景
政府、景区、开发商的一站式咨询服务专家:旅游策划、规划,景观、建筑设计,旅游投融资,旅游创意商品设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日报  ·  巨头宣布:永不合作! ·  昨天  
四川日报  ·  刘诗诗、吴奇隆,突传消息! ·  3 天前  
自贡网  ·  赞!东方锅炉创新成果入选四川“五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地风景

从煤矿工业区到最酷生活区,这个小镇怎么做到的?

大地风景  · 公众号  ·  · 2017-11-20 07:00

正文



导言

来自各地的设计师们拿出自己设计的服装、首饰、装饰品等,向慕名而来的人们在这煤矿工业区展示和售卖。人潮如织的集市后方,是煤矿建筑群的钢筋铁骨,高耸天际的XII号矿井井架,散发着与眼前的斑斓时尚所不同的光芒。



这座带有工业线条美和肌肉感的井架,又被称为“鲁尔区的埃菲尔铁塔”,就像它所在的煤矿工业区一样,作为最具地标意义的城市符号,记载着埃森小镇的历史变迁。



从过去的鲁尔区工业中心,到2017年的“欧洲绿色之都”,无论从哪种角度衡量,埃森小镇似乎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1世纪成为商业城镇、14世纪采煤业兴起、19世纪建立起规模浩大的钢铁公司,凭借煤、铁资源的开发成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重镇。进入20世纪80年代,又极富远见地登上环保与艺术的潮流列车,慢慢褪去一身铁锈,将笨重、威严的工业建筑群变成独具型格的时尚地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



这一切要归功于埃森小镇所在的州政府,在上世纪末推出的国际建筑展览公园(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 Emscher Park,简称IBA,埃姆舍公园)项目,这个体量极为恢弘的项目,囊括了埃姆舍河流域总面积达800平方公里的原工业区域,通过长达十年的生态、建筑改造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整体的经济与文化振兴。


▲规模极为浩大的IBA埃姆舍公园

为了让数量庞大的工业遗迹转变为更加协调的城市景观,鲁尔区在1998年就开始设计著名的旅游线路:工业遗产之旅,先后纳入辖下的15座工业城市、25个工业景点、14个可鸟瞰全景的观景平台和13处工人聚居的工业文化社区,进行更有计划地改建、包装、整合。


▲鲁尔区的“工业遗产之旅”路线图


改建后的煤矿区分为A、B、C三大区域,划区清晰且功能分明。C区主要由原炼焦厂改建而来,聚集着众多超乎你想象的玩乐设施:巨型的煤矿运轮车被改成仅在春、夏开放的“阳光摩天轮”,原冷凝水池摇身一变,成为冬季限定的溜冰场,由集装箱焊接的工业水池,如今则是儿童也能安全玩耍的游泳池。



B区的游览功能相对最少,更多的是供当地人安居乐业:一个幼儿园、一座陶艺工作坊以及矿区办公室是这里的主要建筑。通过连接C区和A区的空中走廊,你可以俯瞰脚下那些如蜘蛛网般交错的粗大管道。哦对,这里还有矿区内唯一的舞台艺术表演场馆,近期上映的是德国经典戏剧《分裂的天空》。


▲《分裂的天空》在园区内的海报


A区则是整个煤矿区内建筑精华的集大成所在。例如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诺曼·福斯特主持,将傻大憨粗的原锅炉房改建为大名鼎鼎的红点设计博物馆(Red Dot Design Museum)。



红点设计大奖是现代设计最为重要的世界级奖项之一,每年由德国设计协会举办及评奖,获奖作品从交通工具、电子产品到餐具、服饰等无所不包,你可以在馆内看到这些令人脑洞大开的展品。



他们还将矿区内原来的洗煤塔改造成一座能够展现工业历史与转型的博物馆,即鲁尔区博物馆。保留了大部分锈迹斑斑的机械、钢构件和混凝土墙,只是对厂房空间进行了选择性组合重构,并颇具苦心地将黑色、橙色贯穿建筑的整个空间:黑色显然象征的是煤矿,橙色则让人想起熔炼时的热力与火花。


▲55米长、24米高的运煤传送带如今是全透明式观光自动扶梯


▲博物馆内部也使用橙色光带与幽暗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馆内的展览同样可圈可点,既包括各种矿石、动物标本等彰显工业历史的纪念品及藏品,也不吝通过大量的照片和实物展示出工业的黑暗面:对人和生态的健康危害。博物馆馆长Ulrich Borsdorf对此曾做出这样的解释,“鲁尔博物馆希望表现鲁尔区对于历史的认同。但我们不从怀旧的角度予以呈现,而是通过带有批判性的观点,重新审视历史:了解历史不是要我们回到过去,而是可以更加了解当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