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刑侦案审
苏州刑侦案审法律学人交流平台,传递刑事法律资讯,探讨刑事实务案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土圆仓的那些事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刑侦案审

羞耻心理:为什么有的被害人宁愿吃亏也不报警?

刑侦案审  · 公众号  · 法律  · 2021-04-07 18:44

正文

羞耻心理在很多社会文化背景下,是一种强大到影响受害人是否有勇气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的关键因素。
【知识概念】
羞耻其实是一种比较离散的、基本的情感,通常包括痛苦、失落、不自信和不知所措。这种情感比较特殊,因为它的焦点在于自我,却被描述为一种道德或社会情感。它的特殊性在于,它包含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因素。
个人层面vs社会层面
在个人层面上,羞耻感通常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自我意识情绪,涉及对自我的负面评价以及可能体会到的痛苦。也就是说,在感到羞耻的时候,人一定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上的痛苦,来源于自我标准与自我遭遇或行为之间的差异,如个人心理上不能接受的落差。有研究者认为,羞耻感的体验直接关系到自我,而自我是评价的焦点,羞耻感是一种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痛苦的感觉。
在社会层面上,羞耻感可以是一种工具,驱使我们隐瞒或否认自己的遭遇和行为,或者是抑制一些即将发生的行为,可能源于自我的存在状态与理想的社会背景标准比较下的不能接受的落差。
举个例子,一个老师做了一件有损师德的事情,如收受红包。在个人层面,他觉得自己是个有职业道德的人,那收受红包这个事就跟自己的内在标准冲突了。他感受到了来自自身的羞耻,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自我惩罚。当他发现有人知道了这个事情后,羞耻感马上又成倍地增加,他恨不得钻进地缝里,而这就是来自社会层面的羞耻。
做错事情s遭遇事情
羞耻心理是一个有点复杂的心理,就好像我们会说“嗯,我确实感到羞耻了”,但是这种感觉很奇怪,说不出有什么具体的维度,是脸红发热吗?还是不能去表达呢?
继续细分的话,还能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自己做错了事情产生的羞耻心理;另一种是我们遭遇到了某件事情,社会层面带来的羞耻心理。
如果是个人层面自主产生的羞耻心理,其实是对犯错的自我惩罚,主要就是一种内疚的感觉。它的外在表现既包括脸红发热、发抖出汗,也包括不由自主地低头、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说谎,以及肢体上的一些遮挡。比如,突然发现自己在工作上出现了失误,别人都不知道,这个失误也不影响大局,但自己就是特别难受,心里面过不去。
如果是我们遭遇到了什么事情,羞耻心理是社会给予的呢?这个时候可能出现的就是痛苦、无助、自我否定、不敢把事情说出来、不敢面对以及保持沉默的消极状态。这种情况会比较多地出现在犯罪行为受害人的群体中,比如,在被猥亵或者强奸之后,有些女性受害人会有强烈的羞耻感。
【现象分析】
2014年11月5日23点左右,16岁的小燕接到朋友阿明的电话,阿明提出和她一起出去聊天。虽然天色已晚,但是小燕念在朋友情谊还是同意了。见到小燕出来,在家门口等候的阿明将小燕抱上摩托车,带到某小学门口,又接上了朋友阿勇和阿文,4个人同乘一辆摩托车来到阿文家中,边喝酒边聊天。喝完酒之后,3个人轮流对小燕施暴强奸,直到凌晨1点,这场噩梦才结束。
然而,因为羞耻,小燕事后并没有立即报警。
隔天21点,阿明再次联系小燕,并承诺绝对不会再做出同样的事情。信以为真的小燕再次出门。谁知阿明将她带到了一所小学附近的“断头路”,再次强迫与小燕发生关系。之后阿明打电话给阿文和阿勇,几个人一起来到阿明家中。
在阿明家中,小燕趁阿明和阿勇出去喝酒的机会,试图逃跑,但被留守的阿文阻止,并再次遭到阿文的强暴。阿明和阿勇回到家后,3个人又将小燕带到桥底,试图继续施暴。小燕以去方便为借口,试图报警,但被阿明发现并阻止。因为担心被抓,阿明等人将小燕送到她家附近就离开了。回到家,受尽百般屈辱的小燕才马上打电话报警,随后阿明、阿勇和阿文被公安机关抓获。
【原因分析】
所有的犯罪行为的受害人都有可能出现羞耻心理,而羞耻心理的发生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原因。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社会观念问题。个人觉得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问题,并不是只有我国才有。马来西亚的一个调查显示,社会普遍认为强奸或性骚扰的女性受害人应该感到羞耻,因为这个社会上人人都有保护好自己的义务。
我们曾经让大家思考过为什么受害人不报警这个问题,主要就是羞耻心理导致的。我们受很多传统思想的影响,觉得相关话题是很隐私的东西,报警就公开化了,被强奸以后受害人会觉得自己是被玷污了。
所以一旦遭受性犯罪侵害,社会上的一部分声音首先关注的,不是受害人是不是需要得到帮助,而是她(当然也有可能是“他”)自身存在哪些问题,哪里做错了。
抛开性犯罪不说,如果遭遇财产类犯罪,可能你会被指责太笨,活该被骗。性犯罪中,最有名的可笑言论就是你被性侵犯了,是因为你穿得太少或太暴露,无形中勾引了犯罪人…难道女性要在夏天35度的时候穿高领毛衣吗?
当然,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错误的观念,大多数人关注的还是受害人是否需要帮助,以及自己能做些什么才能让情况得到改善。
错误的观念即使是小部分人持有的,但是对于受害人来说,打击仍然会很大。错误的言论会在受害人本身就脆弱的心理层面被放大,所以很多受害人为了避免这种外界强加给自己的羞耻心理,遭遇了性侵犯也干脆不说出来。
此外,被特别亲近、尊重的人伤害,比较容易产生羞耻感。在亲密关系暴力案件中,受害人很容易因为被所爱的人打骂、暴力对待而产生羞耻心理,从而对暴力行为的理解变得模糊。受害人会觉得这是两个人的事情,双方可能只是沟通存在问题,或者是自己没有做好,因此不能说出去。
经常被情感忽视,也会产生羞耻心理。比如,你兴高采烈地去跟父母说一件事情,但是他们并没有回馈你期待中的反应,只是很平淡地应付,甚至根本不理会,你可能就会产生羞耻心理,觉得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这种在亲密关系中,受到不恰当对待而产生的羞耻心理,很可能会长期存在,并且逐渐影响一个人自我价值感低下、不自信,等等。
还有就是,不必要的暴露会产生羞耻心理。比如,你因为做错事而被叫到全班同学面前,或者正在做羞羞的事情却意外被人撞见。犯罪受害人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他们不想让父母和周围的人知道自己身上发生过这件事,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羞耻心理而不说出来,只要想说的念头出来,羞耻心理就会出来阻止。
再有就是期望落空也会产生羞耻心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