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文经济课堂
欢迎关注我们,一起学习经济学,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青春本就是一片液态的疆域 ·  4 小时前  
浙江大学  ·  浙大病理AI助手,3秒锁定癌症病灶 ·  昨天  
武汉大学学生会  ·  珞珈青年社交观察局|当代青年的“聊缩力”困境 ... ·  3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图集|愿除旧妄生新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文经济课堂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人文经济课堂  · 公众号  ·  · 2018-12-14 15:53

正文

要不要界定和保护知识产权?我认为, 认清关于财产权利的若干问题,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个问题。


1)产权界定永远是功利的


有些朋友,可能为了强调“ 权利 ”的重要性,而说我们要摒弃“ 功利主义 ”,转向“ 权利主义 ”。


问题在于,当我们说要界定权利、保护权利的时候,这话本身就是具有功利性的。


我们之所以要赋予人们这样那样的权利,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最有利于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最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假如我们赋予人们某项权利,并不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繁荣,那我们是不会主张赋予人们这项权利的。


“言论自由”是人们很重视的一项权利,这是因为我知道,这样最有利于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有助于提升我们每个人的福利。但这自由一定是有限度的,我们不会允许人们随意中伤他人、散播谣言,因为我们知道这样对谁都不好。


我们主张人们有“自由贸易”的权利,但我们也不会毫无限制地允许人们“自由贸易”。事实上,有很多物品的交易是会被我们禁止的。


比如说原子弹。假如有一天核弹头变得很便宜,任何人只要花费几百块钱就能购买并引爆一枚原子弹,那么,我们要不要赋予人们买卖原子弹的权利呢?


如果只是从泛泛的“自由贸易”角度看的话,我们会说每个人都有权购买,毕竟人家买了并不一定会引爆,就算引爆了也不一定会伤害到你。而在人家伤害你之前,你是没有权利去干预人家的,毕竟这是人家的“自由”。


但在现实社会中,我可以肯定,我们绝大多数人会反对人们拥有买卖原子弹的权利。我们会说,不应该赋予个人拥有、买卖和使用原子弹的权利。因为如果太多人拥有这样的权利的话,潜在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这社会有什么人拼命要去获取原子弹的话,我们会设法阻止他。如果我们阻止不了呢?如果有一天个人获得和使用原子弹变得很容易会怎样呢?整个人类社会会遭受重大创伤,甚至完全灭绝。


我们一般会赋予人们自由交易的权利,但却又会反对人们自由交易原子弹这样的危险物品,这充分说明了,我们赋予或不赋予人们某项权利,本身就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


千万不要以为权利和功利是矛盾的。


我们要前者,是因为有后者的要求。人是自私自利的动物,如果我们漫无目的,无欲无求,那才能说没有功利性。但人们界定和维护权利,可不是漫无目的、无欲无求的。


2)产权界定要从权利约束的角度看


一项物品的产权,我们要从 权利约束 的角度看,而不是从 物品 的角度看。


如果我们仅仅从物品的角度看,我们只能回答说你“有”或“没有”这项物品的产权,我们只能说这项物品是不是属于你的。至于你能拿这项物品来做什么,则往往没有进一步回答,而这其中会有一片巨大的模糊地带。这模糊地带的存在,有时候会产生权利的冲突。


一个苹果摆在你面前,当我们说这个苹果属于你的时候,通常是暗含了很多含义的。


这暗含了你拥有这个苹果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你可以决定这个苹果怎么使用,可以获得由这个苹果带来的利益,可以将这个苹果转售给其他人。


在上述三项权利当中,我们如果细看的话,又会发现还有很多约束条件。


比如这只苹果的使用权,是有一定范围的,并非毫无约束。你可以拿来吃掉,你可以拿来酿酒,你可以拿来装饰房屋,但你不能拿来扔到街上制造垃圾,不能拿来咂到别人的脑袋上。


而有些物品,其转让权也会有严格约束。比如你开了一家烟酒店,专门售卖烟酒的,按说这些烟酒是你物品,你爱怎么卖就怎么卖,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你不能把这些药酒售卖给未成年人。


如果只从“ ”的角度看产权界定,而不是从权利约束的角度看的话,你看到的东西就会比较有限,不够丰富,不过细致,不够准确。


而有些时候,如果不是从权利的角度看,很多东西我们是根本就看不到的。


科斯研究的无线电频谱是好例子。无线电频谱完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果我们要从物的角度界定产权的话,根本就无从下手。 茫茫一片大海,每个人都想用无线电台和出海打渔的家人联系,每个人也都没有去干预和破坏别人的电台,但只要大家同时使用一个波段,就会产生互相干扰,最后大家都用不成。


只有从权利约束的角度出发,我们才可以把这无线电波的频段界定下来。我们说,这个无线电台确实是你的,但这电台要怎么使用并不能由你自己说了算。有些无线频段你可以使用,有些你不能使用。


你看,这就是从权利的角度出发界定无线电台的产权。如果没有这样的权利界定,一段无线电频谱人人互相争用,人人互相干扰,那么这段无线电频谱的价值会下降为零


有些人仅仅因为某些资产从物的角度无法观察,就认为这些资产不存在,也不应该界定产权,实际上真这样的话,世界上很多有价值的资产就会化为乌有。


3)定纷止争不是产权界定唯一目的


定纷止争 是界定产权的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一点。


一段无线电频谱,没有产权界定的话,大家互相争用,互相干扰,会让这无线电频段价值归零。


一块农地,如果人人可以使用的话,明明可以种植上佳小麦的,却只能丢荒放牧,土地价值大打折扣。


一片池塘,本来水清鱼肥,但人人都可以毫无节制地捕捞的话,就只能大鱼变小鱼,小鱼变没鱼,浪费一片大好池塘。


如上种种,都是资产权利没有得到界定的结果。我们必须对资产权利作出界定,指明谁可以使用,谁不可以使用,才能阻止资产的租值耗散。


这就是“ 定纷止争 ”的意义。


但“ 定纷止争 ”不是人们界定产权的唯一目的。


界定产权至少还有另外一个重大 目的 ,那就是 鼓励生产


试问,如果我说这块土地只能由你一个人来耕种,但耕种所得不能由你享受和支配。那结果会怎样?你还是会让这块土地丢荒不管。


“这块土地只能由你一个人来耕种”,定纷止争的作用是达到了,不会有别人来和你争夺。但“耕种所得不能由你享受和支配”,你就没有投入生产的积极性,这片土地的价值还是体现不出来。


许多国有企业拥有最好的厂房、设备和人力资源,但为什么会搞得一塌糊涂?这是因为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虽然拥有经营权,但经营所得不归他所有,就算赚了钱对他好处也不够大,所以大量宝贵的企业资产会被白白浪费掉。


中国农村在实行包产到户之前,农地的耕作权也是在农民手上的,但他们不能享受耕作所得,于是即使你有大好良田,也打不出多少粮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