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114通信网
中国知名通信行业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卫视  ·  中国味·非遗年 ...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轻盈的胜利 ·  昨天  
新周刊  ·  全网争议,封神故事为什么这么难拍? ·  2 天前  
新周刊  ·  河南人,为什么爱去杭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114通信网

【盘点】使海量哑设备“开口说话”:5G-A无源物联谱写万物智联时代新篇

C114通信网  · 公众号  ·  · 2024-12-31 16:03

正文

无论古今中西,“赋予没有生命的物品以智慧”一直都被许多人所津津乐道。伴随5G-A时代的全面到来,这个主题似乎具备了真正实现的条件。
联接是赋智的第一步。5G-A无源物联作为5G-A关键技术之一,拥有低功耗、低成本、易部署、免维护、全域感知等突出优势,能够支持千亿级“哑设备”的联网,极大地拓展了物联网联接的广度与深度,从而为实现“万物智联”乃至“万智互联”、使能各行各业数智化转型、激发新质生产力强大动能奠定坚实基础。
那么5G-A无源物联当下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如何才能推动该产业发展得既快又好?就在2024年中国5G发展大会期间,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联合举办“5G-A技术及应用发展论坛——5G-A无源物联产业子论坛”。论坛以“夯实数字化底座,助力万物智联发展”为主题,汇集了“政产学研用”各方的专家代表,围绕5G-A无源物联产业政策、技术标准、终端芯片、应用场景等业内外关注的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为我们擘画了一幅蕴含无限可能的未来图景。

5G-A无源物联:让万物智联成为可能


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当前,联接的“物超人”已成为一个现象级事件,但是受限于供能、成本、维护等问题,距离做到“应联尽联”仍有巨大差距;而随着产业数字化的深入推进,对于行业人员、资产、物料、产品等全生产要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亦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5G-A无源物联应运而生,成为突破瓶颈的关键所在。
5G-A无源物联是指在无需外部电源驱动的情况下,通过环境获取能量(如射频能量采集、光能转换等)实现设备连接和数据传输的物联网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有源物联网,5G-A无源物联无需为终端配备电源或电池,极大地降低了维护成本和部署难度。通过这项技术,可以让“哑设备”实现基本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包括原材料、生产工具、贵重资产、快消品等,让它们具备“说话”的能力,回答关于身份、位置和状态等问题。同时,基于蜂窝网络的特点,5G-A无源物联能够实现更广泛的网络覆盖和更稳定的通信联接,实现千亿级的联接规模,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进而支撑整个世界迈向智能世界。
中国信通院首席专家续合元在论坛致辞中指出,5G-A首次将无源物联技术引入蜂窝网络,并成为5G-A在国际标准、产业升级、应用推广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技术,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要加速5G-A无源物联标准研制、构建5G-A无源物联验证体系、探索5G-A无源物联应用场景,以进一步激发5G-A无源物联发展潜能。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智能连接产品部总经理全建斌表示,5G-A无源物联作为一项颠覆性的创新技术,有望激发新质生产力,推动全社会生产要素的网联化、数字化。他强调,政策支持、产业创新需求、轻量化低成本解决方案是5G-A无源物联的关键要点,中国移动在标准制定、产业创新、产品体系构建和生态合作积极推进,旨在推动无源物联网的商用进程,共创万物智联新未来。
中国电信研究院移动研究所副所长谢伟良提到,蜂窝无源物联网有着科技和环保两个鲜明特征,完全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相较于RFID、NFC、蓝牙等无源物联技术,它具有覆盖范围、规模组网、传感、定位、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将与其他物联方式共同支撑各行各业的物联网接入需求。他认为,蜂窝无源物联网应基于统一的技术标准,聚焦产业力量,优先定位差异化市场寻求突破,并与RFID网络和设备进行融合和对接。
对当下炙手可热的AI而言,5G-A无源物联亦不可或缺。两者的结合将推动智能时代更快到来——5G-A无源物联标准化带来可靠AI数据源,大覆盖组网模式更适合AI场景训练。

诸要素就绪: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5G-A无源物联应用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受到产业界的一致看好。早在2023年12月,产业标准组织3GPP就启动了相关的技术研究和标准化工作。C114自本次论坛获悉,经过产业界的共同探索和努力,5G-A无源物联已经取得了四大关键进展,各方面要素就绪。
第一,标准进展按期实现。就在前不久的RAN106次全会上,3GPP确定无源物联在R19 WI立项,5G-A针对无源物联的接入网及空口设计要求已经清晰,标志着由产业共识走向商用准备。
第二,产业链进一步完善。运营商和产业伙伴纷纷推出无源物联应用平台,并打通了从标签到网络到平台的信息流,具备了对标签的统一纳管,并开始探索安全、计费以及第三方应用开放,实现端到端商业闭环。
第三,生态取得突破。领先厂家推出自研芯片级标签,中国移动旗下芯片公司芯昇自研的芯片级标签样片已投片,按规划将于2025年1月回片,将推动5G-A无源物联的规模试点。在强调自主可控、“强芯铸魂”的今天,5G-A无源物联比RFID技术更有优势,通过错位竞争推进芯片国产化,市场发展前景巨大。
第四,网络能力持续提升。作为全球领先的设备供应商,华为积极推动5G-A无源物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比如面向连续组网、全域覆盖,通过基于大功率基站、使用新编码的标签以及分布式联合接收等技术创新,最终可达成超过100米的覆盖能力。再比如在盘点准确率方面,现有技术只能达到95%左右,距离满足行业需求还有一定距离。通过蜂窝网络的Supercell技术,可联合多个头端进行分布式调度,再结合多层立体的射频资源管理算法,最终达成的准确率能够超过99.9%。

试点四面开花:赋能作用初步显现


我国在5G/5G-A发展上引领着全球步伐,在5G-A无源物联领域同样如此。C114了解到,在三大运营商的积极推动下,目前全国已落地了一批商用试点项目,孵化出了不少可圈可点的应用案例,5G-A无源物联的赋能作用也已初步显现。
例如中国移动在牵头推进5G-A无源物联标准化进程的同时,联合产业伙伴开展了大规模的试点验证,有力促进了5G-A无源物联技术的成熟。在广西移动物流中心,面对业务流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盘点效率低、RFID识别距离短、出入库流程长、人工负荷大的痛点,广西移动引入5G-A无源物联技术,打造了“标签-网络-平台-应用”端到端自主可控的5G-A智能仓储解决方案,实现了盘点效率从天级到分钟级的极大提高,以及出入库货的自动化。5G-A无源物联作为更经济实用的智慧化黑灯仓库使能技术,可实现全域盘点和全程数据可追溯,有效提升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账实一致性。
上海欧冶金服作为宝武体系内唯一的第三方钢材业务交易平台,在给下游企业提供钢卷融资服务过程中存在物料盘点和流动监管等挑战,而GPS方案成本高、RFID扫描读取距离短且准确率低,都无法规模使用。通过与中国联通、华为合作部署5G-A无源物联,在监管钢卷上安装5G-A无源物联标签,标签从基站发出的射频信号和环境获取能量,将感知数据实时上传后台,欧冶金服打破了仓库监管“黑盒”,实现每个货物可识别、可追踪、可信任,进一步提升行业效率,降低风险成本。
上海紫江新材料是生产和销售锂电池用铝塑膜的龙头企业,整个铝塑膜生产全流程的严格质量管理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上海电信通过5G-A无源物联技术创新,为企业提升了物流的透明程度和效率,加速数字化转型,并有效改善工人工作环境,降低职业病风险。经评估,单房盘点可节约12万元/年,减少错拿导致废弃损失15万元/年。未来,上海电信计划在更多新场景持续验证更多能力,满足对仓储入库周期监控、自动化盘点等资产管理的多维需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