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爱丽丝手札
投资中国(touzicn):新鲜出炉的行业资讯,持久精华的投资干货,大佬们的投资建议,关注投资和创业、私募股权、风投创投、金融财经、商业和互联网。欢迎无论是准备走上投资路还是正走在投资路上的相关人士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角兽智库  ·  2025年医药投资策略 ·  3 天前  
火星投资  ·  机器狗概念股梳理 ·  2 天前  
火星投资  ·  机器狗概念股梳理 ·  2 天前  
经纬创投  ·  月入112 万美元,17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爱丽丝手札

2017年,中国经济怎么走?(房价、资产泡沫、人民币、股市)

爱丽丝手札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6-12-23 20:38

正文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题目下方投资中国关注我们

今日微信号力荐 (长按红色字复制)

小白读财

xbducai


导语: 即将到来的2017年,好坏消息参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有望迎来一个经济小阳春,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加入这一队列?很不幸,我们的水晶球看到了相反的痕迹。前些年中国进行了过多的错误投资,这些规模巨大的投资有助于维护当年经济增速,却导致投资回报率的持续降低,种下了今日内需缺乏的根源。基于此,我们的量化预测模型提出了2017年十大预测如下。


来源 | FT中文网

作者 | 上海朝阳财富首席经济学家刘海影


中国经济反弹?


不会。2016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展现的数据好转,主要推动力来自于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房地产热潮与补库存运动。长达52月的负PPI压力之下,上游行业投资不足,供应链处于紧平衡状态,在限产量(而非去产能)政策主导之下形成事实上的价格托拉斯,加强了补库存力度。由此导致的上游行业利润复苏(国企占比较高)改善了表面数据,但本质上仅是利润在不同行业与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再配置,这事实上进一步压制了制造业、私企的利润预期与投资动力。这一再配置也得到房地产、汽车等局部热点行业的支持,而随着明年局部热点行业动力不存,投资中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将遭遇下行压力,基建投资将不足以弥补前两者的下滑。在终端需求疲弱、滞胀威胁之下,补库存可能提前夭折。出口则继续负增长。如此,按照我们模型预测额,明年中国GDP增速将进一步下滑到6.4%左右水平。


人民币企稳?


不会。我专文论述过人民币贬值逻辑,认为人民币资产投资回报率下滑才是真实原因,这决定了人民币贬值将是长期趋势。但这并不等同于人民币直线贬值。2017年随着美元的阶段性转折与震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震荡。不过,最终,到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旧可能贬值至7.2~7.3一线,贬值幅度约5%。


通胀复炽?


不会。国内一般卖方模型看通胀,会重视食品甚至猪肉对CPI的推动,这不够深刻。表面看,基于CPI与猪肉的高联动性、猪肉价格的高波动率,这样分析似乎有道理,但事实上,背后的隐秘逻辑环节在于:1)其他因素导致的低端劳动力成本上扬,会推动食品价格上升;2)劳动生产率增速会影响成本上升传递为价格上升的比例;3)价格上升预期导致的供应者库存决策变化。这三个环节揭示出,通货膨胀的真正动力,在于终端需求上升与劳动生产率停滞之间的矛盾对物价的推升,并被加库存决策所放大,猪肉、食品价格的同步变化则是这一逻辑的副产品。以此而论,将通货膨胀追踪到猪肉并未完成分析任务、也不能对未来正确把握。按照我们的模型分析,明年终端需求仍旧疲弱,失业压力将会加剧,工薪增速降低,通货膨胀不具备持续高涨的基础。很可能到春节左右,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将会减弱,之后震荡下行,全年而言均值在1.8%以下。


流动性拐点到来?


会的。两个重大趋势将会贯穿2017年,并引导流动性减少。


首先,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化利率将会继续走高。在人民币汇率承压的情况下,中国国债收益率需要维持与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定的利差,才能降低资金进一步外流的压力,事实上,2012年之后,中美两国利差一直维持在很紧的区间内,而2017年美国国债收益率大概率继续上升,增加了中国市场化利率抬升的压力。另一方面,面对汇率压力、资产泡沫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央行将不得不实施偏紧缩的政策,机构降低杠杆的动作可能贯穿一年,也会对利率有抬升影响。


第二,实体经济的信用需求可能继续降低。2016年信贷需求的主要贡献者——家庭房贷——将减少,其缺口无法被制造业、基建信贷所抵消。利率提升与信用创造降低,两者的合力结果,是中国流动性盛宴终结。代替资产荒,资金荒会越来越多地被人关注,小型银行等机构竞争劣势将更行凸显。


债务违约加剧?


会的。虽然上游行业与不少国企通过2016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而赢来利润拐点,降低了这些领域债务违约压力,但这一压力并未消失,而是转移到别的领域。从根本意义上讲,2016年中国资产回报率情况并未有本质改善,我们所观察到的,更多地是利润在不同行业中的再分配:上游通过高价格收割下游行业的利润。在利率上行、金融机构降低杠杆、流动性逆转的环境中,大量缺乏竞争力的僵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将会继续恶化,并转化为更高的债务违约率。


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张?


会的。在民企投资、制造业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减速的大背景之下,政府将会发现自己需要承担更大的义务,不论是扩张基建还是满足民生方面,都需要政府支出持续高速扩张。按照我们的模型预测,明年财政支出增速或不低于今年。与此同时,在内需降低、增速放缓压力之下,尤其是几个大税项前景不佳,财政收入增速则可能继续降低到个位数。财政赤字——即使按照政府最窄的口径定义——也将超过3%红线。国债发行将会加速,也构成压迫国债收益率上升的因素之一。


央行会放松吗?


会的。压力之下,为了抑制金融机构过高的杠杆率,央行可能会继续坚持偏紧的货币政策,直到1)人民币出现一个阶段的稳定或者升值;2)经济增速再下台阶;3)银行等机构资金链紧绷,一些小型机构出现钱荒危机。三个条件满足两个之后,央行可能在二三季度中实施形式不一的宽松举措。


房价增速降低?


会的。金融动荡之下,居民的风险偏好也将降低,三四线城市将会因为库存压力而降价,一二线城市将会因为缺乏新增买房资金而降价。


股市大涨?


不会。在企业盈利难以大幅好转的背景下,股市上涨的唯一希望在于估值扩张,这要么需要利率的大幅走低,要么出现大规模的新增资金入市。后者需要股市自己呈现出较强的赚钱效应,以吸引场外资金入场。大盘股上涨的二八行情难以造就强烈的赚钱效应,而拉抬创业板等小市值个股又忌惮于其离谱的估值与故事的证伪。这种格局下,很可能股市将会度过另一个艰难年头,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机会。基金经理们仍将螺丝壳里做道场,以收割韭菜为alpha来源。


商品狂飙?


不会。2017年将会是商品大年,但需要区分国际定价商品与国内定价商品。在全球经济反弹背景下,前者价格将可能持续上扬,涨势覆盖一整年,这其中以石油、黄金、有色金属等为代表。对于国内定价商品,炒作机会也会十分丰富,但更大可能性是以大幅震荡的形势体现出来。支持价格上扬的因素(如限产量、库存低、环保、运输)与压制价格上扬的因素(如产能仍旧庞大、加库存运动可能提前夭折、进口量增加)博弈激烈,提供放大的波动性。2016年双11的大幅震荡,已经预示了这样的场景。


【延伸】2017年: 资产泡沫依然难破


来源:lixunlei0722

作者:李迅雷

 

很快要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了,这是决定2017年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方向、目标及政策取向和工作重点的最高级别会议了。那么,这次会议将提出哪些新目标和改革举措,对于投资有什么启示,提了好多年的资产泡沫会否在2017年破裂?本文试做分析。

 

稳增长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未变

 

“稳增长”口号的提出是从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的,这恐怕与2011年起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有关。2011年至2015年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稳中求进作为次年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估计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然会再次强调稳增长和稳中求进,因为在12月9日的政治局会议上,稳增长和稳中求进仍被继续提出。

 

稳增长的含义是经济不能出现大幅下滑,基本要维持L型走势。稳中求进的含义是在稳增长实现的前提下,再来推进改革。那么,2017年有哪些改革呢?政治局会议要求,明年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此外,会议还提出2017年要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五大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突出重点,与相关领域改革有机结合,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有人认为明年是改革之年,理由是经济领域的结构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没有再提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如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尽管没有提增长目标,但稳增长的要求仍未变。而且,会议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也不是首次提出,早在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过非常类似的口号。

 

我的判断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对2017年经济增长下行的容忍度提高,如2016年提出的增长目标为6.5%-7%,2017年或提出不低于6%的目标,但不能认为2017年会放弃经济增长目标而力推改革,正如政治局会议定调的那样,2017年是“改革深化之年”,政策上还是会“稳”字当头。在稳增长前提下,改革的步伐才可能加大。

 

问题是,2017年稳增长的难度要大于2016年,今年实质上执行的是“货币偏宽松,财政超积极”的政策,这才实现了6.7%的GDP增速;2017年可能会是货币难宽松(通胀、贬值双重压力),财政受制约(举债成本上升、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等)的格局。如果为稳增长的投入依旧很大,则调结构的力度可能就有限了。

 

治理“脱实向虚”与防范金融风险步入两难

 

被斥为“害人精”和“妖精”的举牌者,对中国经济构成了很大伤害,首先是引导资金脱实向虚,而且对优秀上市公司不断举牌的行为,让优秀企业家感到寒心;其次是被视为由此抬高了市场利率水平,如万能险。我国这些年来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伤透脑筋,并把降成本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五大目标之一,故难以容忍虚拟经济的高杠杆逼迫市场利率水平进一步提高。

 

如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实际上就是表达对过去虚拟经济过度繁荣、整个经济“脱实向虚”的担忧。从前三个季度的GDP分项贡献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金融所创造的GDP要占8.8%,这一水平已经明显高于日本、美国和英国。金融的过度发展,不仅让实业衰落,而且也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但是,如果金融挤泡沫力度过大,或者通胀抬升,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持续上升,市场利率也不断上升,则资金又会从金融和房地产领域流向实体,或引发资产泡沫破裂,从而诱发金融危机。因此,2017年也要避免脱虚向实带来的风险。


从2015年5月权威人士发表讲话至今,我国已经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防风险就是稳增长,因为金融风险一旦爆发,所有为稳增长所做的努力都是白费了。而资产泡沫破裂所带来的潜在危害究竟有多大,却很难评估,在这种情况下,谁敢对大类资产存在的泡沫问题轻举妄动呢?这就是所谓的两难。

 

政策空间收窄:治大国如烹小鲜

 

要实现如此多的目标,政策工具就不够用;且这些年来稳增长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持续用力,使得货币和债务的规模越来越大,故政策工具的施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运用效果也是递减的。因此,政策只能在众多的约束条件下去腾挪空间,而不是弃子去开发新的空间。


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含义就是国家大了,做事一定要小心翼翼,否则容易酿成大错。 2013年4月,习主席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在回答巴西记者提问时说:“(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懈怠,不马虎。

 

因此,2017年就经济政策和改革举措而言,不像是大刀阔斧的一年,更可能是小心翼翼、每走一步都留好后手的一年。如楼市的政策目前还是以打压为主,假如销量持续减少、开发投资增速持续下降,也不排除2017年下半年政策对楼市再度进行正向刺激的可能。

 

记得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专门提到“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这就是说,化解泡沫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小心对待。


估计2017年货币政策的制订也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降准不现实,因为贬值预期在;加息也不现实,因为市场利率已经上调了。如果是既降准有加息呢?虽然都可以做单独解读,但放在一起就显得别扭。财政政策呢?似乎也有点力不从心。

 

在贬值、通胀和利率上行的三大压力下,股市其实没有太多上涨的理由。之所以前期表现相对强些,也是资金推动的结果,因为楼市遭遇调控,部分资金流向股市。但本身就存在泡沫的股市,监管者既不能容忍它大涨、使得泡沫越来越大,同时也不敢刻意打压。比较现实的调控方式是,既不让股市大跌,也不让股市大涨,涨的空间来自跌的空间,维持适度泡沫。 

                        

2017年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是下半年十九大的召开,这与股市的相关性如何,值得去斟酌。我的主观判断是上半年是否要为下半年留出空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基金不光有收益还有分红?关注理财工厂,厂花给你筛选哪些基金会分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推荐阅读——掌管资产过万亿,参股银行券商数十家!中国金融界真正的大佬原来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