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WeLens
WeLens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传播平台。旗下包含出版、视频、新媒体、展览、沙龙、创意产品等板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银行螺丝钉  ·  [1月9日]指数估值数据(高溢价的ETF还能 ... ·  18 小时前  
基少成多  ·  股王、美股大跌水,发车!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事涉4家上市公司,多人被罚! ·  3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北京大动作,暴增1500亿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WeLens

侯麦:我和非常小的团队工作,没有助理导演,没有场记

WeLens  · 公众号  ·  · 2020-10-16 21:46

正文


“您好,我是埃里克·侯麦,我想见您一面。”

这是侯麦在选角时的开场白。
 

侯麦在《夏天的故事》剧组


侯麦是导演,也是维持谢赫家族生计的父亲和丈夫——莫里斯·谢赫。直到侯麦去世时,侯麦家族(即侯麦电影的工作伙伴), 与谢赫家族(即侯麦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成员,妻子与两个儿子)才首次见面。


《秋天的故事》,1998

侯麦电影的关键词是“朴实”,但他的人生关键词是“神秘”。
 

首先成为莫里斯·谢赫
 
莫里斯·谢赫是隐藏在“埃里克·侯麦”背后的一位真实男人。他出生在一个传统天主教信仰的家庭,文学、音乐、绘画、表演艺术与戏剧填满了他的课余时光,当时,莫里斯立志要成为一名舞台剧导演。


中学时,莫里斯碰到这样一道作文题目“戏剧与电影,你比较喜欢何者?”莫里斯的答案是:“戏剧”。 
 
他北上巴黎,连续两次考取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失败,后又在战时应征入伍。1944年6月,他和弟弟听信朋友的消息,一同骑车去来桑德德利找鸡蛋,却被德国士兵认为是“法方间谍”,被抓住并关押了一夜。2个月后,他在枪林弹雨中完成了与当下战争时局毫无关系的小说《伊丽莎白的小屋》。书中有一个有趣的预示: “克莱尔的膝盖在裙沿外面形成一个深色的、闪亮的小三角形。”


《克莱尔的膝盖》,1970

这正是侯麦电影《克莱尔的膝盖》的由来。但无论是《伊丽莎白的小屋》还是后续创作的短篇小说,市场都不叫好,这也直接宣布了侯麦作为商业小说家的失败。但他一生都从未远离文学。
 
“这样一种先验性的文学活动,与哪怕丝毫的电影影响也相距甚远,它滋养了我的电影。”


 埃里克·侯麦的诞生
 
埃里克·侯麦诞生于莫里斯·谢赫对文学与电影边界的探索中。
文学性是侯麦的电影的立身之本,也是莫里斯·谢赫和埃里克·侯麦的连接点。

《春天的故事》,1990


莫里斯·谢赫先经历了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私立学校教古典文学。他在学校创办的拉丁区电影俱乐部吸引了大批热爱电影的青年学生。夏布洛尔和保罗·杰高夫是这样评价侯麦和俱乐部的:“我在放映会上认识了埃里克·侯麦,他是个文学老师,瘦高个子,棕色头发,看起来活像吸血鬼诺斯费拉图。”
 
这份工作也让他和《电影手册》交轨,随后侯麦在这本在电影史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影评。
 
侯麦过往文学老师的身份也使他对文字有强迫症一般的严谨:雅克·李维特说他是“小学老师做派”,还打趣说他手底下的“小学生”不够成熟。
 

《女友的男友》,1987

 
侯麦对年轻人的扶持一以贯之。他曾经在特吕弗的求助信中被称为“老坏蛋、亲爱的恶棍、骗子朋友、无赖兄弟”,帮其准备好了《访客》拍摄所要的物资。晚年时期,他在《你是谁,多萝泰·布兰克?》剧组给帕斯卡·里比耶举过话筒杆,也为罗塞特扛过摄像机。

侯麦教学生电影课,却从未动手实践过。一次,学生问他,“先生,您总是评论这部那部电影,但您应该自己拍呀!”侯麦坦言自己没有摄像机。学生回答道,“我有,我借给您。”
 
就这样,文学老师谢赫开始拍电影了。


片场中的侯麦
 
在执导的48年生涯中,侯麦拍摄了50多部影片。很多经典,如“道德的故事”、“喜剧与箴言”和“四季故事”等系列。

 《夏天的故事》,1996


这些片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省钱”。

通常来说,侯麦电影的成本仅占一般法国长片预算金额的三分之一。这得益于他一贯执行的规定:布景采用自然状态,少用技术设备,使用非专业演员,住宿和餐饮就地解决。

“我和非常小的团队工作,我没有助理导演,没有场记,我自己负责分镜。我只有很少的技术人员,因为我的电影里没有多少移动镜头……我是一个作者。我自己写剧本。“


《沙滩上的宝莲》,1983

 
尽管在用度花销上打折扣,但侯麦绝不会在追求真实上妥协。

他从不在空间关系上造假。《飞行员的妻子》中,男主人公弗朗索瓦从星星广场乘坐地铁前往火车站,后又登上26路公共汽车,坐了7站前往伯特修蒙,与真实路程没有任何区别。

为了取景真实,他在电影中会直接拍摄巴黎街景。有一位观众曾向侯麦抱怨,自己在没被告知拍摄的状况下出现在了影片场景中。他回复道——

“在不确切的某一天的某一时刻,光天化日之下,一位女士独自坐在一家精致的餐馆露台上抽烟,这时她被拍进电影。无论此人确为M女士与否,我很难承认这对她的私人生活造成了任何损害。”
 

谁是电影创作者?

拍摄《两个小淑女》时,他常在幼儿园、公园和小学门口转悠,寻找适合出演的小女孩,还常被看守拦下盘问。《双姝奇缘》和《母与子1907》的主角扮演者也都是侯麦自己打电话找到的。电话约谈《克莱尔的膝盖》的女主演——一名16岁的高中生时,他说:她没什么天赋,但我很喜欢她讲话的声音,没有戏剧腔调。我想就是她了

《双姝奇缘》,1987


侯麦的创作方式是:先倾听演员们分享自己的人生,包装成剧本,后调动演员用自己的方式自然流露出来,掩饰掉其中的传记抑或自我批评色彩。

所以,侯麦合作过的多名演员都产生过影片就是由自己完成的错觉。当演员特兰蒂涅昂指责导演对自己的关注还不如对烟灰缸多时,侯麦说:“因为您不像烟灰缸那样让我操心呀。
 
但也有意外。《午后之爱》拍摄亲热戏时,侯麦指导赤身裸体的女演员如何躺在床上,自己却羞红了脸,找男演员来代劳,自己跑到了楼上。而数十年后拍摄《冬天的故事》时,面对亲热戏,他又逃到了走廊里,使劲做起了体操锻炼。他认真地表示:在我看来,女演员拍裸戏是因为她们有这样的想法:“啊!要是能拍一段裸戏就好了!”

《午后之爱》,1972

简单的场景、安静的图像语言、“唠唠叨叨”的对话,使侯麦的电影饱受争议。 

“人们指责我创作的句子太长,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确可以滔滔不绝!如果把我写的台词和即兴讲话的语句拿出来比较,没有人能看得出区别。”

“(许多作品都以女性世界为中心)倒不是我喜欢年轻女人,而是因为我感觉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少女。我自己心中就有。



尽管侯麦本人神秘低调,鲜有个人生活的媒体报道,但他却已经把生活的各种细节都渗透到了电影创作中。

因为“我们不过活,生活的全部就是大银幕,就是电影。”
 

 

参考资料:

《侯麦传》,[法] 安托万·德·巴克  [法] 诺尔·艾柏 著

图片来源:

https://www.filmcomment.com/article/the-accidental-auteurist-eric-rohmer-remembered/

pinterest.com

https://me.me/

see-aych.com

http://silencio.unblog.fr/



 

👇 点击下图购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