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不订牛奶,工作么样开展!我丑话说在前哈,以后有么要求最好别找老师,不会有求必应的。”
近日,因新学期众多家长不再订牛奶,湖北浠水县实验小学竹瓦校区一班主任的言论引关注。随后,涉事学校回应称已知晓此事,
老师言辞不当,将严肃处理,并强调牛奶征订为自愿行为。
据悉,一张名为“实小竹瓦校区五(16)班级群”的微信群聊天截图中,有账号发消息称:“家长朋友们好!还有哪些人没订奶,请今天内完成哦。”多名备注为某人爸爸或妈妈的群友回复“今年不再订购牛奶”,随后该账号表示,
“你们都不订牛奶,工作么样开展!”
并称
“以后有么要求最好别找老师,不会有求必应的。”
2月14日,记者就此事采访浠水县实验小学教联体时,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学校已关注到网友所反映的情况,并进行了调查处理,已对涉事班主任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教育。
“网上流出的那张截图是真实存在的,
但我们学校从来没有对学生及家长有过强制征订学生奶的规定,一直都实行自愿征订原则
。该班主任是由于压力过大一时说错了话,她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并向家长进行了道歉。”
随后,记者多次拨打浠水县教育局公开电话,但无人接听。而湖北省教育厅官网政策问答库关于学生饮用奶的征订原则明确:
“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推广必须坚持学生和家长自愿原则,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学生和家长购买。”
另据贵州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关注》报道,
涉事学校回应称该老师言辞不当,学校将严肃处理,并强调牛奶征订为自愿行为。
事件曝光后,涉事学校回应时反复强调
“订牛奶是自愿行为”
。对此,很多网友并不认同。
毕竟,家长们普遍表示,在老师的压力下,很多人根本无法拒绝这个所谓“自愿”的选择。
事实上,类似“被自愿”订奶并非个例。据媒体报道,
去年,湖北襄阳老河口市一中学初一年级老师要求学生订购牛奶,一学期330元,不订的学生需提供牛奶过敏医学证明。
湖北
襄阳襄州区一所中学要求七年级新生买校服、牛奶、保险,未强制,但无购买记录就不办入学。
更早前,河南正阳县一小学,也曾被曝在学生饮用奶征订中出现
“有条件积极订购,没条件创造条件订购”
等通知内容。
引发舆论争议后,学校与教育部门都是如出一辙地称“自愿”,但是,到底有多少家长是“被自愿”?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行为可能并不仅仅局限于牛奶。
还有不少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向家长推销校服、平板电脑等商品。
比如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三中学校曾向家长推销与第三方合作的“智慧课堂”,暗示
诱导学生家长购买平板电脑资源服务,缴纳费用8800元
。校方以是否购买此项服务为分班依据,将学生分别划入“智慧班”和普通班。
武汉一小学在一年级已经购买了校服情况下,在小学二年级再次通知购买校服,且要求班主任通知家长上传购买截图……
家长们不禁感叹:
“学校明明说是自愿的,可最后不买就成了不支持教育……”
为了孩子,不少家长即使不情不愿,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家长生怕不随大流,变成老师眼中的“刺头”,自家孩子就此被“穿小鞋”,遭遇区别对待。去年,一段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画面中,
学生们在喝牛奶时,老师让学生们互相干杯,没订奶的孩子委屈巴巴地趴在桌子上,在众目睽睽下承受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