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聊聊生命科学产业那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3 天前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148家血清品牌扎堆,卖血清还是不是个好生意?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7-26 08:00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生命科学产业观察公众号的第 1082-1 期文章
来源:生物销售


凭什么说是148,有统计?


先别纠结具体数字,后文再解释。我们先来探讨点更有意义的:「 卖血清,还是不是个好生意? 」。


中国人做事习惯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就按天、地、人这三个维度分别展开。




01

血清必将被替代,无血清才是未来?


看天时。血清的时代,是否已经彻底过去,现在还是好时机么?很多人担忧:现在流行 无血清培养基 、血替,血清市场会越来越小,说不定哪天会从实验室消失。


且不说血清是怎么没的,先聊聊胎牛血清是怎么来的。胎牛血清,对生意人来说,是用来「卖」的,而说到底,是科研人员用来养细胞的。


回溯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发展史,起步年代,细胞类型各种各样,用以培养细胞的营养物质千奇百怪:


1885年,有人用PBS养鸡胚组织,竟然能活好几天;后来,也有人,用青蛙淋巴液养蛙胚神经组织,也能活几周;还有人用鸡胚浸出液、鸡血浆养鸡胚组织等。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Theodore Puck在细胞和组织培养中首次加入胎牛血清(FBS)来刺激细胞生长。(来自百度AI智能回答)


彼时,距人类尝试用PBS养细胞,已过去70多年;期间充满了各种瞎折腾,很类似爱迪生发现钨丝。


故事到这,可起叫:细胞如此多「娇」,引无数科学家寻找胎牛血清竞折腰。


故事还没完。科研细胞种类很多,每种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喜好不一。难道每种细胞都需要「定制化培养」、配置「个性化套餐」?出于性能、简便、成本等综合考虑,科研人员需要一种足够通用的细胞培养试剂。


渐渐,胎牛血清胜出,成为当今生物试剂最大单品。胎牛血清,当然不是所有种类细胞培养的最优解; 但它胜在通用性强,支持科研常用细胞中的大多数


到如今,有人担心,无血清培养基、血替产品,不久就会打败胎牛血清。


回顾一下胎牛血清上位史,很容易明白: 胎牛血清在科研领域的地位,无血清培养基替代不了,各种「血替」也替代不了。


无血清培养基,是针对特定一种细胞的 「个性化套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胜在个性化,输在通用性差。


无血清,特别适用于形成产业、大规模培养的细胞,如疫苗、抗体药、细胞治疗、类器官等领域,因为只有这些领域,值得专门为之开发一种培养方案。


注意:这些领域多属于新兴产业、增量市场,并没有抢胎牛血清已有市场;疫苗行业有替代,替代的多是新生牛,而非胎牛。此处再解释一遍, 本文所关注的是科研领域的胎牛血清市场(含工业客户科研用)。


既然无血清培养基不行,那还能找到其他能通用的血清替代产品么,就是也和基础培养基搭配使用的那种?


那可真是打开了万花筒,五花八门,诸如人血小板裂解物、牛眼液、丝胶蛋白等。早有很多大聪明研究过,此处展示有代表性一项,粗略感受一下:


Alternative to FBS in animal cell culture - An overview and future perspective. Heliyon. 2021 Jul 28;7(8):e07686. 动物细胞培养中的 FBS 替代品 - 概述和未来展望

直接说大聪明的结论:用人类血小板裂解物 ( HPL ) 和蚯蚓热灭活体腔液 (HI-CF) 组合来替代FBS。

你感觉靠谱不?如果是,赶快去养蚯蚓,颠覆行业、重塑生态的大商机就是你的。

好了,这一趴写太多了,赶紧总结下要点:

1、无血清培养基,并不会抢科研市场(含工业客户)胎牛血清市场;

2、目力所及,还没有看到靠谱的血清替代品。

结论: 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胎牛血清依然是生物试剂最大单品。市场足够大,可以放手做。天时犹在。

02

中国胎牛血清市场的「三国演义」


聊完「天」,接着聊「地」。

国内胎牛血清市场,主要是澳洲、南美、中国三个血源地的血清。为了形象展示「三国演义」格局和趋势,本人耗时十几分钟PPT中耐心绘制而成。虽线条简陋,已是本号创号以来最精美的原创图,请欣赏。

示意图,说要点:

1、国内市场总体,20-30亿,主要由南美、澳洲、国产三者构成,整体市场还在增长变大;

2、南美血清,包括乌拉圭和来自巴西的乌拉圭。过去几年平稳或略降,只是南美各品牌之间有此消彼长,比如消失的gbc 106,一鲸落而万物生。预计未来几年,延续缓慢下降趋势。

3、澳洲血清,无论是澳大利亚还是新西兰,很多场景下,贵就是原罪,一票否决;用量和市场一直在萎缩,并将持续下去。

4、国产血清,疫情以来,进口受限,助力国产血清乘势而起;产业化规模化进一步造就品质、价格优势,市场迎来国产血清的时代。

总结:地利,即进口血清持平、萎缩,国产血清市场在高速增长。

以上是「象」,有「象」必有「因」,关于原因和理由的分析,见下图(《 第二曲线创新 》):
逻辑参考前文 「国产替代」的主角是外企,小公司应选「低端颠覆」

简单说:国产血清品质在提升,关键是价格有明显优势,而很多科研客户用进口血清属于「性能过度」,所以必将发生「低端颠覆」。

按此逻辑:说不定哪一天,新生牛甚至成牛血清品质能够满足科研客户需求,那么,卖 新生牛血清 就是一场颠覆式创新。那将属于血清品类的颠覆,而目前正在颠覆的,只是血清的「地域歧视」,这容易多了。

总之,国产血清起势,乘势者胜。

03

热「血」江湖148家


聊完天地,现在聊「人和」。其他人和不和不知道,我上一段言论一出,希望不会引发部分友商对我的「不和」哈。

热「血」江湖,有148家胎牛血清品牌 。严谨如我:首先,我有统计,表中「 规上企业 」120家;然后,再考虑个别疏漏、「规下企业」和层出不穷的新品牌,说148家应还算严谨吧。

其中,一百多家是贴牌而来。 我向来为贴牌正名,鼓励合理贴牌。 有文为证《 大众创业,万众贴牌:聊聊生命科学行业贴牌那点事儿 》。

还举过国际大品牌 abcam 的例子,该司1998年成立,起初的定位是“抗体电商平台”和“第三方产品分销商”,前者可比作抗体界的亚马逊,后者就是发现优质第三方抗体,然后OEM贴牌销售。

只要能像abcam一样,能保证产品质量,对客户坦诚相待、服务到位,你自然也可以走贴牌模式。自产不一定优质,贴牌不一定不行。

有人会疑问:血清市场,已经这么多品牌,还要做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