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NSTEMI是严重的、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其治疗目的是即刻缓解缺血和预防严重不良后果(即死亡或心肌梗死或再梗死)。其治疗包括抗缺血治疗、抗血栓治疗和根据危险度分层进行有创治疗。
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消除紧张情绪,可以应用小剂量的镇静剂;吸氧。同时积极处理可能弓I起心肌耗氧量增加的疾病,如感染、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低血压、心力衰竭、低氧血症等。
(1)抗心肌缺血药物
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同时也可静脉应用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头痛或低血压,收缩压< 90mmHg 或比用药前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g),在症状消失12~24h 后改用口服制剂,因为持续静脉应用药24—48h 内可出现药物耐受。常用的口服硝酸酯类药物包括硝酸异山梨酯和5-单硝酸异山梨酯。
应尽早用于所有无禁忌证的UA/NSTEMI 患者。建议选择具有心脏β1 受体选择性的药物如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艾司洛尔是一种快速作用的β受体阻断剂,可以静脉使用,安全而有效,甚至可用于左心功能减退的患者。
钙通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或两者与硝酸酯类药物联合应用,可有效减轻胸痛,但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β受体阻断剂以后加用钙通道阻滞剂应特别谨慎。维拉帕米和β受体阻断剂均有负性传导作用,不宜联合使用。
药圈
(2)抗血小板治疗
除非有禁忌证,所有UA/NSTEMI患者均应尽早使用阿司匹林。
通过阻断血小板的P2Y12 受体抑制ADP 诱导的血小板活化,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不同,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抗血小板疗效。UA/NSTEMI 患者建议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ADP 受体阻断剂,维持12 个月。常用氯吡格雷,也可用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新一代ADP 受体阻断剂包括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
③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
人工合成的选择性阻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受体的药物包括替罗非班、依替巴肽和拉米非班,主要用于计划接受PCI 的UA/NSTEMI 患者。
(3)抗凝治疗
常规应用于中~高危的UA/NSTEMI患者,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和比伐卢定。
增强抗凝血酶III 作用。静脉应用肝素2—5 天为宜,后可改为皮下注射肝素5000~7500IU,bid,再治疗1~2 天。肝素对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作用较小,并且作用可由于肝素与血浆蛋白高结合率而受影响。未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停用肝素后可能发生缺血症状的反跳,这是因为停用肝素后引发继发性凝血酶活性的增高,逐渐停用肝素可能会减少上述现象。由于存在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可能,在肝素使用过程中需监测血小板。
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在降低心脏事件发生方面有更优或相等的疗效。低分子肝素具有强烈的抗Xa 因子及Ⅱa 因子活性的作用,并且可以根据体重和肾功能调节剂量,皮下应用,不需要实脸室监测,故具有疗效更肯定、使用更方便的优点。常用药物包括依诺肝素、达肝素和那曲肝素等。
选择性Xa 因子间接抑制剂,用于UA/NSTEMI 的抗凝治疗不仅能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而且大大降低出血风险。皮下注射2.Smg,qd,可用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
直接抗凝血酶制剂,其有效成分为水蛭素衍生物片段。通过直接并特异性抑制Ⅱa 因子活性,能使活化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而发挥抗凝作用,可预防接触性血栓形成,作用可逆而短暂,出血事件的发生率降低。
(4)调脂治疗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期应用可促使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有类硝酸酯的作用,远期有抗炎和稳定斑块的作用,能降低冠状动脉疾病的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无论基线血脂水平如何,UA/NSTEMI患者均应尽早(24小时内)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肝酶和肌酶升高等不良反应。
(5)ACEI或ARB
长期应用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如果不存在禁忌证(如低血压、肾衰竭或双侧肾动脉狭窄),应该在第一个24小时内给予口服ACEI或A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