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的枪法
大家好,我是头像机枪一样秃秃秃秃的排稿少女梦小二。
昨天下午,云南昆明发生了一件大事。据昆明警方通报,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校门外,一男子持刀伤人后,劫持人质与警方对峙,视频显示,十几个书包散落一地,男子蹲在地上持刀劫持一名学生。
然后随着一声枪响,嫌犯应声倒地,围观群众爆发出掌声与欢呼。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击毙,人质获救,案件调查工作正在开展中。
我们在为警方又一次圆满处理了人质劫持事件叫好的同时,也为在被男子伤害的学生心怀惋惜。这起案件让不少人心生疑问,如果遇到劫持人质事件,警方的执法程序是怎么样的?
▲在救人质这个领域
FUZE最有发言权
首先,警方的原则就是尽量和平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控制各种意外发生,这时候,就需要谈判专家出场了。
这里要明确一点,中国警方并没有港剧和美剧那种谈判专家的岗位,但在一些城市的公安机关中,往往会有几名接受过谈判训练和心理学教育的民警,平时忙各自的工作,一旦有事就安排他们临时客串谈判专家。
谈判专家一般要首先稳住劫匪情绪,避免劫匪情绪激动,所以所谓“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山穷水尽,马上放下武器投降”这种话,是绝对不可能说出口的。否则劫匪一听,我都山穷水尽了,还谈个什么劲?
谈判专家抵达现场后,不会急于开始谈判,而是要首先熟悉案情,了解劫匪是什么人,有什么诉求,这样才能在谈判中有的放矢。
谈判专家必须拥有非凡的勇气来直面劫匪,要知道,所有的对劫持者的谈判都是近距离的,大多是专家和劫持者面对面的谈判。近距离谈判虽然危险,但是成功率远远大于电话谈判。
在谈判中,还有很多技巧,包括眼神、身体语言、问话怎么开始,用什么样的问话等都有讲究,尽量说服劫匪放人,对于劫匪一些减免刑罚、要赎金、要警方帮忙找人等等,也要第一时间答应下来,不论是避免劫匪伤害人质,还是为下一步强攻,都可以争取到不少机会。
但是,如果谈判效果不好,那就必须准备强攻了。
首选的强攻方案是化装接近,也就是不以警察的身份,而是化装成其他身份,利用各种借口接近劫持者。
▲湖州进行解救人质训练
女警化装护士接近后突然开枪
一般说来,劫持者对警察的接近是怀有高度戒备心的,而对医生、送饭送水人员则戒备心没那么高,这就给解救人质创造了机会。
▲“护士”将劫匪“击毙”
这时,警方就可以成装扮成送药的医生,送水送饭的厨师,提供劫持者所索要的交通工具的驾驶员等身份,先接近,然后伺机夺刀或者直接拔枪近距离击毙劫匪。
不过如果劫匪拒绝任何人接近,那就只能想办法远程狙击了。
一般来说,狙击的时机都在最后关头,当劫匪情绪激动,提出的要求警方无法满足,或者提出的最后期限即将到达,马上就要伤害人质的时候,警方一般别无选择,只能在确保人质安全的前提下开枪将其击毙。
以往中国用的狙击步枪都是85狙和88狙,这两种本是军用狙击枪,拿来干这种高精狙的活,说实话有点勉为其难了。不过近年来警方大量装备了CS/LS4狙击步枪,总算使警方有了一把合适的高精度警用狙击武器。
▲2019年南宁地铁劫持人质事件
劫匪被“26万”一枪击毙
这种狙击步枪使用的是7.62×51毫米高精度狙击弹药,这种北约标准的子弹在国产枪械中独树一帜。
▲正中啤酒瓶盖中央
劫持人质事件中狙击手打的位置也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不会打胸口,因为就算命中胸口,劫匪也不会立即毙命,哪怕几秒的存活时间,都可能给人质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见到的狙杀劫匪事件中,狙击手打的主要是头部。
射击从眉心到鼻梁骨中间的区域都可以,这样打中后,子弹飞入迅速翻滚,直接破坏神经中枢和脑干,让歹徒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达成 “瞬间停止” 的效果,避免临死前伤害到人质。
可能是考虑到远程狙击枪干这种活有点浪费,近几年,中国还专门开发了9mm室内狙击枪,专门应对这种室内绑架、狙击距离短的事件。
▲中国9MM精准步枪
但是,如果劫匪把人质劫持在建筑物内,不露头与警方对峙,就有点麻烦了,这也是所有人质事件中最难处理的一种。因为建筑物内情况复杂,劫匪在什么位置、人质在什么位置、建筑物结构、有没有炸弹等情况,都不知道,给营救人质带来了巨大困难。
▲最尴尬的是,强攻开始了窗户还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