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天,知名主持人杨澜参观梁思成纪念馆时,被一张林徽因站在高高的房梁上的工作照所吸引。
她疑惑地问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你母亲穿着旗袍,是怎么爬上这么高的房梁的?”
没想到,梁从诫面露不悦,冷冷地答道:“梁家机密,不外露。”
杨澜感到意外,但也从这一回答中感受到了梁家人的严谨与私密。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婚姻,堪称才子佳人、门第相配的典范。
14岁的林徽因与17岁的梁思成相恋,这背后离不开梁思成的父亲、著名学者梁启超的精心安排。
两人初次相见时,林徽因还带着少女特有的羞怯,但梁启超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才华与气质,认定她是梁思成的最佳配偶。
林徽因16岁那年,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海外,这次旅行让她结识了才子徐志摩。
徐志摩被林徽因的非凡美貌与才华所打动,深深陷入了爱河。
为了赢得林徽因的芳心,徐志摩不惜与原配夫人离婚,然而林徽因最终并未选择与他共度一生。
多年后,林徽因这样评价徐志摩:“他所钟爱的并不是真实的我,而是诗人浪漫想象中的林徽因,而那个形象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我。”
虽然两人都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属于现代青年,但他们并未完全依从长辈的安排,而是通过长期相处逐渐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共同热爱,成为连接两人心灵的纽带,使他们的关系愈加亲密。
一次,梁思成因车祸住院,林徽因始终陪伴左右,悉心照料,两人的感情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1924年,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同赴美国深造,进修建筑学。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们在学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也成为了同学们眼中十分相配的情侣。
林徽因性格活泼、幽默风趣,她的热情和魅力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而梁思成则表现出温文尔雅、幽默诙谐的风度,他们彼此间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在婚前,梁思成曾深情地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今后再也不会问了,为什么选择我?”
林徽因温柔地回答:“答案很长,我打算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你准备好了吗?”
这段对话,充满了浪漫与坚定,成为了流传后世的佳话。
梁思成受聘于东北大学,并在那里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而林徽因也加入了东北大学建筑系工作,两人共同为中国建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1931年,夫妇二人离开东北大学,接受了“中国营造学社”的聘请,开启了他们漫长而充满挑战的学术之旅。
从1931年到1945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及其同事们穿梭于15个省份,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
他们的工作不仅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古建筑,还将这些文化遗产介绍给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为其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2年,林徽因为北京大学设计了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
193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克服了重重困难,前往五台山进行考察。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不仅为中国的古建筑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还破解了古代建筑结构的奥秘。
梁从诫后来回忆,母亲每次提到这次重要发现时,都异常激动,讲述他们如何攀上大殿的天花板,在千年积尘中进行测量。
尽管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林徽因仍坚持古建筑考察的工作。
她的肺病复发,病榻上的她依然在搜集建筑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
1946年,梁思成夫妇回到清华大学任教,并创办了建筑系。
尽管林徽因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但她依然坚持工作。
一天深夜,林徽因微弱地对护士说,希望见梁思成一面。
她的离去,令无数人悲痛不已,但她对建筑事业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梁从诫曾说:“母亲的后半生虽然备受病痛折磨,但在精神和事业上,她始终有新的追求,很少沉浸于伤感的回忆中。”
林徽因不仅能够忍受学术上的孤独与寂寞,还能承受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