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体育大生意
体育商业第一新媒体,为体育产业从业者、管理者提供最快捷的情报和最深度的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长春  ·  第23届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启幕 ·  3 天前  
掌上长春  ·  第23届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启幕 ·  3 天前  
河北日报  ·  年仅9岁!河北“小孩哥”获全国冠军 ·  3 天前  
河北日报  ·  年仅9岁!河北“小孩哥”获全国冠军 ·  3 天前  
光明日报  ·  班主任成了“体育搭子”,这个可以有! ·  3 天前  
光明日报  ·  班主任成了“体育搭子”,这个可以有! ·  3 天前  
甘肃经济日报  ·  2025年体育单招会有哪些特点和变化? ·  4 天前  
甘肃经济日报  ·  2025年体育单招会有哪些特点和变化?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体育大生意

报名费过万仍然供不应求 骑闯天路“自虐”背后的精神是“自强”

体育大生意  · 公众号  · 体育  · 2017-10-14 22:41

正文


体育大生意第1225期,欢迎关注最好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本文作者:罗冉峰

体育大生意记者

 

置身于“世界屋脊”的西藏,堪称地球上离蓝天最近的地方。想接近蓝天,就要走“天路”进藏。今天的进藏公路以青藏、川藏、滇藏、新藏等为主,其中川藏公路被视为“最美天路”。上可眺巍峨雪山,下可睹汹涌河谷,加上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植被环境,沿途景致尤其丰富。


自驾和骑行,分别是川藏天路探险的两大经典形式。克服突发路况、恶劣天气、高原反应、路上耗时等种种挑战后,康定的草原、巴塘的山沟、怒江的波涛、然乌湖的湛蓝、林芝的林海、拉萨的布达拉宫等自然或人文胜景,成为了最好的回报。


2016骑闯天路纪录片。片长近一小时,建议在WIFI环境下欣赏



然而,还有一小部分人,寻求从“极限”的维度来感悟川藏公路的壮丽。用10天时间,翻过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一座座高峰,总骑行距离2000公里以上,剑指被圣洁雪山包围的拉萨。这场“骑闯天路”开启于2015年,是亚洲地区首场高海拔多日制业余自行车赛,每年从川藏公路最有韵味的秋季出发。


从折多塘到拉萨,“自虐”挑战也要安全至上

2017年“骑闯天路”,全名2017 VAUDE骑闯天路G318川藏自行车极限赛,于10月10日正式展开10天的骑闯之旅。


10月10日是赛事始创至今固定的开赛时间,10天周期也是沿用三年的赛制。然而如此“十全十美”的美好祝愿下,是赛事的超低完赛率。首届赛事31人参赛,只有6人完成全程。去年赛事40人启程,14人获得象征全程完赛的“橙色荣誉证书”。今年有46位选手从折多塘起点出发,要到10月19日才能确定有多少人在关门时间前冲过拉萨终点线。


对于赛事的困难程度,骑闯天路官方如此形容:“你将经历雨雪,冰雹,霜冻,逆风,侧风,暴晒,落石,你永远不会知道翻过这个山头,也不会知道面对你的会的是天堂盛景还是地狱磨难。失温使得很多选手体力透支,而高原反应是车手最大的敌人。”总结起来,“高海拔”“长距离”“多突发”为选手带来了持续的严峻考验。


骑闯天路常常需要“浴雪奋战”


对于主办方广州朗途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来说,他们的困难在于从来没有人在“世界屋脊”上,操办过连续多日的自行车公路赛。选手们所遇到的困难来自纯自然界,而赛事组织则涉及到路线规划、规则制定、后勤保障、媒体传播等方方面面。“在青藏高原这样的险要地区,‘安全’是赛事顺利进行的最基础要素。”朗途体育总经理、骑闯天路赛事总指挥杨龙说。


安全所覆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川藏公路是经典的骑行进藏线路,但经常发生泥石流堵路等意外,所以路线的安全性从一开始就被仔细考察。骑闯天路最初筹备时,要对2000多公里的赛道进行完整勘探,记录沿途的细节,如上下坡、转弯数量、累计爬升、地面材质等。现在赛事进入第三年,路线的相关重要数据已完成原始积累,主办方也在办赛过程中了解到赛道的更多关键奥妙。因此在今年的筹备中,路线方面主要是小修小补,根据实际的路况调整部分赛段的具体安排。


选手在高原地区持续剧烈运动,自身身体机能受到尤其大的考验。为了保障选手人身安全,骑闯天路首先要保证补给充足,其次要有专业医疗团队跟队。但最重要的一环,其实是官方对选手的指引:参赛究竟需要哪些必备装备?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适合比赛的状态?在上下坡等重点环节如何提高警惕?为什么不能强行坚持而应该适时退赛?……“有的选手对赛事准备不足,这是最危险的情况。”杨龙说,“譬如第一年有选手没有准备御寒棉衣参赛,只带了一件官方发的冲锋衣,他随后遭遇到非常严重的失温,幸好我们有备用的厚衣服,帮助他解决了御寒问题。”


比赛条件艰苦,有时要全体上百人在野外扎营过夜,这对后勤组织提出很高的要求


为了保障选手安全,在场的赛事团队需要相应壮大。本届赛事的选手与团队规模约为1:2.5,相当于每位选手背后有2-3位工作人员承担保障及其他服务职能。而事实上,这些工作人员的安全也在保障之列。防患于未然,骑闯天路的团队构成均由户外经验丰富的人士组成,像裁判队伍、医疗队伍、摄影摄像、摩托车巡航久远、自行车中立维修、后勤服务等团队,都是各自领域的专业人物,了解相关操作的基本安全流程,兼具突发事件的处理经验。


一切平安自然是主办方的期待,不过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这种极限环境之下,理应通盘考虑赛场内外可能发生的事件。骑闯天路在安全方面所下的另外一番苦功夫,就是赛事应急预案。小至道路的临时封路措施,大至天气不佳赛事可能腰斩,都有相关的应对策略。


从天路到人生,挑战与勇气是人性最强音

安全保障只是赛事筹备工作的一环,不过光是这方面的付出,已经得到参赛者的充分认可。对于选手们来说,他们不用分心后勤,只管把精力集中到比赛本身,投入到与自然、与自己搏斗的无限乐趣中。


在这种砂砾路面上,爆胎意外层出不穷,但这正是挑战的乐趣


而这种挑战的乐趣,也正是骑闯天路赛事核心精神所在。“当你出现在起点时,你已经成为英雄。”骑闯天路赛事媒体总监程蔚说。骑闯天路给予骑行爱好者一个全新的挑战级别。


从具体的内容来说,骑闯天路带来在其他骑行赛事中难以遭遇的挑战。像在一天的比赛中感受鲜明的“四季变化”,这种体验只能在特殊的时节(10月)在特殊的地方(川藏公路)通过特殊的方式(骑行)来获取。而骑闯天路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去给予骑友体验机会,让他们争取解锁骑行生涯的全新辉煌。


从更形而上的层次来理解,骑闯天路的“难”与“虐”,本质上是一种客观概念;而主观上人的胜利,才造就了赛事的魅力。胜利有几种,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技胜利,一种是胜利完成高难度赛段,而骑闯天路所宣扬的,是向困难宣战的胜利。“赛事有严格的选拔审批制度,入围的选手意味着已经是中国民间骑行界中的佼佼者。”程蔚介绍道,“而每位选手都有其挑战的故事,他们不仅仅要挑战骑闯天路,在生活中也总是在跟不同的难关作斗争。骑闯天路要记录这些挑战的故事,并告诉大家直面困难是一种何其有价值的精神。”


单是布达拉宫前的完赛照片纪念,就让参赛者们觉得“自虐”是值得的


程蔚本人最感动的故事,发生在江湖外号“独臂骑侠”的杨健身上。杨健是首届骑闯天路中唯一一位残疾车手,天生没有左前臂,只能单手握把。杨健希望以后有机会参加残奥会的场地赛,而他选择了以公路赛为训练模式之一。听说了骑闯天路之后,他发起众筹募集报名费,不过第一次参加高海拔比赛的他因为高原反应未能完赛。


然而,杨健比赛期间力抗高原反应、硬是在呕吐失温后坚持完成当天赛段的精神,感染了一众圈内人。知名自行车品牌UCC是骑闯天路的赛事赞助商。2016年,UCC邀请杨健作为特约车手,骑着特制的UCC“天路版”战车参加第二届骑闯天路。这一次,杨健不但成功完赛,更与UCC结下良好的合作关系,日后一圆“奥运梦”便有了更大的支持力量。


经过连续两年的努力,“独臂骑侠”杨健终于完成骑闯天路挑战


“骑闯天路只不过如实记录了一个残疾车手的奋斗故事,但帮助他找到了生涯的新出路。他的成功,是从他不遗余力争取参赛而开始的。这就是‘站上起点就是胜利’的其中一种反映。参赛者们都是克服了不同的困难,才走到骑闯天路的起点线前,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程蔚过去是广东电视台体育节目主持人,有丰富的体育大赛报道经验。她现在主管骑闯天路的赛事宣传工作,实质上是以赛事宣传材料来强化赛事的品牌形象。程蔚一直坚持,赛事的“虐”只是普通观众观赛的直观感受,“虐”背后的奋斗精神才是真正的动人点。因此赛事不但要记录选手们在比赛中的受虐状态,更要回顾、追溯他们在过去的经历中的战斗状态。


无论是每年一部的赛事纪录片,抑或比赛期间的实时回顾,骑闯天路都把“人与挑战”作为宣传方面的核心线索。车手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什么经历?自行车在他们的生命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参加骑闯天路前后,他们的人生发生了什么改变?……每一位看似平凡的车手,背后都有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作为一项民间赛事,骑闯天路做到了展示平凡人的伟大。


从“下沉”到“远征”,全方位推广“天路”品牌

动人的故事永远有受众。看不同平台下关于骑闯天路的骑友留言,基本上都是对参赛者表达敬佩和赞叹。以情动人之余,骑闯天路也重视细节,力图把品牌做得更加有血有肉。


譬如对于参赛的勇者们,官方赠与其“闯爷”“闯妹”的雅号。这个外号弱化了赛事的竞技面貌,而强调“闯”这个行动,和应了赛事着眼“人的挑战”的主题。


而赛事的标志也独具特色。标志主体是一个牛头,对应西藏特有的牦牛。牛头以正面形式呈现,又代表了西藏英文单词的首字母“T”。藏族特色的经幡色彩构成了“T”字的一横、两枚“牛角”。牛额头是一位自行车手,车手处于爬坡路段,点明了赛事的艰苦特质,以及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品牌精神。


骑闯天路的“牛头”完赛奖牌


赛事的奖项同样传递“自我挑战高于竞争成绩”的信息。除了个人赛冠军和团体赛冠军两大奖项外,正式完赛(从未被关门)及骑闯天路到拉萨(关门次数之内)均设相应奖项,获奖者排名不分先后。最有意思的当数“爆胎王”奖,特意颁发给全程爆胎次数最多的选手。这个开玩笑中带有鼓励味道的奖项,恰恰是骑闯天路对选手坚定前行的认可。


随着赛事品牌在骑行圈声誉日隆,骑闯天路开始下探更广泛的骑行爱好者,在原有川藏公路极限挑战的基础上,增加各个城市的分站赛事。分站赛除了更新赛事的体系结构外,同样发挥着渲染品牌概念的作用。“接近天的地方就是‘天路’,我们选择分站赛场时秉承几个原则:有山、有爬坡、有自然风景。”杨龙说,“我们尝试在全国各地寻找更多有‘天路’气质的骑行路线,让骑闯天路、让自我挑战不仅仅局限于征服川藏公路的那短短十天。”


与川藏公路的极限挑战相比,分站赛少了超高海拔、少了连续作战,但挑战色彩不减。“像武汉站采用的‘宜昌-恩施’赛段是一个两日赛段,累计爬升8000米,还是在8月高温中进行,绝不可等闲视之。不少骑友评价这是最像骑闯天路川藏挑战的分站赛。”杨龙说。


今年骑闯天路广州站资格赛在南昆山举行


骑行作为大众类运动项目,强调参与多于重视竞技。骑闯天路虽然以“虐”著称,但同样秉承着向大众宣传自行车运动的情怀。因此在今年的分站赛中,既有为硬核骑行迷准备的“资格赛”,它让参赛者提前感受川藏公路骑行的挑战性,并作为选拔最终川藏骑士的依据;同时还有针对大众骑行爱好者的“体验赛”,它更重视呼吁大家到户外活动,与自然进行身心的融合。


除了下沉接触大众受众,骑闯天路更举起了向外远征的大旗,与海外知名赛事高地美路(Haute Route)达成战略合作。高地美路以欧洲为大本营,同样是多日制的高海拔赛事,与骑闯天路的气质非常契合,运营十分成熟。骑闯天路与其达成合作意向后,先后推荐戴骆、张诺、胡浩、孙剑英等优秀“闯爷”到高地美路的欧洲赛场,同时派员赴现场考察、交流及报道。胡浩在今年的高地美路多罗米蒂赛上获得季军,更成为赛事史上首位赢得分站冠军的中国骑手。


胡浩不但通过赢得高地美路分站来展示中国车手实力,同时也向外推广了骑闯天路的形象


在这项亚欧高海拔自行车赛事的交流中,骑闯天路一方并非单纯扮演“取经”角色。带着参赛经历以及记录天路瞬间的纪录片和照片,骑闯天路团队令川藏公路骑行的险壮雄奇感染了外国骑友。“目前外国骑友进藏参赛的条件还不太方便,但骑闯天路并不需要靠些洋面孔来标榜‘国际化’,”程蔚说,“我们只是想让全世界知道,在亚洲、在中国有这样一条激动人心的高水平骑行线路。“


从战袍到零件,价值上万的“最牛参赛包”

找准定位的骑闯天路,在短短三年内成为骑行圈中知名品牌。从最早的31位闯爷闯妹报名,到今年20场资格赛、单场平均参赛人数700多人,骑闯天路与广大骑行爱好者的交互越来越频繁。


作为初创赛事,骑闯天路顺利建立起早期口碑,赛事运营的长征路上走好了第一步。在这背后得到了众多户外界大牌的支持。德国户外品牌VAUDE、国内户外名牌凯乐石,从骑闯天路始创时就一直给予从资金到装备方面的大力支持。KUNG自行车的创始人贺波,是创始路线的规划线。目前VAUDE已连续三年冠名赛事,凯乐石和KUNG以技术支持的身份出现在赞助商名单中。


VAUDE推出了骑闯天路主题的装备


骑闯天路已闯出名气,合作伙伴也日益增加。前文提到的UCC是赛事的“公路车整车支持”合作伙伴,而轮胎坐垫、照明设备、头库等各个自行车及装备部件,也有相应的赞助商。各场分站赛分别招募了不同的合作伙伴,像西安站更是单独收录了21家合作伙伴(不包括媒体合作伙伴)。


程蔚介绍,目前骑闯天路的运营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朗途体育本身则长期承接其他户外赛事项目,有健康的收入来源。加上VAUDE承诺在赛事招募到其他重磅赞助商前,将继续大力支持,骑闯天路目前无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可以继续精细打造其品牌。


传统体育收入模式四大块——赞助、报名费/门票、版权、授权产品——中,除了版权因为国内市场所限以及自行车运动本身的特性而较难提供收入之外,骑闯天路在其他三个板块都有一定的营收能力。最有意思的是报名费,川藏公路顶级挑战的费用为10000元,乃国内自行车赛事的天价。但参赛者对此并无异议。除了是为在川藏公路比赛的难得体验埋单,闯爷闯姐们还获得一份丰厚的参赛礼包——冲锋衣、棉服、骑行服、骑行裤、排汗衫、护耳帽、手套、鞋套、车尾包、头盔、码表、心率带、前后灯……这些装备总值超过12000元,堪称中国自行车界的最强参赛包,报名回报可谓物超所值。“第一年有参赛者没有准备足够的御寒装备,安全第一,我们从第二年开始就升级了参赛包,加入了保暖功效更加的棉衣和其他功能服饰。川藏挑战报名费固然是收入来源,但谈不上利润。”程蔚说。


程蔚认为,在川藏骑行本身做报名费方面的文章,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强。“赛道的承载量本来就不大,未来无论骑闯天路如何发展,川藏公路六七十人参与比赛已经是极限。”因此即使是要在报名费方面增收,也是主要通过扩大分站赛规模来实现。根据从骑闯天路在今年6月的战略发布,骑闯天路已从2017年起建立“体验赛-热身赛-资格赛-挑战赛”的赛制金字塔,尤其强化资格赛的进藏挑战者选拔功能。


“挑战自然”不等同于“破坏自然”,骑行是环保出行方式,骑行赛事也要注重环保。这意味着赛事不能盲目扩容,导致川藏公路的负荷超载


至于招商方面,骑闯天路有着更看好的前景。除了传统的赛事主办方招商模式之外,有些品牌以组建车队参赛的形式,进行品牌形象塑造。其中冠名赞助商VAUDE,技术赞助商凯乐石、KUNG自行车、行者APP,品牌支持商UCC自行车、飞锐照明、欧西尼手表等赛事合作伙伴,均组建了参赛车队。而一支以“盐城润阳建设”名义参赛的车队,则是由非赞助商品牌组建。


除了商业品牌,地方政府也在尝试利用骑闯天路的平台来发起城市形象宣传。山西城市大同组建了“大同蓝”车队,希望表现这座老牌工业城市如今蓝天白云的清爽一面。大同站本身是骑闯天路分站赛进驻的其中一座城市,双方合作愉快,进而在更重磅的川藏公路挑战赛中加深交流。


大同在承办了骑闯天路资格赛后,又在川藏挑战赛派出以城市名义出战的“大同蓝”车队


至于川藏公路沿途的市县,对赛事同样青睐。骑闯天路以赛事为载体,记录当地风貌风情,其宣传效应深得这些边陲地区欢迎。当地政府提供更多资源助力赛事,骑闯天路则创作更多富有社会效益的内容,回馈当地的同时利于品牌形象的持续美化。


以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标志,中国骑行产业一度正如今天火热的路跑产业,在宽松审批政策的支持下迎来发展契机。虽然因为器材、场地等原因,骑行未能像路跑一样创造“全民皆马(拉松)”的奇迹,但也积累了一批忠实的骑行铁粉。最近一年,随着“共享单车”的概念盛行,新的骑行发展机遇再度浮现。更兼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整体利好,骑闯天路有机会拥抱上一个活力更强盛的骑行时代。


要享受活力迸发后的利润,骑闯天路首先要把活力的种子注入市场。无论是进藏的天路,还是城市郊外崎岖山路,处处有骑闯天路的机遇。骑闯天路团队一并期待,骑闯天路能树着“迎难而上”的大旗,把骑行运动推进更多人心灵。人生处处有路,处处有挑战,何妨不走上起点闯一闯!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主办方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经典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体育产业干货

专访朱晓东体育招聘

俄罗斯世界杯攀岩希望之星

北欧回龙观法大MBA


-商务联系-

大生意君|微信号:tiyudasheng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