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煮酒论史
「掌上历史」团队和天涯等煮酒论史论坛主创者原创出品,打造第一历史自媒体。围炉话知己,煮酒论英雄。让我们一起仗剑古今、纵横历史、快意江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正商阅读  ·  刚刚,河南省会“变大”了 ·  6 天前  
正商阅读  ·  刚刚,河南省会“变大”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煮酒论史

上可为国礼,下可为民榻,但这门传承了千年的手艺,也许真的要灭亡了

煮酒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3-27 17:46

正文


他们编的是草席,

也是光阴。


蒲江草席


1954年,

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

出席日内瓦会议。

独立,主权,统一,

周总理振聋发聩的发言背后,

拿什么馈赠各国首脑,

却成为一个问题。



再三删选之下,

四十多条蔺草席,

成了周总理的选择。



气味芳香,柔韧耐磨。

从上千年的历史中走来的草席,

它的柔与韧,

恰如彼时从硝烟中走来

仍旧不屈的中国。



上可为国礼,

下可为民榻。

可谁又知道,

这个寻常百姓家的草席,

正面临着传统手工艺失传的窘境?



从成都驱车不过百里,便能到达曾因草席得名的蒲江县。


“江以草为名,县以江为名”,“以南枕蒲水故”,千年的蒲草编织工艺曾经养活了这里的祖辈人。但而今,手工编织的蒲江草席已经难觅踪影。


在蒲江县公议村,只剩下王文清、王巧珍一家还在用手工编织草席。




今年70多岁的王文清老人,

有60年的穿席子经历。

不断从上代人手中接过这个手艺,

延续至今已经六七代了。



很多人都以为,

制作一张席子仅仅是织席,

把席草紧紧编起来就是。

但做一张席子耗时耗力,

远非如此简单。

老资格的手艺人,

要从自己种植席草开始算起。



王文清老人用的席草,

就是自己所种。

在谷子收割后的水田里种草,

2~4尺长的蔺草,

要从9月长到次年5月。



种草看起来简单,

种好却也非易事,

必须选用常年流水不断,

土质较深的水田。

泥沙或土质较浅的农田里,

蔺草往往容易倒伏。



从没过大腿的泥田中,

收割回成熟的席草,

撒上谷草烧成的草木灰,

曝晒至干透,

然后将草头上的壳,

一根根地拔掉。



放置席草时,

需要用油布或塑料膜盖住,

以保持席草的新鲜色泽。

撒上草木灰,

既可防虫,

又能令颜色更鲜艳。



手工编织草席非常辛苦,

一条草席的制作,

有十几道工艺。

编织必须以两人为一组,

默契配合。




其中用到的传统织机称作席机,

宽不足1.7米,架高1.3米,

经线长度约2.2米,

扣上从左到右有92个眼。




一个人坐在席机的正面,

进行压筘。




另一人坐在席机的侧面叉草。



筘重十多斤,

必须将其用力压下,

才能编织出紧实耐用的草席。

而压下每一次,

只会用到两根席草。



穿席的麻线也很重要,

如果不结实而中途断线,

结果则是前功尽弃,

不得不重来。



一万根草,

每次两根,

插草5000次,

压筘5000次,

时长七八个小时,

两个老人每次完工都是大汗淋漓,

双手也布满了老茧。



整个编织过程,

十分讲究悟性和手感,

有些人做了一辈子,

却依然无法做出完美的作品。



王文清掌握筘,

老伴王巧珍穿草,

两个人配合了几十年,

闭着眼睛来做也不会出差错。

但王文清老人谈起诀窍却只有六个字:

“坐的住,耐得住。”




谈起手艺的传承,王文清老人只是不住地摇头。


“不说再过20年后,可能三五年后,不晓得还有没有蒲席哦。两年前村里人还有几家穿席子,但现在只剩我们一家了。”


“蒲席这一千年的手艺可能就失传在我们手里了。”



繁复、劳累,

有很多人认为,

这门古旧的手艺,

何必再苦守?



大机器的批量化生产,

把纯手工的技艺,

早已逼上了绝路。



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

也还有多少传统手工艺,

像传统手工草席一样,

靠着韧性穿越千年,

却独独穿不过,

这一次大机器的冲击。




到底是文明在进步,

还是时代越来越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