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招商引资内参
原:招商引资内参(ID:zsyznc)。招商引资首席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政府网  ·  事关资本市场,最高检、证监会重磅发声! ·  2 天前  
半月谈  ·  打卡 | 深地塔科1井是口什么井? ·  2 天前  
医学界  ·  女护士跪求患者原谅,只因拔针出血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招商引资内参

甘肃省长任振鹤: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招商引资内参  · 公众号  ·  · 2024-09-04 07:00

正文

招商引资内参导言

9 3 日,在第七届“甘肃·祁连山论坛”开幕式上,甘肃省省长任振鹤发表致辞,他强调甘肃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以一域出彩为全局添彩。发展新质生产力,甘肃有强劲的动能活力,有独特的资源禀赋,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有良好的科技支撑。 2021 年甘肃全省经济总量跨过万亿元大关, 2022 年、 2023 年经济增速居全国第 2 和第 6 位,呈现出追赶提速、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 zsyznc )选取任振鹤致辞全文供参考。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向新而行 以质图强

——在第七届“甘肃·祁连山论坛”上的致辞

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

大家上午好!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里,各位新老朋友重聚金城兰州、黄河之滨,共同参加第七届“甘肃·祁连山论坛”。我谨代表甘肃省委、省政府,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甘肃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甘肃·祁连山论坛”作为我省颇具影响力的论坛之一,近年来始终聚焦绿色、汇集众智,充分发挥国家高端智库服务地方发展的作用,贡献了一批“金点子”,已成为全面展示我省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一扇重要窗口。作为论坛主办单位,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社甘肃分社和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始终紧扣国家发展导向、立足甘肃发展所需,积极为全省发展激荡智慧、建言献策,情怀深、视野宽、担当大,展现了务实有效的智慧之力和金融之力,值得点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届论坛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彰显论坛组织者的远见卓识和独到眼光,必将为甘肃高质量发展带来极大助力。从中央要求、国家所需审视甘肃发展,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以一域出彩为全局添彩。

——发展新质生产力,甘肃有强劲的动能活力。 2021 年全省经济总量跨过万亿大关, 2022 年、 2023 年经济增速居全国第 2 和第 6 位,呈现出追赶提速、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5.8% ,高于全国 0.8 个百分点、居全国第 4 位。 2022 年以来,连续 10 个季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7 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8% ,高于全国 6.9 个百分点、居全国第 2 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20.2% ,连续 42 个月保持在 20% 以上。 7 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20.4% ,高于全国 15.3 个百分点、居全国第 1 位。这种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既包含着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支撑,也预示着新质生产力的广阔前景。

——发展新质生产力,甘肃有独特的资源禀赋。 作为我国“有色金属之乡”,甘肃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富集,储备综合排名全国第 5 ,镍、钴、铂等 12 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 1 位。风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分别达 5 亿、 95 亿千瓦,分别居全国第 4 、第 5 位;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度全国居第 5 位,“甘味”农产品香飘国内外。这既是我省后发赶超的潜力所在,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依托。

——发展新质生产力,甘肃有坚实的产业基础。 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新中国成立之初, 156 项国家重点项目中 16 项布局甘肃,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建材、装备制造等为主的工业门类,拥有兰州石化、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白银公司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全级次中央在甘企业有 1139 户。特别是我们加快新能源强省建设,截至 7 月底,主要指标实现“三个全国第二”:一是新能源并网装机( 5798 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的比重( 62.6% )位居全国第 2 ;二是新能源发电量( 485 亿千瓦时)占全省发电量的比重( 36.9% )位居全国第 2 ;三是绿电外送 26 个省份,规模位居全国第 2 ,形成“大送端”绿色电网格局。这些相对厚实的“家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空间。

——发展新质生产力,甘肃有良好的科技支撑。 甘肃科技创新水平居全国第 23 位,西部第 6 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0% 。拥有以兰州大学、中科院“一院三所”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国字号”实验室达到 14 家,拥有 15 个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布局有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在重离子物理、化学大气、草业、冰川冻土、文物保护等领域形成了学科优势、实现了重大科技突破,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核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寒旱农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工程化技术优势。所有这些,都是我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正如本届论坛主题所表述的新质生产、富强陇原。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甘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奋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甘肃路子”、体现甘肃担当、展现甘肃作为。

——我们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将以强科技行动为牵引,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基础相对良好的优势,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成果转化“贯通融合”行动,做好“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的文章,打通科技成果向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更多“从 0 1 ”的突破,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有力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们将以产业升级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是关键载体。聚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国家所需,立足甘肃所能,坚持工业强省、产业兴省,加大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力度,做强做优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未来产业,加快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巩固提升甘肃在全国产业版图中的位势和能级。

——我们将以绿色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作为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首倡之地,我们将紧扣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牢固树立上游意识、扛牢上游责任、强化上游担当,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加快建设美丽甘肃,奏好“黄河大合唱”的甘肃乐章。我们将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储能等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在追“风”逐“光”、追“新”逐“绿”中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