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重回快速增长:
公司上半年保持营业收入稳中有增,单Q2来看,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2.37%。分业务来看,24H1实现传感器业务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44.61%,公司调整传感器业务产品结构的效果显现,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提升,且陆续在储能、冷媒、汽车、医疗等领域实现新突破;24H1实现智能仪表业务收入4.44亿元,同比下滑12.61%;实现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3.30亿元,同比增长19.67%;实现公用事业1.66亿元,同比下滑7.12%。
毛利率环比回升,同比仍承压:
公司上半年实现毛利率27.75%,同比下滑1.10pct。单季度来看,Q2实现毛利率32.50%,环比提升8.91pct,同比下滑2.57pct。分产品来看,24H1传感器业务毛利率为35.93%,同比提升1.10pct,主要由于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带动;智能仪表业务毛利率为40.21%,同比小幅下降0.38pct;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毛利率24.90%,同比下降2.42%;公用事业毛利率依然为负。
业务领域及边界持续拓展,传感器业务未来可期:
公司是气体传感器领军企业,在持续深耕传统安防、环保业务板块的同时,继续在家电、汽车乃至机器人等新领域开疆拓土,取得了亮眼进展。在家电应用领域,完成基于NDIR、半导体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制冷剂传感器的开发,获得国内首个冷媒检测传感器 CQC 认证证书。在储能领域,完成CO、H2,以及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的热失控监测方案等。此外,在柔性传感器领域,公司柔性微纳传感器业务主要由控股子公司苏州能斯达开展,同时公司投资了主要从事柔弹性传感器的韧和科技。子公司能斯达积极开发医养方面的新产品,丰富产品线,并逐步开始获取订单;在新能源电池监测方面,积极参加汽车电池厂商的实验,且实验结果满足汽车电池厂商的要求,相关产品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外,开始给多家机器人整机厂商提供电子皮肤及指腹类传感器,供其研发使用,目前也正在持续推进后续合作。我们认为,公司不断拓展产品应用边界,并不断向高毛利产品布局、销售,公司传感器业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并有望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