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23日晚,新官上任刚一个多月的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揭开了一个“人尽皆知的秘密”:今年7月31日,时任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暗杀——这是以色列干的!
卡茨是在一场表彰以色列国防部人员的活动上证实这一点的。这是事发近5个月来,以色列官方首次公开承认暗杀哈尼亚。
在当晚的讲话中,卡茨还对也门胡塞武装领导人发出了“斩首”威胁!称其“将步哈尼亚、(时任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和(时任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的后尘”。
胡塞武装及其领导人“小胡塞”
也门胡塞武装领导人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
胡塞武装组建于2004年,其前身是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什叶派分支宰德派宗教复兴运动组织“青年信仰者”,由侯赛因·巴达尔·丁·胡塞组建。2004年9月,侯赛因·胡塞在反对萨利赫政府亲美政策的武装行动中死亡。“青年信仰者”组织因而改成“胡塞人”,即现在的胡塞武装,由侯赛因·胡塞的兄弟们共同领导,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出生于1982年的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
以色列和胡塞武装频繁互袭
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便使用无人机和导弹多次袭击红海水域目标。胡塞武装表示,“关联以色列的船只”是该组织的“合法打击目标”,直至以色列停止对加沙地带的军事打击。
今年1月12日凌晨,美英联手大规模空袭也门境内胡塞武装目标。今年以来,美英或美军已多次袭击也门境内。胡塞武装则多次宣布打击美军航母和战舰,并向以色列境内目标发射“雅法”远程无人机和“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造成以色列人员伤亡。
今年7月20日下午,以色列战机长途奔袭,对胡塞武装控制下的也门西部重要港口城市荷台达多地发动空袭,造成多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之后,美、以与胡塞武装之间的互袭并未停止,且愈发频密。仅以最近几天为例——
专家分析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地时间12月22日发表电视讲话,称“以色列将与美国等共同采取行动,加强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那么,以色列近期真的会再次对胡塞武装采取更大规模的打击吗?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在接受总台采访时指出,以色列近期对胡塞武装采取更大规模军事打击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一方面,以色列当前在“沙姆地区(一般指包括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巴以在内的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紧要的作战目标,军事自信也随着近期一系列作战目标的达成而达到了一个高点。另一方面,胡塞武装近期对以色列本土的打击,突破了以色列多重反导系统的拦截,让以方感受到了现实的安全威胁。
就以色列发动袭击的时机来说,美国政府换届交接的过渡期确实是一个“重要窗口”。因为此时美方的政策内部性更强,对以色列的约束也较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分析指出,对以色列来说,以军事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地缘政治目标已经成为其“优先选项”,并且以色列也希望巩固当前这种对于地区整体的军事威慑,来实现其改善生存环境周边安全状况的战略目标。就以色列对胡塞武装的打击策略而言,采取对胡塞武装领导人“定点清除”的方式是一个比较高概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