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信技能树
生物信息学学习资料分析,常见数据格式及公共数据库资料分享。常见分析软件及流程,基因检测及癌症相关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Fweek维科网  ·  开年“首震”!这家面板大厂执行卖厂降薪! ·  2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放下拥有权,享受使用权——与新学员的话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何小鹏与任正非会面 ·  2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DIGITIMES:美国向台积电提交的三项提案 ·  2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澜起科技:采购英特尔(超1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信技能树

100本空间单细胞组学书籍免费送(手快有)

生信技能树  · 公众号  ·  · 2024-04-13 13:11

正文

三月底一次性有10个生物信息学相关会议举办,确实是因为分身乏术,我主要是参加了大湾区的单细胞相关会议,然后在展台碰到了联川生物的最新书籍推广活动: 《走进单细胞研究新篇章-空间组学时代》 。回来我就认真读了一下,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书。我就去联川公司给大家争取到了100个免费送书名额哈,文末可以领取!

该书质量如何?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录~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在书的编写过程中还收到了本领域许多专家和学者的指导和帮助。看看他们是怎样评价《走进单细胞研究新篇章-空间组学时代》的?


薛瑞栋 研究员

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研究中心、国际癌症研究院、 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物信息系及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


近年来,空间测序技术得到蓬勃发展,尽管仍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其终极形态有望兼具单细胞分辨 率及空间信息两大关键特征,对回答肿瘤免疫等重大科学难题意义重大。多种空间测序技术如雨后春 笋般不断涌现,每种技术各有优势和适用领域,初学者们不免犯难,我到底应该用那种技术来解决自己 的问题?联川生物撰写的这本书是个很棒的参考。

这本书对目前出现的各种技术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从技术原理、实验质控、数据分析、应用范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内容翔实,对于专业开发 人员和应用人员都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李莉 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病理科


作为一名病理医生,显微镜下组织原位的形态如同这大千世界一样,千姿百态。老一辈的病理前辈们就是靠着这小小一台显微镜,一双肉眼,观察着千姿百态的微观世界,做着一个又一个对患者至关重 要的诊断。空间组学技术对于病理医生来说就是一台“超高分辨率显微镜和细胞分子信息收集仪”,帮助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微观尺度上的生物学现象和机制,是病理医师眼睛的延伸。希望《走进单细胞研究新篇章-空间组学时代》给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带来划时代的改变。


李研 副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


空间组学的发展,使研究者能够将多组学数据与组织空间信息联系起来,在更高维度上对疾病进行 更细致的分析,为研究肿瘤异质性、肿瘤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奠定了基础。在如此丰富并不 断更新技术的空间组学检测领域,如何根据研究目的、可及样本特征、不同平台优劣势选择最优的空间 组学检测方法,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走进单细胞研究新篇章——空间组学时代》作为一本案上空间组学技术工具书,将空间组学的各种新兴检测技术汇聚总结,是研究者有力的左膀右臂。


胡晓彤 主任

浙大邵逸夫医院分子病理中心


空间组学能够弥补单细胞测序技术无法获取细胞空间分布信息的缺陷,尤其是单细胞水平的空间组学实现基因表达 的“3D”分析,将以强大的原位、高通量和精准的空间遗传表达信息表征能力逐 渐“引爆”生命科学界。本书通过对空间组学技术概述、相关湿实验和干实验技术要点以及课题设计和应用的全面介绍,使读者对该技术有了具体的了解。相信对读者更好地应用空间组学开展科研起 到重要的作用。


倪雯 副研究员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病理科


《走进单细胞研究新篇章-空间组学时代》这本书,将病理研究从低通量迈入了高通量时代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一张病理切片上,可以同时获取诸如RNA、蛋白、染色质、代谢产物等多种生命物质信息, 这为揭示疾病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新工具。


以上选摘了部分专家老师的评价,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参加下文的活动获取本书~




部分试读章节先公开(联川时空公众号持续更新)

1.结合病理结果的空间组学避雷指南 (点击跳转阅读)

2.空间组学样本制备指导 (点击跳转阅读



四月生信学习季

想免费领书小伙伴看这里!

生信技能树 X 联川生物 联名发起“四月生信学习季”活动,为大家争取到了 100个免费送书名额 ,参与活动就可以免费领到《走进单细胞研究新篇章-空间组学时代》!




羊毛岂有不薅的道理!快来看看如何参与吧~



惊喜活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